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付琼 《语文知识》2010,(1):67-69
《莺莺传》之"会真"、"玉人"二词在西厢故事的发展中存在着被误解的现象,本文旨在对二词进行重新辨析。"会真"即"会仙",一方面表明女主人公崔莺莺貌若神仙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真实地传达了崔张对儿女云雨之乐的美妙体验。"玉人"不是指张生,而是崔莺莺自喻。莺莺为张生"代言",《会真诗》运用的是一种"换位思维"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于《西厢记》中《赖简》一折,许多人都作过精彩的分析。崔莺莺之所以“赖简”,把张生大骂而还,其主要原因是张生误解了她的诗意。“待月西厢下”,“疑是玉人来”应是张生在西厢等待“玉人”崔莺莺前来与他相会。理由有三:其一,此诗不是王实甫所写,而是他引用元稹《莺莺传》中的原诗;其二,在古代诗词中,“玉人”一词专指女性;其三,在古代民间学中贴近老百姓的作品中,女性对爱情的忠贞执着,往往超过男性。  相似文献   

3.
丁鼎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71-73
金圣叹“以文律曲”批评《西厢记》,使得《金批西厢》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其批本目的就是“教天下以慎诸因缘也”和“教天下以立言之体”,就《金批西厢》和《王西厢》的异同,来看金圣叹戏曲理论中的“立言之体”,尤其是偏重于分析《借厢》一出的人物形象,从而去体验金批本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与金圣叹“立言之体”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赖简》是《西厢记》中的一个喜剧关目,细加分析可知,崔莺莺之所以"赖简",其主要原因是张生误解了她的诗意,诗简所指暗示的应是张生在"西厢"等待"玉人"崔莺莺前来与他相会。通过具体研究"玉人"、"西厢"的所属关系以及莺莺的态度和红娘的质疑以及张生本人的举止行为等,可知张生"误简"了。这一出喜剧性剧目的是非曲直,的确令人久久思索,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王薇 《考试周刊》2009,(19):12-13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不仅将其视为“天地妙文”,充分肯定了《西厢记》的文学价值,同时对西厢的删改也堪称是对王实甫《西厢记》的一次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厢》故事的源头问题,文学史家、小说史家和戏曲专家们,差不多一致的结论是:源于中唐元微之的《会真记》。如果说他们之间小有差别,就是有一家文学史介绍王实甫的《西厢记》,从  相似文献   

7.
龚节之 《现代语文》2006,(9):125-126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它产生于唐代.《董解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金代董解元著.故事原本《唐人小说》中元稹的《会真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部杂剧,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的语言事实,因而是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状况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董西厢》中共使用"把"字句152例,其中表处置的"把"字句共出现146例,占"把"字句的96.1%.因此,《董西厢》的"把"字句以处置式为主.鉴于此,本文着重对处置式进行考察,总结其句式,分析其结构,试图揭示《董西厢》语言中"把"字句式的一些特色和面貌.  相似文献   

