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过分地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同时,它也不利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为了改变我们教学行为落后于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效益偏低的教学状况,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方面,它们相互信赖才能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统一整体,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对立,两两构成矛盾,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动力。“和谐”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美的境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合理组合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并使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任务是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内容所做的系统性规定与要求。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任务错位”现象,是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科学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重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要素系统。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要素包括境、情、知、思、读、写、听、说、悟。这九种任务要素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境、情、知、思”是基础层任务要素,“读、写、听、说”是操作层任务要素,“悟”是发展层任务要素。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是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新困惑也时常干扰着基层的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困惑“干扰”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由此表现出诸多相应的误区,而事实上,许多教师并没有引起有效的反思,反而一味地“热衷于”所谓的课堂改革,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优质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形成“互动”的课堂.让教师、学生“动”起来,语文课才能“活”起来。这就需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牵动课堂“互动”情结。如何能够实现这种愿望.达到互动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文肢解有余而整合不足。通常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就如古之庖丁解牛,只见牛之各个部件,而不见牛之整体一样。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整体上入手,去解读文本,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常常被定位为“教师足主导,学生是主体”。于是.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种表述甚至是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应该说是成立的。但语文教学毕竟是由“教”与“学”两个层面构成,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难道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处于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这里讲的预测,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可能达到的水平,可能出现的障碍)所做的估计性的分析.实践证明,这种分析虽然属于常规性的“吃透学生”的范畴,但它是使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基本保证.就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搞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程针对传统教学的过分预设所提倡的新理念,它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弊端的一种修正。对于“课堂生成”应然性的研究——从事者大多为理论工作者——往往让一线教师感觉耳目一新,但却无从下手,无法明白如何将“应然”转变为“实然”,也就是说,对于一线教师课堂生成的事例研究还关注不够。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借助自己的课堂观察和教学实际来探讨语文课堂生成性的存在状况,以期通过对语文课堂生成性的“实然”的剖析来促进其向“应然”的转变。案例呈现这是一节国标版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的阅读课文:第九课《…  相似文献   

11.
张二军 《教师》2011,(27):46-46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高年级语文课堂远没有低年级时的气氛活泼、参与度高。其实,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不仅与学生的生理和心智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语文课堂的“沉闷”现象,就必须从源头下手,源头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活水”,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这一角度,分析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困难”这一高耗低效的状况,提出教师有效引导的具体方法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杂烩似的讲”的模式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千夫所指的“反面教材”,使许多语文教师对“讲”讳莫如深。“烩讲”与“讳讲”都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学生的主体活动,不仅是动口动手,更有动脑动心,教师会讲,讲到学生的动心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一可喜的是 ,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完全灌输性的、“独白式”的语文课堂教学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又普遍呈现着一种典型的“问答仪式”。在这种仪式支配下 ,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 ,学生习惯性地举手 ,仓促地回答问题。学生被指名回答问题时 ,教师有时候还连续地补充追问。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 ,而后自己补充讲解 ,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种“问答式”教学 ,表面看去 ,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 ,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虽然徉装…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为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境况所困扰,这种境况集中反映在教师“教无法”、学生“学无趣”、“所教非所学,所学非所用”等现象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保证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即语文课堂要务实,务实主要体现在“据实际、讲实在、重实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陈桂香 《成才之路》2014,(36):58-58
“教学细节”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充满思辨与灵性,这种“场”的展现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它表达的是教师的一种教学风格,表现的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功力。因此,对它的掌控直接蕴含着教师的智慧,孕育着一种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教学细节,让它成就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了“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感到易教,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  相似文献   

18.
刘帮军 《考试周刊》2012,(69):40-40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成了教师的个人才艺展示的舞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倒成了看客。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就应该采用对话教学。因为对话教学是师生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是实践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呢?笔者就此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没有人再敢继续“满堂灌”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满堂问”,整个课堂都充满了“问答”: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教师指名,学生短促地回答,教师补充讲解,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这种典型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可以说充斥了当前的语文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这些琐碎的提问(包括谈话)已经侵占了整个课堂,阅读和思考被逼到了课堂的边缘。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语文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