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朗 《初中生之友》2011,(15):53-56
<正>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必须了解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及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话题材料(导语或引言)、话题、要求(或注意)、提示四个部分组成。话题材料(导语或引言)是写作导引,大多写得热情洋溢  相似文献   

2.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42-4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以某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其主要形式有: 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出现“话题”及要求,不做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这种形式现在很少见了,如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试题。 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做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之前有60多字的导语,像是一首语言精美的散文诗。考生在阅读这个导语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导语情景下出现话题,考生易于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仰臣 《语文天地》2011,(22):61-63
[题型探微]话题作文具有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行文的自主性、创新的导向性等特点,便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在今后的考场作文中将会占有一定的比重。为此,我们应给予话题作文足够的重视。从目前情况看,话题作文的类型有: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给出"话题"及要求;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作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帮助学生理解话题;③材  相似文献   

4.
一、立意要自定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这如引言。但这段引言只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写作时文章的立意倾向、主题思想由作者自己决定。如1999年高考,对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作时既可褒扬,也可贬斥;可予以支持,也可坚决反对;可以畅想记忆移植的成功,也可描写记忆移植的失败;可以描绘记忆移植成功带给社会的积极意义,也可展现记忆移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二、立意要合意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要求在所给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仍以1999年“假如记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高考上海卷、福建卷和湖北卷的作文题。试题中没有直接出现明确的话题,但是命题者提供的不再是一段单纯的材料,而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引言”材料,考生只要读懂“引言”材料,就不  相似文献   

6.
陈燕君 《学语文》2003,(5):28-29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题型 ,但它不是全方位开放 ,而是有所限制。所以 ,把握好作文题的限制仍是关键。话题作文就给出的材料来看 ,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三类 :1.启发性话题作文 ;2.隐性限制性话题作文 ;3.限定立意性话题作文。下面就来谈谈这三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启发性话题作文的审题。这类作文题给出一个启发思维的材料作引言 ,这个材料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给学生提供许多侯选角度 ,或让学生由侯选角度类推一个新角度来行文。这类作文的限制比较宽松 ,审题一般可从给出的话题上下功夫 ,仔细审好题目。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考作文的命题总的来说有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在命题时,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写作"话题",要求考生按要求作文。它只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话题作文最为活跃,大有独步考场之势。因此,话题作文的训练和写作越来越被广大师生重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话题作文的写作,笔者认为写好话题作文应具备以下技巧。一、审题要准话题作文虽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结果一些考生因忽视审题而导致写作偏题、走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对于话题作文,写作前必须认真研读引言或材料,明确话题中心语的含义,准确把握写作范围,这样选材构思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例如针对话题“考题”,应该明确它是考试之题,考核之题或考查之题,立足于“题”而生发开去才叫扣题写…  相似文献   

9.
<正>一、命题结构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引导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命题要求考生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此中心按要求进行选材写作。话题作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导语、命题语、要求语。1.“引导语”一般对要求考生写作的话题进行必要的铺垫和引导,用具体内容诠释话题的含义、写作的主题或选材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和自由作文。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完全由作者自定。要写好话题作文,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只提供话题,学生可依据话题要求,自拟文题.进行自由写作。话题作文尽管可以自主命题,但一不小心也会出现偏题或跑题。因此,话题作文的写作应尽可能做到“胸中有话题,笔端显题意”。这样才能准确体现所给话题的意向,真正落实话题作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郭春霞 《现代语文》2008,(5):106-107
新材料作文题型始现于2006年高考卷。07年这种题型继续出现,它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构成近两年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其主要特点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实际上,这是一种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互相杂糅的形式,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综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两方面的优点,于是成为备受青睐的作文命题形式。然而由于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由过去的单一材料作文转向话题作文,且由单一话题或概念式话题向组合式话题发展。于是审题时紧扣话题立意选材就成了广大语文老师及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必备课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同学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抓住话题、看看要求,就可以写作了。对于所给的材料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有的看都不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和话题若即若离,或貌合神离,或打插边球。大家都知道,近几年的话题作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材料、话题及“要求”。多数同学基本上都能注意到“话题”及“要求”,这遵循了写作的基本要求。但高考“考试说明”…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出现,使作文的天空呈现出了更美丽的色彩,在高考中也连续不断地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以其要求限制的宽松,命题方式的开放,写作立意的自由,易于写作的好处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话题作文如一股强劲的台风卷过语文教育界,于是无论年级高低,不分学生情况都开始考话题作文,练话题作文,写话题作文,一时间话题作文风行天下。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话题作文只要审清它的提示、话题和要求就行了。可是去年中考出现了一类新型的话题作文。请看去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作文方面的有关要求。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注意把握的问题很多,尤其要注意把握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话题”和话题作文与其他材料作文的区别,注意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审题关、拟题目关和文体与写作内容的选择关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话题作文”的内涵和外延及其考生在“话题作文”标题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拟好高考“话题作文”标题的要求,深刻阐述了高考“话题作文”标题制作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作文形式,自“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作文问世以来,它已走过了六个春秋。六年来,话题作文从内容到形式渐趋完善,基本形成“话料———话引———话题———要求”这样的格局。它不仅垄断着高考作文的阵地,而且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话题作文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在审题、内容、体裁的要求上更加宽松、广泛与灵活,因而为中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华的广阔空间,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但应该看到,话题作文写作要求放宽,不等于可以随便写,不等于不需审题:既不重视材料内涵,也不注意话题要求。恰…  相似文献   

19.
一道话题作文,一般包括话题导入材料、话题解说材料、话题本身和作文要求四部分(有些文题,导入材料和解说材料只保留一个)。这四者中,作文要求目前已基本定型,自然无庸赘言,而其他三个方面,从近年高考题的命制来看,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注意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意味着话题作文的路会走得更开阔一些呢?  相似文献   

20.
厉萍 《教学月刊》2003,(2):33-35
一、“文言话题作文”的指导1.话题含义所谓话题是指说话的中心 ,也即说话的范围 ,而且这个范围是相当宽泛的。话题作文要求所写的作文与话题的内容必须具有相关性。文言话题作文是把整篇文言文作为一个话题 ,要求学生在浅层次的学习文言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和历史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它既立足于文言原文 ,又不仅仅停留在文言原文上 ,它给学生提供了—个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文言教学一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就为话题作文赋予了新的内涵。2 .话题选择文言话题作文之所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