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皋毅同志在嘈杂、浮躁的氛围中,不猎奇、不媚俗,精心研磨古人书论和碑帖,坚持厚学养、重底蕴、高精神,不袭蹈古人窠臼,更不把艺术僵化在技术层面,力求将传统文化与个人体悟相统一,形成了雄拙朴厚又明朗疏简的个人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2.
文学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大众的阅读兴趣左右了作家的选材和审美判断,出版商则以营利为目的,在包装和宣传上取媚于大众。文学的启蒙意识已被消解,再一次沦为娱乐和消遣的工具。作家写作的浮躁心态和出版商逐利心理不谋而合,媚俗就成为两者目前的写作和传播倾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望当代书法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情态,概括出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大众化、形式化、多元化特征,论述了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三个内涵:即精神的书法、审美的书法和浮躁的书法。从而肯定了当代书法将给未来书坛予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书法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冲动,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是一种书法理性的思考.只有当书法创作者具有创作意识、审美意识、创作热情、文化修养,以及在好的创作状态时,书法创作才会有好的开始.而书法创新是书法创作的进一步升华,只有当书法创作者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在书法创作中不流俗,不媚俗,不庸俗,能够积极汲取书法历史中的有益养分,才有可能进行书法创新.  相似文献   

5.
教师媚俗是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个危害很大的现象。本文在阐述教师媚俗的含义、表现及危害的基础上,重点探析教师媚俗的成因和对策,认为教师实现个人利益的强烈愿望是其媚俗的动力因素、教师实现自身利益的外部阻力增大和不良社会风气诱导是其媚俗的外因、教师的双面性态度品格是其媚俗的心理基础,提出采取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扭转不良社会风气、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为教师排忧解难等举措来遏制教师媚俗现象。  相似文献   

6.
吴琚,是我国南宋时期淡泊好古的官员,更是一位精于书画、尤擅书法的艺术家,孝宗皇帝常召之一起论诗作书。《焦山题名》帖,便是吴琚留给后人的一幅书法精品。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望当代书法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情态,概括出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大众化、形式化、多元化特征,论述了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三个内涵:即精神的书法、审美的书法和浮躁的书法。从而肯定了当代书法将给未来书坛予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躁动不安的社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表现出行为冲动、盲目、情绪和偏执的特点。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的不良风气、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学校的改革转型、不良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大学生产生浮躁的客观原因,而大学生的心理优势和缺陷是产生浮躁的内部原因。只有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引导、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加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取得更好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陈淳是明代重要的书画家,在融汇书法和绘画上都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书画出于吴门,而能青出于蓝,顺应自身天性,淡泊自知,将书法与绘画融通,以别具一格的书画面貌为时人所重。本文即是想从书法及绘画相关性的角度,来谈谈其绘画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浮躁心理是当前青少年的通病之一。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心理成熟滞后,一些高年级聋生的浮躁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给聋生成长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此外,聋生个体的浮躁还会波及班级其他学生,最终危及班风、学风,其负面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必须对高年级聋生的浮躁心理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疏导。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面临全新挑战.要彻底改变目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平庸、浮躁、媚俗以及错位的现状,重塑和提升主持人的角色艺术显得尤为重要,电视节目主持人要从受众认可、专业实践和文化积淀、新闻节目采编等方面提升角色艺术.  相似文献   

12.
聋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时常出现浮躁现象,不能脚踏实地。通过调查,分析聋生完成语文作业心理浮躁的原因。对聋生语文作业浮躁心理提出一些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苏拭书法理论十分深邃。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崇尚自然”、禅宗的“清淡虚静”以及屈骚的“发愤抒情”等思想对苏轼书法理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形成了苏轼“书如其人”、“淡泊简远”、“法无定法”与“发愤抒情”等书论。苏轼书法理论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媚俗已成为当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将媚俗倾向演绎得丝毫不爽.文化媚俗倾向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它是在世俗化语境中由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多个原因所造成的一个结果.媚俗倾向被精英主义者视为大众文化的"原罪".在价值论范畴中它是作为一个悖论而存在的,其负面性同其积极性一样显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应对媚俗倾向共担责任.大众社会疏于理性思考而耽于世俗欲望的群体心理好尚为大众文化的媚俗倾向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也证明着媚俗倾向是一种有赖人文精神注入而加以修正的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毕业设计与面临择业阶段重合时的浮躁心理状态尤为明显,盲目、不安、懈怠、求成是其具体表象,针对这一现象,从这一特定时期浮躁心理的具体表现,引起这一不利心理状态的内因、外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针对这一特定阶段大学生浮躁心理的出现提出了克服和减弱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浮躁。浮躁即轻浮急躁、心浮气躁、飘浮躁动。这种浮躁心理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充满了感情泡沫,以致娱乐化、"娱乐至死"成为时尚。喧嚣。如果说浮躁心态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变得  相似文献   

17.
"意境"在书法美学中是个重要概念。对书法"意境"在外延层面,诸如时代、地域、创作等意境的合与离进行思考与解读。当多种意境高度吻合,则能产生优秀书作,相反,某一意境的缺失或相对分离,书作便不能产生出神入化的效果。书法的理想状态,就是追求多种意境的契合,意境可遇不可求,刻意地追求某种意境,反而使作品走向媚俗与疏陋。  相似文献   

18.
伯安四说     
浮躁说浮躁 ,是人性的劣根 ,人生的大忌。治学而不恒 ,立志而不坚 ,为人而不实 ,处事而不稳。见财利则心动 ,遇美色则神摇 ,求虚名如蝇逐臭 ,慕浮华似蝶争喧 ,恍恍兮不知所之 ,昏昏然忘其所以。见异思迁 ,故事业不成 ;浅尝辄止 ,故技艺不精 ;急功近利 ,故目光不远 ;喜新厌旧 ,故心志不专。浮躁者的成功不过是昙花一现 ;浮躁者的失败终如秋风落叶。不由浮躁入淡泊 ,无以明志 ;不由浮躁入宁静 ,无以致远。不为物欲所累 ,不为时尚所惑 ,不为积习所蔽 ,不为浮名所役 ;不为一事一时之热闹而年华虚度 ,只为一生一世之事业而自甘寂寞。养吾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19.
张良玉 《考试周刊》2012,(43):159-160
大学生心理浮躁会对学校、社会及其本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要通过良好的自我规划、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克服自己的浮躁心理,高校要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丁一凡  朱莹 《考试周刊》2012,(29):86-86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存在着浮躁心理和英语学习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本文分析学生浮躁心理的特点、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