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原则问题上,鲁迅的思想行为是由高度理性的独立意志决定的,这是鲁迅决不会“失去”的“个性”,也是“鲁迅之为鲁迅”的根本特点。认为鲁迅“常常失察而被利用”以及“鲁迅如果活到后来,也会失去个性乃至同流”,这些观点是很难使人认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顾明远、俞芳、金锵、李恺等四人编著的《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一书,对鲁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作了详尽的论述,这是一本出版得很及时的好书。《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正文分“鲁迅的教育实践”、“鲁迅的教育思想”、“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鲁迅的学生忆鲁迅”、“鲁迅教育活动大事年表”等五个部分,书前用“周建人同志回忆鲁迅的学习与教育活动”作为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医者身份和文化品格-从另一种角度走近鲁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拯救”意义而言,鲁迅终其一生是中华民族一位特殊医者,其核心医疗方针是:救人、救心、立人。“以毒攻毒”是鲁迅独特的治病思维,“烈药”、“毒药”是鲁迅常用的处方药物:由“进化论”到“阶级论”不过是治病处方的一次调整,医者鲁迅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更改。鲁迅“救孩子”,“救妇女”,最伟大的贡献在于设立了“阿Q病房”;医者鲁迅有其自身的痛苦,也有其独特的超越方式。鲁迅的医者品格和文化品格是统一的,通过还原鲁迅的医者身份进而认识鲁迅的文化品格,不失为研究鲁迅的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作为身历“一二·一运动”的民主革命青年,王景山在20世纪40年代激荡的时代浪潮中遇合了鲁迅及其文学。这种独特的遇合方式形塑了他对鲁迅别样的理解,也在20世纪80年代生发出他对“爱国主义鲁迅”的系列论述。这些论述以国民革命时期投身实际斗争的鲁迅形象为轴心,突出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联动性,也试图用“民”这一媒介性的概念调和鲁迅早期“人国”思想的内在矛盾。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景山则日益疏离专业性的鲁迅研究,而以“弘扬鲁迅精神,宣传鲁迅思想,普及鲁迅著作”为职志。但无论是倚重鲁迅资源参与的思想论战还是以广大青少年为目标的鲁迅普及教育,都浮现着早年民主革命经验悠远而绵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于鲁迅世界观的转变,从来众说纷纭。反动文痞姚文元,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与世界观的转变,更作了肆意歪曲。他胡说鲁迅的前期思想“并没有根本脱离”“进化论”,鲁迅的历史观“仍然带着唯心主义色彩”,直到一九二七年,鲁迅还“没有看到工农革命群众的力量”,陷入了“新的深刻的苦闷之中”。而“四·一二”“四·一五”之后,鲁迅更“陷入  相似文献   

6.
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初版于1956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的而非“神”的鲁迅形象,摆脱了同时期大陆鲁迅传记写作中的“神化”倾向,曹聚仁自然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人间鲁迅”写作范式的寂寞先驱和最早开拓者,《鲁迅评传》成为鲁迅传记“去神化”写作范式的发轫之作,其贡献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7.
复杂的缠绕——鲁迅与槐树的渊源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树书屋”的槐树在鲁迅的生命体验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在现实还是在小说中,槐树的“阴树”特征都与鲁迅身上的“鬼气”相契合;槐树的“茂树”特征又与鲁迅个体生命力的萎顿、人世变幻的无常相背离;槐树作为鲁迅与周作人曾经“兄弟怡怡”的见证,还成为鲁迅隐秘表达情感的机制.探求鲁迅与槐树的渊源关系,为深刻理解鲁迅“蛰伏期”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条别样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 鲁迅的一生,贯穿着对于“国民性”问题的研究。“国民性”问题,既反映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邃目光,也表现了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思想特色,还体现了鲁迅作为一个革命家的韧性战斗精神。 那么,鲁迅所说的“国民性”,指的是什么呢?从字面上说,“国民性”就是国民的性质。从精神实质而言,指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又由于鲁迅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他所看到的这种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鲁迅所揭露的“国民性”,指的是“国民的弱点”,即国民的“劣根性”。鲁迅曾经说过:中国的“国民性”是在“满是血痕”的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9.
鲁迅早期的世界观,一直遭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歪曲。胡风反革命集团曾经谬托知已,说鲁迅“自始”就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行,①这是一种形“左”实右的、否认鲁迅经历过世界观改造的谬论,这种反动谬论遭到了大家的批判。但是,鲁迅的世界观,也曾遭到来自另一方面的歪曲,他们说鲁迅早期的社会观是唯心主义的。反动文痞姚文元拾人唾余,进一步夸大鲁迅“早期思想上唯心主义缺点”,甚至污蔑鲁迅为反动的尼采主义者。②石一歌亦步亦趋地胡说什么,鲁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唯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一瓶“鲁迅纪念酒”一直放在我的书桌上。酒瓶是一尊方形古铜色的鲁迅塑像。“鲁迅先生”每天“督促”着我,这瓶酒是鲁迅的儿子送给我的。……前年暑假,我在北京旅游,爸爸带我去拜访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相似文献   

11.
