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的终身化,而终身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的能力。本文从生物学的素质教育功能与终身教育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生物学独有的素质教育功能:适应性教育功能、环境教育功能、健康教育功能等在实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改革生物学教育以便更好地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从“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数学教育”以其丰富的内涵充分反映着数学课程的根本变革,而这根本变革的基础,又是来源于对数学概念客观而科学的界定。一、从数学概念的新的界定认识数学教育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曾一度被界定为“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这说明上述概念是一个重在突出“纯数学”相对静态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以前数学课程重“双基”的前提下是适应的,那么,当数学发展到今天,当人们认识到“纯粹数学几乎所有的分支都获得了应用的渗透”时,当人们认识到“数学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范围而…  相似文献   

3.
赵婧 《文教资料》2011,(34):140-142
本文从“生活世界”话语的哲学基础出发.阐述了以“生活世界”概念为基础的教育话语对终身教育的影响,并着重对“生活世界”话语在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泛化现象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促使我国的教育研究者能从本土语境出发,分析与解决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使每个人所接受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资本。教育被视为终身都要进行的过程,学校不再被视为是人们学习的唯一场所,培养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培训应具有发展的内涵。在职教师培训应采取“从实践中学习”的培训模式并遵循其原则, 使之成为教师终身教育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之一,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专升本”教育是近几年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形势的转变,涌现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专升本”教育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广大专科毕业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普通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大力发展成人“专升本”教育。经过多年对成人“专升本”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对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设想:  相似文献   

6.
本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终身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些地方开展的“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终身学习形式,本是为了强化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的。但是,在一些地方,终身教育却出现了偏差,也不断遭到教师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终身教育立法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终身教育思想提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终身教育立法成为世界各国重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终身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的各个年龄阶段。这是对传统的教育只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观念的革命。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训练儿童和青少年,而是使所有的人终身受到教育;这种教育已经不只限定学校教育,而是包括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切教育形式。虽然在古代人们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认识,但真正从人们的“自发”到“自觉”,只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理解教育"的实质、步骤与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关注师生各方面的发展,是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验。其基本特征有:师生同益,感情先行,强德富智,笃行不懈。其步骤主要有:理解氛围的营造;理解观念的促成;“理解教育”的课程实施;理解型道德教育场建设。“理解教育”的基本发现在于理解是教育的资源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自1965年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思想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与推广。但在上一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有关的文献与资料中,却经常出现“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的术语,并且在有些国家,“终身学习”还取代了“终身教育”而成为制定国家政策或法令的专用术语。到底何为“终身教育”?何为“终身学习”?这两个术语又有什么不同?对这一问题予以阐明和探究,既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动态,也有助于我们理…  相似文献   

10.
杨芳  周世兴 《教育探索》2004,(11):87-8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紧紧抓住“三进”的关键性环节,重点解决“进学生头脑”这一核心问题,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坚持“两课”教育教学创新,营造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校园氛围,从而整体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是自成体系的,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普及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包容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也提出了教育最终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于人类的本质特征,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议题,大大小小的学校教育变革围绕“创新”一词向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创新教育”依照外援式和内援式两种发展路径成为教育改革之“灵魂”或“理念”。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背景下上海电视大学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普遍形成终身学习氛围,终身教育手段充分现代化,终身教育资源极大丰富,所有人群享有公平均衡的终身教育。远程开放教育作为面向社会、致力于市民终身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主题和使命契合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终身教育”的观念已从根本上影响全世界教育价值取向的今天,我们在研究中不断深化了对“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认识。因为,一个人生命中每一瞬间的存在和发展质量,都是与学习的质量密不可分的。幼儿在学习中享受生活和在学习中享受发展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将我园的园本课程定名为“学习课程”,并把工作的重点定位在:教师和幼儿共同不断成长为更高水平意义上的自我教育者,即“终  相似文献   

15.
日本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起点,开始了一场现代化变革,但是这场现代化变革是在与幕末形成的“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以及“和魂洋才”一脉相承的“国家主义”口号之下进行的。因此,在经历了明治初期一场教育全盘“西方化”浪潮之后,“日本化”便很快压倒了“西洋化”。在《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绝对主义政权的地位后,与此发展相适应,日本国民教育体系在经历了从《学制令》到《教育令》。从《改正教育令》到《学校令》的发展后。终于在1890年通过《教育敕语》,为它的整个军国主义教育最终定下了基调,成为日本在战败前教育的主轴。  相似文献   

16.
人们往往简单地把“全民终身教育”理解为是“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拼合;而国人也常常把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的“基础教育”当成是“两基”。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个重要教育文献的解读,对它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做出了阐释,着重指出全民终身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诉求与基础教育的回应终身教育是当代教育思潮中涌动的一股极有生气的思想潮头,在这一思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理念,是反思基础教育现实困境,进而探寻出路的重要视角。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由富尔主持撰写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是对学生的减负,也是对教育本质的一次深度探寻,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追溯,再一次引发了对教育内核的深思,明确了学校教育的职责,促进了课堂教学变革。“学习部落”的理念与目标契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语文课堂“学习部落”运行路径的探索,以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验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呐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并达到’自我实现”和“个性完善”的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科课堂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着新的变革。“换位-辨论式”教学法是对新模式的一种探索,这一方法是以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为依托,以营造“教”与“学”互动的课堂氛围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为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换位-辩论式”教学法在多学文科的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