8.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和《王西厢》),是两部闻名中外的名作,历来研究者和研究文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关于作者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艺术成就等方面,对于遣字、用词、造句方面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就《王西厢》和《董西厢》里大量迭词的运用,从重迭方式的多样化、迭词集中的高潮、表情达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弥补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认为《西厢记》为四本,止于《惊梦》,第五本为续作。本文通过对金本《西厢记》的探究,认为金本《西厢》止于《惊梦》是故事情节的自然终结,是作品人物性格塑造的最后完结,同时也是金圣叹虚无主义人生观对戏剧主题的投影所致。因此,金本《西厢》止于《惊梦》更符合戏剧的情节结构的构造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深刻反映了金圣叹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0.
提起金代文学,人们会自然想到元好问和董解元。元好问的诗词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可谓是金代文学的双壁。然而提起《西厢记》,都知道王实甫的《西厢记》,甚至也知道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杨国宾、汤世潆的《东西厢》,对董解元的《董西厢》却知之甚少,甚至不知诸《西厢》就是源于《董西厢》,犹如人们忽视了青出于蓝一样。《董西厢》是“戏文之鼻祖”,“院本模范”,是金人的一代文献。我们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 一、《董西厢》对《莺莺传》的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认为《西厢记》为四本,止于《惊梦》,第五本为续作。本通过对金本《西厢记》的探究,认为金本《西厢》止于《惊梦》是故事情节的自然终结,是作品人物性格塑造的最后完结,同时也是金圣叹虚无主义人生观对戏剧主题的投影所致。因此,金本《西厢》止于《惊梦》更符合戏剧的情节结构的构造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深刻反映了金圣叹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2.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成为“天下夺魁”之作,除了内容上对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承继与发展这一关键外,形式上的不同和创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作品形式来看,王实甫把“董西厢”的叙事体改为戏剧的代言体。使人物复杂变化的心理活动得到更充分更细腻的揭示。从剧本组织来看,“王西厢”分本分折,使作品内容得到了更集中的体现。在宫调运用上,“王西厢”注意到气势的连贯和与剧情的一致性,使人物情感得到彻底倾吐,内容中心与特色得到更深层次的开掘和更大程度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西厢梦,是雷建德梦中之梦!日前,三晋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西厢记》研究创作传播专家雷建德的工作室,继精心营造的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观性并重的“厢记网络展览馆”名注册成功之后,  相似文献   

14.
《西厢记》与科举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厢记》与科举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王实甫在《莺莺传》的“婚”与“仕”的基本文化背景上,改造了西厢故事的基本情节,揭橥了历史的真实,从而突出地展示了科举文化与世族文化的矛盾冲突。科举新人张生最终战胜了顽固的世族势力,充分体现了作者特定的“风月情”与“功名念”相统一的人生理想与团圆之梦。王实甫以他杰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西厢故事以戏剧的形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历史深度。仅从其崭新的思想内涵而言,《西厢记》就不愧是一部杰出的喜剧  相似文献   

15.
自唐以来,以"西厢"故事为题材的各类作品便层出不穷。在西厢故事的演进中,王实甫的《西厢记》把"西厢"故事推到了最高峰。它能成为一部鸿篇巨制,得益于《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从题材、主题到人物形象的革命性改造,同时也得益于王实甫的个人创作才艺和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拥有一个极其庞大的版本家族,据载,仅只是现存的和有中查的明刊本就有六十余种。其中,分别于1933年,1961年和七十年代末现身于书林的刘龙田刊本《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楔记》、明何壁校刻本》北西厢记、徐示范本《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是二十世纪发现的相当重要的三种《西厢版本》。它们的发现与研究不但为理清复杂纷纭的明刊本《西厢记》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文献依据,而且其序跋、评点中体现的,以及隐含于对戏曲正文内容所进行的增册润饰中的,关于文学、戏曲理论的论述,也具有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蜜 《文教资料》2011,(36):218-220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流传至今,历代的文学家、批评家都对它进行了剖析和解读,也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本文将回溯“西厢记故事”的发展历程,并且结合历代名家之说。或进一步阐释、或提出不同意见.意在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西厢”故事文学复杂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8.
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与元人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简称《王西厢》),被誉为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爱情故事的“双璧”,在中国古典戏曲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王西厢》的全部剧情,皆以《董西厢》为其依据。不仅  相似文献   

19.
王实甫《西厢记》里的莺莺是不是一个轻视功名的艺术形象?纵观建国以来研究《两厢记》的文章、专著,似乎这已不成为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莺莺是一个蔑视功名的叛逆女性①;有的学者则认为“在《王西厢》中已把崔莺莺雕琢成一个自始自终蔑视功名,只重爱情的叛逆女性。”②;有的评论者则指出,《王西厢》中的楣国小姐是“一  相似文献   

20.
元人杂剧《西厢记》渊源于唐代元稹的小院《会真记》,却并非直接从《会真记》改编,而经过了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这个中间体。也就是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已经有了两次丰富发展和改动,主题思想也随之变化。我们先看张生、莺莺相遇于蒲东普救寺的时序是如何演变的。《会真记》“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后来孙飞虎要抢莺莺为压寨夫人,赖张生驰书白马将军求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