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理性目标的失落、理性主体的隐遁、理性对话的式微、理性体验的稀缺等非理性阅读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理性思维的训练与理性精神的启蒙。当下,小语阅读教学的形下迷失需用讲求形上的理性教学来关切。也就是说,应从教师的理性素养、教学的理性立场、课程的理性建构、实践的理性推展等方面构建理性教学,重新进行培养定位、建构定位、对话定位和体验定位。  相似文献   

2.
从对话的本真意义出发建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共同体,要求对共同体成员身份、领导方式、结构形式进行重新勾勒。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共同体的对话价值表征体现为对话性关系、理解、融合的实现,而最终价值效用的发挥依赖于成员普遍认同的对话愿景的创生、以对话为载体的共同体交往机制的创建和对话与实践相融合的交往社区的创设。  相似文献   

3.
袁廷盛 《考试周刊》2015,(22):44-45
<正>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成功与否,与教师有无把握对话的心理机制有直接关系。实践证明,善于运用对话的心理机制,发挥心理机制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能有效优化对话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对话必须实施真正的民主,要在角色置换上动脑筋。民主是对话教学中的第一法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要在对话中真正实施民主,教师必须放下架子,甘当自己学生的"学生",引导学生"将心比心",也就是心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是建构富有生机和活力课堂的理想形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也是我们整体把握和实施新课程的一个崭新视点和关注点。理解其内涵表征,有助于我们认清以往的传话式课堂的弊端,清晰把握新课程理念下对话教学的实质,生成和建构赋予生机和活力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5.
社会认同的建构机制就是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和承认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遵循交往理性原则、需要原则、平等原则和尊重原则;其核心是社会认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和承认;该机制的运作主要是通过生活世界的理性交往和精神领域的需要满足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人文化模式体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趋势,其文化历史反复迂回的螺旋上升实践过程表征现实世界宽容与对话的重要性;主亚文化的内在关联与族群关系的不确定,不同文化心理层与族群交往的深度、广度,族群文化认同关键词的困扰与整体族群社会历史命运走向,外在批判性重构与内在创造性转化建构逻辑,都已成当前海外华人文化模式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7.
对话性、建构性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质内涵的揭示,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生本对话式、生生对话式、师生对话式和自我对话式等四种建构性阅读对话教学模式形态,在具体教学中依照模式特征和建构性内涵,通过情境式、支架式和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实施阅读教学,以实现对话教学效能的充分发挥和着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有助于建构理性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交往理性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生成。基于此,在现代课堂教学交往中,合理性的教学交往应以目的性交往统整工具性交往,以凸显主体间的对话意识为旨归以及借助有效的言语行为从而达成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坚持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脑科学研究与学校心理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因此,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策略是:自觉建构与脑科学的对话与交流机制,充分运用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学校心理教育实践,积极实施“全脑”型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师生心理关系的理想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心理关系是师生关系在心理层面上的体现,包括认知评价、情感交流、交往互动三个建构要素。当前,师生心理关系的建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通过营造自由的心理气氛、建立多元评估机制、开展对话、相互理解,努力建构和谐、融洽、平等、互动的理想的师生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学模式适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提高教学实效性。要使课堂对话教学取得成功,需从积极营造对话氛围、正确选择对话主题、有效调控对话过程、反思对话得失四方面作出努力,使对话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系统对话机制的生成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过程是若干逻辑系统之间相互运演的动态变迁过程,教学系统是一个随时处于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相互交替的自组织开放系统。这种系统是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对话”系统。“对话”是教学自组织开放系统的生成机制。教学对话机制的生成最终依存于问题与问题解决,基于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则是“处方”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诗意化教学能够激励教师成长。用诗意化打造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语言要诗意化,导语语言要精心打磨,评语语言让学生快乐;走进文本方式要诗意化;课堂对话层面要诗意化,采用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环境契合等策略;课堂教学环节要诗意化,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仔细雕琢课堂导入,巧妙抓住重点难点,科学选择提问内容。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来自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还来自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悬念"作为一种戏剧表达方式应用于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教师、历史事件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制造"悬念"的主要方法包括:转换叙事方式,用文学创作中"倒叙"、"隐叙"的方式;运用历史认知的心理机制,制造认知信息的落差与冲突、放大历史发展的落差与冲突的方式;运用停顿、设问等方式控制呈现节奏,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次第展示。这些方式使史料不再静态,而是在学生和历史事件间架起了对话的桥梁,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重视.观察与研究表明,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普遍存在“病态”现象.本文对“病态对话”的产生机制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话教学的几种表征形式,设计对话教学的教学策略,并提供在大学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策略的方案,以便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用目标语进行双向交际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这种单向交际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话教学是将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和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启动对话的基本方式。本文从分析课堂提问在非对话状态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入手,阐述了对话精神观照下课堂提问的基本特征,即师生的交互性、问题的探索性、过程的开放性和体验的愉悦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出处理好这些对话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推进阅读教学高效展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话。将对话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契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与特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将对话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努力构建民主与平等的和谐氛围,选择合适的对话"话题",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深刻融合。  相似文献   

20.
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化教学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和对话理论构成了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对学生生命的发展、生命的体验性、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和教学方法的对话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