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小说从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感受。本文从象征手法入手,分析了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本文从父辈成长引路人缺失、同辈引路人缺失和霍尔顿自身理想破灭三个角度,分析了《麦田的守望者》中因为精神引路人角色的缺失导致主人公成长受挫的根源,并指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和孩子成长中引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小说,能够经久不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功不可没。文章应用叙事层理论和小说修辞学理论,探讨了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技巧,他应用了三层叙事技巧,并巧妙运用了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者,为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岳娜 《文教资料》2010,(29):35-36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霍尔顿·考尔菲尔德。这个十六岁少年正在经历人生的转变——成人礼,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他仍然保持着善良与纯真,立志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5.
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语言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他在该书对语言独树一帜的运用,非常成功地传达出了自己的写作意图。本文首先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要内容,进而从多方面透过主人公霍尔顿的语言特点分析了他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罗歆灵 《海外英语》2012,(20):198-200,203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视为美国成长小说的经典。作者J.D.塞林格遵循了美国成长小说"诱惑—出走流浪—迷茫困惑—顿悟"这一基本写作模式,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霍尔顿不愿随波逐流过平庸生活,渴望儿童般的纯洁,在试图逃避虚伪成人世界的流浪过程中明白童年的天真无邪短暂易逝,最终接受现实走向社会的心路历程。该文主要基于美国成长小说的这一特殊写作模式对主人公霍尔顿从青春期过渡到成人的成长过程进行细节分析,主要探讨成长小说中"流浪"和"困惑"在青年性格与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视为美国成长小说的经典.作者J.D.塞林格遵循了美国成长小说“诱惑—出走流浪—迷茫困惑—顿悟”这一基本写作模式,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霍尔顿不愿随波运流过平庸生活,渴望儿童般的纯洁,在试图逃避虚伪成人世界的流浪过程中明白童年的天真无邪短暂易逝,最终接受现实走向社会的心路历程.该文主要基于美国成长小说的这一特殊写作模式对主人公霍尔顿从青春期过渡到成人的成长过程进行细节分析,主要探讨成长小说中“流浪”和“困惑”在青年性格与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塑造了三位"守望者"形象:霍尔顿、安多里尼与菲苾。霍尔顿是正在成长中的"守望者",安多里尼和菲苾则分别代表了过去和未来的"守望者"形象。三者一起揭示了"守望者"们的运动轨迹,即从对抗到妥协,再从新的对抗到新的妥协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描述了主人公霍尔顿对于社会的迷茫和无奈,对于梦想生活的破灭。梦幻的破灭反映了社会苟延残喘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代社会现状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三个典型意象入手,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灵世界中对成长和现实的叛逆、对纯真的寻求与渴望。  相似文献   

11.
杰·戴·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采用非正式的、口语化的“霍尔顿式语言”和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与多变的叙事时间等叙事技巧,并将两者巧妙地进行结合。这种结合使该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完美统一,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的 惟一一部长篇,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守望者》及其同期其它品中的主人 公,以期发掘贯穿塞林格笔下主人公的共同主题。  相似文献   

1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分别是马克.吐温和塞林格的代表作。试从这两部作品的主题、叙事风格、人物的典型意义、创作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揭示两部作品各自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使读者能更好地品读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性作品 ,它反映了塞林格对语言的驾御能力。通过对霍尔顿式语言的塑造以及对象征性语言的运用 ,塞林格成功地赋予了作品极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首先阐释人物类型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运用,分析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及其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结合人称机制来探讨第一、第二人称叙述视角是如何在小说中营造出复调双声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拉近作者、读者以及人物三者之间的距离。此外,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阐明了叙述者、接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功能,蕴含着作者的评判,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率真悠远的自然母题——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母题”角度看 ,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无疑是一部反映“自然的母题”的佳作。自然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审美过程中 ,让人们感受到的基调是率真与悠远。《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篇小说的标题、创作背景与主要内容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其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的个性及其极具特色的语言使用而出名,但它同时也成为一部极具争议的小说。对文中词语选择及句法特色的分析,表明夸张语言的使用在小说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麦田守望者》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论证了它是一本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并指出了塞林格在意识流技巧方面的创新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塞林格巧妙运用明喻、隐喻、平行结构和夸张四种修辞格,以此表达内心的强烈情感,并使文章取得极强的艺术效果,也充分显示出了修辞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象征主义小说,作品中的事物、场景、颜色和人物等均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宛如一部黑白电影,间或地点缀着几道明亮的色彩,从而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