《文艺报》1980年2期发表了王若望同志的《释“遵命文学”》一文,提出“要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为了“打破”“实用主义的文艺思想”,要“先把‘遵命文学’这个概念产生的混乱弄弄清楚。”这种意见当然是可取的。但怎样“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怎样正确认识鲁迅的“遵命文学”?王若望同志把鲁迅的“遵命文学”与鲁迅的《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鲁迅杂文的形象化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杂文艺术特色的研究方面,不少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鲁迅杂文中的形象塑造——如“媚态的猫”、“落水狗”、“叭儿狗”、“乏走狗”、“苍蝇”、“蚊子”、“山羊”等不同的类型及其特征的研究上,但对于鲁迅杂文的形象化手法却研讨不够。笔者认为,诗歌的丰富想象、小说的描写技巧和戏剧的动作化语言是鲁迅杂文形象化手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鲁迅坚持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代表着民族的自省,使中华民族从盲目走向自觉,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鲁迅的文章切中要害,每次都让那些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地滑落.“横眉冷对”的确是鲁迅形象至为鲜明的特点。如在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用“自夸”、“他信”、“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自欺欺人的脂粉”、“状元宰相的文章”等词进行挖苦讽刺,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中间物”思想表明他对于以进化论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在时间意识上表现为一种被法国学者伊夫·瓦岱称之为的“空洞现时”感。这种“空洞的现时”,在鲁迅那里经常转化为“沉默”的主题与意象。“无声的中国”成为鲁迅笔下的中国现代性表征。然而鲁迅的“空洞现时”感并未导向彻底的空虚和沉沦,而是在对于“空洞现时”的揭露、表现和批判中,与这个时代构成了一种被福柯称之为“英雄现时”的关系。鲁迅在悲观与虚无之中奋起反抗,使悲观与虚无成为现代人的意义的试金石,使“空洞的现时”变成了文化意义上的“英雄的现时”。鲁迅以其对“空洞现时”的克服与超越完成了自身的英雄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界,一方面,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却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喜欢鲁迅和他的作品,认为其作品“深奥”“难懂”“怪僻”;其人尖刻,爱骂人,动不动就对人“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有一部分教师比较抵触鲁迅作品,对鲁迅作品教学不是积极钻研,而是消极应付,以致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鲁迅小说《铸剑》出发,重新追问了鲁迅文学世界中“复仇”与“反抗”的现实意义。文章区分了鲁迅小说中“鬼魂”的“好的地狱”与“人”的鬼的世界、地狱之鬼与人鬼,指出鲁迅唯一可以凭借的空间便是“虚无”,这成为他对人间一切权力关系批判的出发点,即在底层之下,以热血浇铸的“剑”、以体温复燃的“死火”去完成地狱对“地下的正义”的追讨;并由此论证丸尾常喜对孔乙己、阿Q与祥林嫂划分的“科场鬼”并不属于“地狱之鬼”的谱系,后者作为“叛徒”的魂灵才是鲁迅的自我认同,寄托了底层对正义的向往与奋斗;同时,文章也从社会史与宗教史的角度来考察了鲁迅笔下“鬼”的意义,尤其是目连戏蕴藏着鲁迅所寻找和鉴别的被层层遮蔽和压制的民族的主体性,即“复仇”才标志着生命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彻底的“革命”姿态,“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必须是一个面对自己的“叛徒”,与整个社会决战,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在日本影响最大的“竹内鲁迅”为中心,讨论日本在传播和研究鲁迅的过程中,是如何对鲁迅进行多重解读,从而不仅将鲁迅定位为中国近代文学的起点,同时也将“鲁迅的问题”,即中国面对世界化和近代化的问题,转化为日本自身“同构”而“异质”的问题进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十分特别而又神秘的人物,作者对“我”着墨不多,“我”在文中看似可有可无却常常贯穿全篇,确有其存在的意义.无论是作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还是人物形象,独特的“我”都散发着鲁迅思想的魅力.本文意在通过“我”的人物分类反观鲁迅思想,挖掘鲁迅小说中“我”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当下鲁迅研究的主要缺陷有 :研究者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狭窄 ,学风和文风的浮躁 ,以及学术个性的匮乏。新世纪鲁迅研究所面临的难题是 :如何在现有的文化机制内 ,保持鲁迅研究的“批判性”、“科学性”和“当代性”。未来鲁迅研究学术生长点可能存在于对鲁迅遗产“被接受”状况的考察 ,对鲁迅文学创作之外诸种“行为”的研究 ,对鲁迅文本的“形式”阐释和对网络时代鲁迅及其作品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20.
钱理群 《小学语文》2009,(10):12-15
我曾经提过,要“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身上扎根”,必须使中小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具体到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有三个问题是必须提出讨论的:如何认识鲁迅?如何认识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小学生,他们和鲁迅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鲁迅教学?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鲁迅本位”、“儿童本位”与“语文本位”的观念和立场,通俗点说,就是“回到鲁迅”,“回到儿童”,“回到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