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清两代的众多才女中,王端淑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易代巨变,也尝尽了人世的辛酸苦辣。她禀赋超凡的文才,又肩负着家庭生活的重担。肯定自我才华的需要和生存压力的重担,使她不得不踏上追逐“名”的漫漫长路。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河北农大,一派生机.天还没亮,38岁的荆春平就轻轻地起床了,她要去西校区上食用菌实验课.荆春平是河北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首批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她和她的202名同学一样都来自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继父     
华青 《今日中学生》2005,(19):79-80
我十二岁时,爹爹病故了.妈妈一个人挑着家庭的重担,拉扯着我们过日子.她顾了责任田,却顾不了我和妹妹,身子一天比一天瘦,皱纹也爬上了面颊.好心的大妈和婶子们想为她"搭桥",劝她改嫁,妈妈谢绝了.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潜能生"的转化就成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每位教师肩负的重担.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教十年,我接触并转化了很多"潜能生".在这里,本人就"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2002年年末,张裕老师凭借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在内地教坛所取得的一系列佳绩,作为"绿色通道"优秀人才被引进到深圳工作.对她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一次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充满激烈竞争的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已是而立之年,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其艰难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课本在安排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选读课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数量逐渐减少,略读课文数量逐渐增加,选读课文到三年级后虽保持相同数量,但所占比例也在增加.面对这样的教材编写序列,教师应如何使精读课文教得更"细",略读课文教得更"简",选读课文教得更"活"呢?  相似文献   

7.
据<山西晚报>报道,甘甜是汶川漩口中学初一的学生,地震发生当天,她和同学们正在一楼的教室里上地理课,突然感到一阵晃动.就在大家六神无主时,甘甜大叫:"不要慌,躲到桌子底下!"等摇晃稍微平静后,她又一次发出指令:"大家赶紧离开!"在她的组织下,班上同学迅速从教室的两道门离开.刚刚冲到操场上,4层楼的教学楼便整体垮塌了,她带领43名同学成功逃生,甚至无一人受伤.漩口中学在震中,全班同学集体安全逃生实属奇迹.  相似文献   

8.
她生于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的一个土家族山寨,原本有一个快乐完整的家.8岁那年夏天,父亲因眼疾而双目失明,狠心的母亲丢下她和弟弟一走了之.懂事的她坚定地对父亲说:"不要怕,我养活您和弟弟!"于是,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她含泪辍学回家,开始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相似文献   

9.
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萧红,创作伊始就回避了令她一生颠沛流离的爱情婚姻题材,而把笔触伸向底层劳动人民和残酷现实的苦难,带着北方农民的粗悍和塞外荒原的泥土气息,向"五四"以来鲁迅倡导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现实主义靠拢,自觉地承担起鲁迅的改造民族灵魂的重担.萧红选择的正是最能反映生活本质和时代需要并渗进了"改造民族灵魂"创作情怀的题材,故乡的情绪记忆、"梦回呼兰河"的家园意识和"改造民族灵魂"的创作思想,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得到完满的交融和统一,使其创作焕发出绚丽光彩,使其思想艺术达至高峰.  相似文献   

10.
关注西班牙当代文学的人,一定不会对卡门·莫拉感到陌生.卡门·莫拉是西班牙知名惊悚小说作家,她的作品广受赞誉,被翻译成11种语言.2021年10月,卡门·莫拉获得第70届"行星小说奖",直到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所有人才发现——这位知名"女作家"原来是三名披着"马甲"的男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她时代"频频亮相, "她"在进入"她时代"这个结构之后,意义发生了泛化,由原来的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变成了泛指女性群体的代词.本文试图从分析"她"的产生到"她"进入"她时代"后的用法,找出其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女儿上小学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属于好孩子之列.有时我们问她成绩怎么样,她的回答总是"很好".考试完了,拿回成绩单一看,几乎是全优.因为没有具体分数,我们也无法将她和其他孩子比较.偶尔问问老师,老师也只是说"好"或者"可以".似乎孩子满足了,家长也可以无忧了.  相似文献   

13.
过完夏天,晓珂就得上初三了,这是令所有家长和学生都紧张的一个阶段.然而,一直喜欢读书、喜欢上学的晓珂,越来越害怕上学了.她怕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更怕同学们嬉皮笑脸地叫她"小胖墩"、"猪猪"、"圆白菜".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身体比同龄的同学发达,她今年才14岁,身高160厘米,体重却达到了66公斤,而且还有"茁壮成长"之势.  相似文献   

14.
女儿从小跟我母亲在老家长大.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她在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许多坏毛病.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我把她接到城里,她那乖戾的性情更加暴露无遗.起初由于她年龄小,我和妻子坚持实行"高压"政策,打骂并用,但仍没有彻底改变她的陋习.现在她的小学时代快要结束,我们感觉女儿大了,以前的那套"措施"不再合适,于是决定调整"战略",给女儿一个心灵的春天,使她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是请一个学生来帮她写呢?还是我提示她一下呢?我举棋不定,我怕这样做会伤了她的自尊心,打击她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陆俭明先生在《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一文中详细分析了"爸爸的爸爸的爸爸"这一结构的正确切分方式,本文在陆先生这篇文章的启发下,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名 名 名"这一组合.语料是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标注语料.本文所涉及的名词主要是普通名词(n)、地方(ns)、人名(nr)、机构团体(nt)和其他专名(nz)五大类,同时本文所讨论的"名 名 名"组合指的是不带任何修饰成分的三个名词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正"妈,你一个人就别做田里的事了,抽水那些事太折磨人。"母亲一阵沉默:"你一会儿随我去抽水。""行!"这是我的母亲,我和她一样高。不可预知的变故与不可摆脱的生活重担总会催促人更快地老去,那年是她老得最迅速的一年。父亲将整个家的重担都放在母亲肩上,放在这个和我一样高的女人肩上。那一年里,她几乎做了一个汉子在农村干的所有农活,她在煎熬与压力中行进的每一步都烙在我心上。母亲所说的"一会儿"是指半夜两点,徒步走  相似文献   

18.
"错"中求"美"     
"错"--一个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字,但它却随时跟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错都是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在课堂中,笔者认为学生的"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教学美.  相似文献   

19.
回眸 《初中生》2008,(2):84-85
妈妈就这样挑着爸爸甩给她的生活重担,闷声不响地往前走.我再也没有见过她的笑脸,悲痛写在她的脸上.她紧蹙的眉头,我不知要怎样才能帮她拂开.……  相似文献   

20.
追赶"鲨鱼"     
获得经济学硕士后,她筹集资金买下一家濒临倒闭的芯片公司.然而,公司在扩展市场时受到了英特尔公司的冲击.很多人都劝她把公司卖掉转行. 她不仅不听劝告,还反其道而行:投入更多的浅,扩大公司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她还竖起民族工业的大旗,让"国人用中国芯"的广告深入到每个民众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