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东裴氏家族,“自魏、晋以来世为名族”,“惟裴之卿世服大僚”(康熙五年修《裴氏世谱》,翟风翥《序》引韩愈、柳杂元语)。裴氏家族自东汉以来,历魏、晋、十六国、南北朝,以至隋、唐,是最盛之时,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在唐代就有: 宰相十七人:西眷有寂、矩;洗马有谈、炎;南来吴有耀卿、行本、坦;中眷有光庭、遵庆、枢、贽;东眷有居道、休、澈、咱、晃、度。”  相似文献   

2.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收录了唐代三百多位宰相家族的世系,其对唐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编撰和流传等因素,存在的错误和缺漏比比皆是。笔者利用近年来新出±的墓志等资料,对其中的博陵崔氏世系做粗略的校对订补。  相似文献   

3.
魏晋隋唐时期的河东裴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之一。西晋时,它与琅王牙王氏齐名;唐代,它出现了十七名宰相,对当时的历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大量唐代河东裴氏墓志的出土,为解决其族源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河东裴氏“与秦同祖”,其直接祖先是春秋时期秦桓公之子钅咸  相似文献   

4.
王远洋 《历史学习》2009,(12):26-27
最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遇到这样一道试题:我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收录了唐代三百多位宰相家族的世系,其对唐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编撰和流传等因素,存在的错误和缺漏比比皆是。笔者利用近年来新出±的墓志等资料,对其中的博陵崔氏世系做粗略的校对订补。  相似文献   

6.
近期发现立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山西夏县柳村《柳宰相墓记》一碑,由当年廪膳生员张吉士撰写。碑文作者立足史籍,追源溯流,对唐代河东望族柳氏起源、赓续及宦海沉浮进行一番梳理后,得出当地民间缙绅和乡民传说遗存的柳宗元墓,应为武则天朝屡遭贬谪而后被诛的宰相柳奭之墓,从而为我国当代柳宗元及柳氏家族研究提供了一份可资借鉴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韦杜两姓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唐代已各自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集团。两大家族的优秀人物活跃于国家的政治舞台,且许多人担任国家宰相一职。通过对韦杜家族29位宰相人物的分析对比,总结其特点之异同,为我们深化对唐代韦杜家族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举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题材的戏剧、小说中经常出现读书人中状元当驸马的情节,其实这都是虚构的。我国科举史上真正的状元驸马倒是有一个——唐代的郑颢,却很少人知道,当然也就不曾被写进戏剧、小说。综合《登科记考》卷二二、《唐语林》卷七、《东观奏记》卷上、《旧唐书》《宣宗纪》及《郑颢传》、《新唐书》《宣宗纪》及《宰相世系表》、《旧五代史·郑韬光传》等有关记载,可得郑颢家世生平大概。 郑颢(820?——860或861年) 字养正,乃开封郑氏南祖之后。其家族自隋至唐300余年世代簪缨,当宰相者前后相继。入唐后仅当驸马者前后亦有七八人。祖…  相似文献   

9.
丁式贤先生在《新台州》杂志2012年第9期著文《南宋天台九宰相》,文中称,“当时成丁人口仅5万余的天台县,就有宰执9位,其中左、右宰相及相当职务4位,副相5位”。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除贾似道之外,其他8位,有些不是天台人,有些虽是天台人,但不是宰相及相当职务,也不是副相。  相似文献   

10.
近期发现立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山西夏县柳村<柳宰相墓记>碑一通,由当年廪膳生员张吉士撰写.碑文作者立足史籍,追源溯流,对唐代河东望族柳氏起源、赓续及宦海沉浮进行一番梳理后,得出当地民间缙绅和乡民传说遗存的柳宗元墓,应为武则天朝屡遭贬谪而后被诛的宰相柳奭之墓,从而为我国柳宗元及柳氏家族研究提供了一份可资借鉴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11.
宰相论     
任命宰相统管一切日常政务,是中国封建君主的一大发明。中国的宰相为数众多,可分如下几类:开国宰相;太平宰相;出将入相的宰相;权相;贤相;奸相;贪相;无所作为相;傀儡相等等。举凡良相,都善于抓大事。劣相们也有一些共同特点。中国君主制下的宰相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总结。  相似文献   

12.
"加号入相"现象由隋朝发端,在唐朝发展并最终走向定制,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作用乃至用字、音韵等诸多方面详加考证,有助于深入探讨和研究唐代皇权和相权之间、相权表现形式变化前后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国家宰辅制度中出现"加号"现象对后世中央政治制度与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义隆即位后,并没有急于解决阻碍皇权集中的几位顾命大臣;而是先稳定既有的权力分配格局,但同时却加快了巩固皇权的步伐,他任用心腹,迫使徐羡之,傅亮归政;又采取分化瓦解之策略,将不是“首恶”的王弘、檀道济争取过来。除处置得当外,顾命大臣之间不相谐穆,其妄行废弑又不得人心以及士族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刘义隆可资利用的有利因素,此后,刘义隆多设宰臣,分割相权,对他们猜忌重重,以力避颠覆皇权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贝聿铭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了以光为主要媒介的设计要素在贝氏一系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诠释了贝氏关于光环境的设计理念及其新的空间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侯震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40-141
汉族宰执在金末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金末统治者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对汉族宰执的任用采取了笼络和限制的双重政策,拟对金末统治者对汉族宰执的任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史记载着籍贯可考的宰相共1037位,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宰相的分布大不相同。宋代以前主要集中在沿渭河、黄河到鲁南一线,而宋代以后则转移到南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浙一带。影响宰相籍贯分布的主要因素:(1)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人物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全国性的交通干线延伸带常常聚集较多的宰相。(3)区域文化发达程度对宰相籍贯分布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4)经济富庶程度是人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近出土的地下材料为研究秦丞相职官提供了新线索。通过对新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秦有相邦和左、右丞相之分,后两者又以右为尊。在对秦相邦、丞相设置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可以断定《史记·秦始皇本纪》"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一句的句读应为"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相似文献   

18.
南宋孝宗皇帝锐意北伐收复中原,主战派宰相、大臣亦能尽心竭力,但为何北伐终不能成功呢?除了宋金双方的均势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孝宗受制于主和的太上皇,朝野主守派势力壮大等原因之外,还在于孝宗朝缺乏像南宋初年岳飞那样的"恢复之臣"。而孝宗朝主战派宰相由于自身性格、才能等方面的缺陷亦是导致他们不能真正成为"恢复之臣",无法担当北伐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