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教育领域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以更好地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是构建法治社会、实现和谐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笔者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厘清"依法治校"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试图为新时期的依法治校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4,(23):7-11
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信仰、国家的信仰,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实现从法治意识到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法治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素质,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5年1月A刊上刊登了依法治教的一组文章,拜读之后,我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推进法治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关于如何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动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其中学校章程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虹口区教育系统在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6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了"一校一章程"。我参与了我校章程从制订到落实的全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也就是学校由管理逐步走向治理的过程,是学校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新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全力推进依法治教,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所谓依法治教,即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教  相似文献   

6.
有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告诉你,我有两个好妈妈,一个是亲妈妈,另一个是我的"警察妈妈"——一名非常漂亮的女网警,也是我们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这两个妈妈对我都很好。但是今天,我尤其要感谢我的"警察妈妈"。那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课,班主任徐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课很有趣,是一节法治课。班里顿时唏嘘一片,唉,谁不知道法治课呀?...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两大命题,"依法治教"的概念形成于教育立法的恢复和繁荣阶段,因应了教育治理工具的转型,而"依法治校"的提法在进入新世纪后才逐步成型,旨在重塑学校治理结构,二者是主体不同的两个层次、重点不同的两个方面、不同阶段的两个重点。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逻辑关联并不局限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场域转换,它们在教育法治进程中相互依存:学校内嵌于整个教育系统中,依法治教为依法治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而学校身兼多重法律角色,由其生发的法律关系极为复杂,依法治校则成为依法治教的关键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之间的互动耦合还形成了"软硬兼治""多元共治""学校自治"等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教育法治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辽宁教育》2015,(6):5-10
一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宪法日的设立,既昭示着依法治国理念的前行,也意味着法治精神的回归。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就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一要义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习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从方式方法到能力本领,必须有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学校法治建设,让法治成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亟须回答这一命题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是指统领学校治理全局的主导性理念及贯穿学校治理全过程的根本性方式。法治成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是实现善治的必然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有法治本身的理念价值、规则价值、程序价值和文化价值,又有在学校治理中彰显法治理念、依循法律规则、凸显程序正义、弘扬法治文化的实践价值。新时代,应当坚持以法治价值为引领、更新学校治理基本理念,坚持以法律规范为统领、构建学校治理规则体系,坚持以程序正义为核心、强化学校治理程序规范,坚持以法治文化为基础、形成学校治理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党关乎治国方略的专题研究会议。这对于我国加快法治建设、提升法治理念、彰显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要实现富强必须要有完备的法治体系作为坚强的保障。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依法治校才能推动院校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在推进"高考阳光工程"中,只有实现人文与法治的建构与对接,转换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法律保障,才能真正保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针对受教育权进行有效的权利保障是"依法治招"的核心内容,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是"依法治招"的有力保障.文章同时探讨了"依法治招"的法律保证,对<国家教育考试法>的制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着独特的学科魅力。要让学生尽情领略学科美景,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做一名推窗之人。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妥善处理好学科"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能左手理性,右手感性,彰显心中自信;能让人倍感温暖而又获取力量。我是多么希望成为这样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呀!一、左手理性:千秋胜负在于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讲理的课。有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内容,注重对"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进行理性价值观培育。课程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教育史上发展环境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教育成果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五年,我们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教育综合改革开创新局面,教育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教育政策研究取得新成效。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规划了"十三五"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今后五年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清除“人治”思想的影响,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制权,普及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校长在管理艺术中处理好五大辩证关系。就会较好地处理各种事务。一、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第一,在一个法制逐步健全的社会,教育必须步入法治的轨道,学校要依法办学、教师要依法执教,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仅存在公权力的失落,也存在私权利的失落,高等教育领域迫切需要权力救济。在教育法治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法治存在着主体性缺失、客体性缺失、立法性缺失、意识性缺失和执法性缺失。树立真正的法治教育理念;全面修订高等教育法及其相关法规,建立完整的教育法治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教育执法组织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将有利于防止高等教育权的失落和保证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针落实到学校的重要方略,依法治校要求学校治理法治化,要求全面建设学校层面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应然结果,法治文化的形成是依法治校理念实现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学校依法治校仅停留在"法制"层面,而未提升到"法治"层面,成熟的校园法治文化尚未形成。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适应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法治体系。本文通过研究依法治校理念中法治文化的现状,发掘法治文化培育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依法治校理念下法治文化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法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阶段,法治教育已经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法治教育方面有很多的有利条件,而且小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能够实现法治教育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慢慢地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学到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让我们的小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和大局目标,改革和完善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法治模块势在必行。从初中学段课程设置看,法治教育主要被嵌入思想品德课程,与道德、心理健康、国情等模块并列交融,依照"我与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一我与国家和社会"的生活逻辑  相似文献   

20.
赵艳敏 《高教论坛》2022,(10):10-12
高校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校园的体现。高校法治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重要方式。高校法治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多元化的,可以通过渗透式融入大学课堂、感召式融入校园环境、开放式融入网宣平台建设、互动式融入思政育人全过程,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通过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