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间观念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空间观念是发展间想象力的基础,在进行几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及实际应用等各种活动,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提高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空间 观念已初步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即:引导感知一提炼本质一 灵活运用三大环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 体,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让学生参与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感知、推理、归纳、应用过程,则 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菊香 《双语学习》2007,(6M):92-92
培养空间观念是发展间想象力的基础,在进行几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及实际应用等各种活动,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提高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素养。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应该尤为重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注重感知,形成准确鲜明的表象  相似文献   

5.
几何教学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们主动实践、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图形表象和平面图形表象及其相互转化,并学会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加强几何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结合数学学科性质及学生特点,从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猜想想象、注重操作体验、实施数形结合及加强实践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领域的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涛 《教育导刊》2003,(5):35-36
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空间观念的形成同几何初步知识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学习几何的初步知识,不仅是为了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再现,对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往往离开了这些几何实体,而依赖于头脑中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形象的反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因此,我们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实验观察,积累感性…  相似文献   

8.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  相似文献   

9.
一、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演示和操作等感知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多动",即动手、动脑、动口,因为实践证明,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有效地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获得全面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设计一定的操作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更为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文章从利用生活经验,树立空间观念;引导有序观察,提升空间观念;加强操作感知,强化空间观念;借助多媒体,发展空间观念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注意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逐步提高对空间与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的感知能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过程,要重视初次展开正方体的教学过程,边操作边想象,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2.
"空间观念"是数学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关键词之一,因此,从小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可以从"引导观察感知,建立空间观念;引导动手操作,巩固空间观念;引导主动想象,增强空间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累,可以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推理和判断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经验的回忆、观察与操作、想象与推理、表达与交流等都是学生感知和体验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体验数和形的联系,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和"触",即观察与操作,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想象。观察、操作、想象是生长空间观念的土壤,在"什么是面积"的教学中着力打造这样的土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需要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在几何知识的初步感知、实践、辨析、应用四个认知阶段,讲究教学表达的趣味性,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课堂教学的趣味十足中潜滋暗长。  相似文献   

17.
肖新运 《考试周刊》2013,(89):74-74
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要经历图形抽象、空间想象和直观推理的过程。为提高空间观念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振栋 《考试周刊》2014,(34):78-78
<正>新课程下,立体几何内容的体系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常从研究点、直线和平面开始,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遵循部分到整体的原则;现在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几何内容,并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新课标强调几何直觉,把空间观念的建立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这种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  相似文献   

19.
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为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提供了直接的知识环境。空间观念是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今后进一步学习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空间观念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理念之一,是指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是通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逐步形成的。特别是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在丰富学生空间表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教学,简要谈谈如何借助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