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开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最早记载于文字的,当推《论语》,其曰:“有酒,酷先生馔。”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为父兄。”《礼记》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立共拱手。”这里的先生是指博学多才的长者。后来到了《孟子》,书上出现“先生将何之”、“先生保以出此言也”等语。《列子》也说:“西门子曰‘先  相似文献   

2.
近读1993年7期《语文知识》刊黄德灿《子曰·诗曰·书曰》一文有云:“在读古文时,‘子曰……’句明确告诉我们:‘子’的本义是‘老师’,约定俗成,特指孔子。”笔者认为此说有误。因为:一、“子”的本义并非指“老师”“子”是一个象形字,《说文》释为:“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并引李阳冰语:“子在襁褓中,足併也。”《说文》所收“子”的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在古汉语中不存在“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这种表示法。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和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却否定了先秦时代“是”能作判断词的用法。我认为这种否定是值得商榷的。在先秦文献里,“是”作判断词用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比较少见罢了。请看下例:(1)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论语·微子》)(2)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阿 Q 正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蓬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其中的“河埠头”是什么意思?据《篇海类编·地理类·土部》:“埠,见《大明律》,官牙埠头,船埠头。谓主舶客商买卖货物也。”《正字通·土部》释日:“埠,舶船埠头。《通雅》曰:埠头,水濒也。”因此,“埠”指停船的码头。而在宋朝以前,“埠””都被写作“步”。清翟灏《通俗编·地理》:  相似文献   

5.
1.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矛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文论选》一卷本十一页,《论语》节选(原注)⑧巧笑倩兮三句——上二句见《诗·卫风·硕人》。“素以为绚”可能是散佚了的诗句。倩,面貌美好;盼,指眼里的黑白分明。素,白底,绚,文采。⑨礼后乎——是不是礼在后呢?这里没有具体说出后子什么。朱喜集注认为后于忠信。另说指仁。齐田按:这两个注,距离原文的真正涵义太远。这一段话有两个问题要注清楚,硕人这首诗的主题,它和‘礼’有什么关系:第二,古代绘画的工艺过程如何,它怎么能比喻“礼后乎。”我们先看看《卫风·硕人》这首诗的小  相似文献   

6.
王勃《滕王阁序》中说“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此处“趋庭”指承受父亲的教诲,但为何“趋庭”释为承受父亲的教诲呢?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是孔子的儿子,字伯鱼。孔子在庭前教育孔鲤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不学《礼》便无法立身处世,孔鲤听从父亲的教诲,便学《诗》、学《礼》。“趋庭”也称“庭趋”,明李东阳《麦舟图》诗:“亦知…  相似文献   

7.
折角典出《汉书·朱云传》:“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后用来指能言善辩。如隋朝于仲文《答谯王诗》:“折角挥谈柄,重席吐言泉。”折桂典出《晋书·郤诜传》:“(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后用来指科举及第。如唐代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相似文献   

8.
《〈论语〉六则》中“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字,《教师教学用书》释为:“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笔者对此释义稍有歧见,作粗浅证释如下。“朋”指是“同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曰联朋...  相似文献   

9.
“先生”一词,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为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脑海中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小姐”的称呼,最初是宋代宫廷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妾、艺人的称谓。到了元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至明清两代,“小…  相似文献   

10.
(一)今人称“伯父、叔父”可以简称“伯”与“叔”,古代这两组称呼有严格的区别:“伯、叔”为兄弟行,“伯父、叔父”才指父辈。《尔雅·释诂》:“伯,长也。”凡“伯”均有长义。《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荀子·王霸》注:“为诸侯之长曰伯。”后专用为兄弟之长。《左传》定公四年传疏:“伯是兄弟之长。”长兄称为  相似文献   

11.
1.1子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注释】①《论语》原来没有篇名,后取篇首两字为篇名。②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论语》中指孔子,以下皆同。曰:说。时习:时,按时,名词用作状语;时习,意即恰当的时候进行温习(或演习)。③亦:也是。说:通“悦”,高兴、快乐。④朋:“同门曰朋,同志日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自:从。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yùn):怨恨,恼怒。⑥君子:君子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相似文献   

12.
看到林汉达先生编著的《西汉故事》第三页有董天野先生配制的插图,把张良画成无须少年,觉得不妥,因此笔者想就此考究一下张良的年龄。据《史记·留候世家》载:张良“父平,……(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年,秦灭韩”。书中没有记载张良是遗腹子,可见他在父亲去世时(公元前250年)已经出生。《史记·项羽本纪》又载:“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指项伯)’。”由此可推测出张良与沛公刘邦年龄,相差不  相似文献   

13.
“先生”作为一种称谓,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对象不尽相同。“先生”的字面意思是“先”“生”两个语素意义的结合,即“始生子”。《诗·大雅·生民》: “诞称厥月,先生如达。”朱熹集传: “先生,首生也。”“先生”由其“首生”之义引申用来指父兄。《礼仪·有司》:“其先生之(?)(郑玄注:(?),俎也),折胁一。”郑玄注: “先生,谓父兄。”意思是有  相似文献   

14.
“女士”一词远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它表示对妇女的尊称。《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釐尔女士。”唐孔颖达解释为“女子而有士品行的人”。古代称“女”为什么和“士”联在一起呢?这要看“士”词义的变化。古代“士”是指与女性相对的男性。如《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这是女人与男人之别。《诗·郑风·溱  相似文献   

15.
称儿子     
父子同行。有不知者指子问曰:“此位何人?”父一口气说道:“此人虽然是朝廷极宠爱吏部尚书真正外孙第九代的嫡亲女婿,却是我生的儿子。”———《笑得好》称儿子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中有“复驾言兮焉求”一句,注释为:“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驾言,指出游。”既然“驾言”指出游,串讲怎么变成“驾车出去”了呢? “驾言”语出《诗经》,如《邶风·泉水》:“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里是驾车出游。《卫风·竹竿》:“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此处为划船出游。所以《管锥编·毛诗正义·泉水》云:“操舟曰‘驾’,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即此‘驾’:御车亦曰‘驾’,苏轼《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驾言写我忧’,乃此‘驾’,故为章惇所纠,而以‘尻  相似文献   

17.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至春秋年间。《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说:“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是始生的意思,即现在所说的“头生”。《论语》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记载。这里的“先生”,指父兄长辈。稍后,在《孟子》中有:“先生为何出此言也?”这里面指的“先生”又有了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第四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注释“何妨一下楼”时说:“闻一多晚年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先生有“晚年”吗?晚年是指“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而“老年”又是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该册在《最后一次讲演》的注释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元一四四二年兰茂的《韵略易通》到底有没有价值?怎样评论才令人信服?这里先从《韵略易通》的凡例说起。凡例有一条说:“此篇只以应用便俗字样收入……。”于是,《四库总目提要》的作者“高人雅士”就抓住这句话评曰:“其凡例称惟以应用便俗字样收入  相似文献   

20.
凡著书者,必重於立名义,立名以示其意而明其旨,名正方可顺言其意,读书亦然,知名义而后可知其文所言为何。如何理解《周易》命名之义,对於读《易》解《易》及知《易》为何书,实有重要意义,此仁见智见判然始分之初。汉以降,对《周易》命名义说有多种,其对“周”字的解释和理解基本有二种,而对“易”字的解释则较多,本文分而论之。先叙“周”字:一曰“周”指周代。《周易正义·序》云:“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边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故名之《周易》。……”又文王作《易》时,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