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有效识别浮动验证码,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匹配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使用特征匹配的方法得到匹配特征点,结合交叉匹配算法与 K 近邻匹配算法滤除错误匹配;然后对特征点进行聚类及投票分析,得到待识别字符区域,将其分割得到单个字符;最后在 mnist 手写数字数据集的基础上加入英文字符,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数据集送入模型进行训练。对 10 000 张浮动验证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浮动验证码的识别准确率达 95%,且构建的训练集具有可扩展性,可进一步应用到其它类型的字符识别中。  相似文献   

2.
在手写数字识别数据集(MNIST)情景下,为了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正确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卷积操作和池化操作提取图像中的全局特征及局部特征,通过二次卷积与特征融合获得数字图像的多尺度特征.然后,将多尺度特征送入全连接网络和Soft Max分类器,实现手写数字图像识别.最后,通过对不同网络结构的CNN算法进行评估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精度,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量大、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VGG模型和Inception模块特点的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两种经典模型的特点,增加网络模型的宽度和深度,使用较小的卷积核和较多的非线性激活,在减少参数量的同时增加了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利用全局平均池化层替代全连接层,避免全连接层参数过多容易导致的过拟合问题。在MN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MNIST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9.76%,在CIFAR-10数据集上的准确率相比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6%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经典LeNet-5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交通标志识别中易发生过拟合的不足,克服其识别准确率与训练效率较低的缺点,采用GTSRB德国交通标志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扩充,使训练集数量达到6 312 649张,同时对经典LeNet-5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激活函数、池化策略、随机丢弃及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使用基于交叉熵的梯度下降算法对模型的误差反向传播过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较改进前在识别准确率与训练效率上都有所提高,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97.04%。因此,基于交叉熵的卷积神经网络不仅能够提高模型的交通标志识别准确率,有效防止过拟合,还能够提升网络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手写数字图像进行分类识别.该算法利用20个卷积层提取手写数字图像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经过Re LU激活函数后被20个池化层进一步降低向量维度,最后通过softmax激活函数输出.结果表明,训练数据8 000以上时识别率会超过90%,训练次数8次以上识别率高于96%.结论:采用整流线性单元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有效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和过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视角和情境特征的大数据定义诠释了大数据的 5V 特性,在扩展大数据价值空间与应用模式的同时催生了以“数据驱动+模型驱动”范式转变为代表的核心问题。为解决大数据分析核心问题,引入神经网络,采用性能优越的卷积神经网络设计对比实验,运用两个公开数据集对其进行训练,并在输出层分别使用L2-SVM 和 Softmax 激活函数。在手写数字识别和彩色图像识别中,L2-SVM 的识别错误率分别为 0.87%和11.9%。实验结果表明,基于 L2-SVM 的神经网络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脱机手写汉字识别领域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采用更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可取得更高识别准确率,但是模型容量和计算复杂度也会增加,将模型部署到存储资源和计算力有限的移动设备上变得更加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可分离卷积将标准卷积操作分离成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逐深度卷积被用于特征提取,特征融合采用逐点卷积实现。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残差网络,实现较深层的残差网络。模型使用联合的中心损失函数和softmax损失函数进行监督训练,可使模型学习具有判别性特征,提高了模型识别准确率。采用CASIA-HWDB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模型容量和计算复杂度,能够达到96.50%的主流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匡青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2):178-181
卷积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的一种高效识别方法,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商品图像识别中,能够提高识别精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直接输入原始图像,以避免对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工作。首先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各层作用,然后设计了多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商品图像的模型,从多方面测试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性能。为提高训练速度,卷积层的激活函数采用线性修正函数(Rectified Linear Units,ReLU)。为确保模型的判别性,对下采样层的特征图进行局部对比度归一化,所设计的网络模型在实验中均达到90%以上的平均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强橘子表皮缺陷提取效果,满足橘子品质自动分类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构建了橘子数据集,以Re LU为激活函数,Max-pooling为下采样方法,建立了包含3个卷积层、3个下采样层、1个全连接层和1个Softmax回归分类器为输出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小批量梯度下降法训练并优化网络模型.实验平台基于Keras深度学习框架,利用Anaconda下的Spyder编译工具进行Python编程,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分类准确率达94.34%,比现有分类方法准确率高出4.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手写数字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中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该问题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方法,以识别用户通过数字设备提交的手写数字。目前,深度学习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非常流行,被用于处理诸如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及语音识别等问题。以几种深度学习常见算法,包括线性感知器、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手写数字识别方面的优缺点,并引入Google 第二代人工智能系统 TensorFlow,对比相同算法在不同框架下的识别速度及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几类深度学习算法都能明显提高识别准确率,且在训练数据集时不会损耗过多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像特征局部信息描述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区域中心加权深度卷积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输入图像的卷积层激活特征图,然后通过计算不同通道特征图的差异,选择具有区分性的区域特征图,最后通过多区域权重进行加权聚合,生成用于检索图像特征向量。在不同的建筑物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检索精度分别提升了1.2%、0.9%。  相似文献   

12.
TwoCriteriaforLearninginFeedforwardNeuralNetworksPengHanchuan(彭汉川)1,2GanQiang(甘强)1WeiYu(韦钰)11,2(DepartmentofBiomedicalEngine...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传统纸质试卷人工统分过程存在工作量大、错误率高、统分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开发一款基于SVM的智能统分自学习系统。该系统由前端用户界面、后台手写分数识别子系统和自学习子系统构成。系统采用C#编程语言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设计前端用户界面;使用Matlab作为系统运算后台,并构建SVM多分类器识别手写分数;使用C#编程语言设置定时器,在系统空闲时间定时启动Matlab执行自学习程序。经过MNIST数据集的训练和测试,SVM多分类器的测试精度达到97.74%。完成系统设计开发后,使用试卷统分栏图片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智能识别、统分栏内手写分数汇总以及自学习功能,并将运行结果清晰准确地显示在前端用户界面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电信行业收入预测问题准确率,建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收入预测模型。首先对数据作预处理,然后建立卷积层进行核心预测算法优化,再通过训练寻找最优参数,并将其应用于电信运营商收入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出未来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收入增减变化趋势,预测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算法收敛性也提高约15%。该模型预测结果对于电信行业制定营销方案具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飞行模拟训练费用的分解,选取了飞行模拟训练费用估算方法和估算模型来对飞行模拟训练估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通常使用注意力机制或融合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特征,但由于注意力机制抓取的特征过于单一,存在提取特征不完善的问题。 将循环机制引入卷积神经网络中,构建了具有双循环结构的网络模型(DRCNN),从而改善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将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提出一种带有注意力机制、特征提取能力更强的混合模型(BiLSTM-DRCNN)并应用于情感分类任务中。通过情感分类的实验分析表明,BiLSTM-DRCNN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比较好的性能,与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循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模型相比,综合评价指标提高2%以上;与BiLSTM-CNN、Fusion Model 模型相比,综合评价指标提高了近1%,且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