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什么事情啊?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什么时候?孩子:刚才。竺爷爷:是第一朵吗?孩子:是。这是从苏教版教材第八册《第一朵杏花》中摘录的一段对话。看似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对人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对话中感悟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设计(苏教版第七册《第一朵杏花》1~5自然段教学实录)师: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竺可桢爷爷的语句。再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竺可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生自读、勾画、感悟。)生:我画的语句在第一自然段,“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从这句话中,我读出竺爷爷非常喜欢杏花。他从外面刚回来,还没进家,看到杏花开了就被杏花吸引了,可见他是多么喜欢杏花。师:说的不错!其他同学有没有也画了这一句,你的体会和她一样吗?生:我从这句…  相似文献   

3.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有许多亮点值得读者反复揣摩。亮点之一:景物描写别具深意。课文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一个"泛"字表明了杏花尚未盛开,此时的颜色并不是很浓烈,但也正因如此,竺爷爷走近杏树数了数。在  相似文献   

4.
在我7岁的时候,我的切罗基族爷爷带我去一个钓鱼点钓鱼。爷爷让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一朵水花。”我回答说。“你还看到什么别的了?”爷爷问。  相似文献   

5.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6.
意外的精彩     
“省略号”“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醒了树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是我与学生们在学习第七册的课文《第一朵杏花》,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为了准确计算节气转换的时间,认真观察第一朵杏花绽放的过程,赞扬了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并希望学生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规律的道理。上述这小节,是全文的过渡段,是由竺可桢第一年观察第一朵杏花未果后,自然引入第二年观察的过渡。教学时,我按照既定教学计划的预设,指导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们通过读…  相似文献   

7.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有许多亮点值得凑者反复揣摩。 亮点之一:景物描写别具深意。 课文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色彩     
方铭 《广东教育》2005,(11):11-11
夏日的梧桐树下,一个稚嫩的童声打破了闲静:“爷爷,爷爷,你说,生命是什么东西呀?它是什么颜色的?”看着孩子那双渴求的眼睛,爷爷想了想,用慈爱的口吻回答说:“生命是紫色的,里面有各式各样新奇的事,等你长大后就明白了。”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中却盼望着自己早点长大。  相似文献   

9.
期末考试我获得了年级第一,我拿起话筒,按下按键,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已经过世了的爷爷。“爷爷!爷爷!期末考试我得了年级第一!”我兴奋地大喊。许久,电话那头才回答道:“我才31岁,你怎么叫我爷爷呀?”话语中满是疑惑。  相似文献   

10.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84-85
儿子回来告诉我:“乐乐哥哥到广西旅游了!”“是吗?”我很惊讶,“他什么时候走的?”“今天早上,我也是听爷爷说的。”儿子明显有些不快。“你们昨天不是在一起吗?他没告诉你?”儿子摇摇头:“没告诉我!”我笑着打圆场:“那估计是怕你赶路吧?”“爷爷也这么说!我有那么黏人吗?”那是夜晚,我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他脸上的落寞和内心的伤感。  相似文献   

11.
杏花禅语     
童年的我几乎成长在花的世界里。 百花丛中,我最爱桃花,也许是桃花的大红大艳最能满足我那双见什么都新奇的眼睛。和我相左的是爷爷,他最爱杏花。家中茶几上的花瓶中时而是我插上的桃花,时而是爷爷插入的杏花。我想知道爷爷为何最爱杏花,忍不住问起爷爷,可爷爷只说我小,还不懂。后来我上学了,再追问爷爷,爷爷说:“桃花太艳,太眩眼,也太烟气。不如杏花耐看,让人亲近。”爷爷还说:“杏花开过之后,红妆便匆匆卸去,本色应然而现,像庄稼人家刚过门的媳妇。”平素里不善言辞的爷爷竞能一古脑儿说出些我听不懂的道理,面对我的疑容,爷爷说这些道理都是杏花悄悄告诉他的。  相似文献   

12.
春天是一张美丽的照片!谁是主人公,哦,原来是大树爷爷。春姑娘问大树爷爷:“大树爷爷,要我拍下您什么呢?”大树爷爷用手指了指树枝上刚抽出来的嫩芽说:“请帮我把这些刚出生的小宝宝们的笑脸拍下来吧!”春姑娘举起相机拍了下来,照片中的宝宝们笑得多么甜啊!  相似文献   

13.
难点:“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突破:在学生自读第一段后指出:“陈爷爷喜欢读书程度深吗?从哪个词看出?”然后联想提问:“谁能想像一下陈毅爷爷是怎样喜欢读书的呢?举个例子。”学生发言后,进行揭示理解:“陈爷爷这么喜欢读书,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2,(11):154-154
玩累了,天黑了,袜子脱了睡觉吧。当巴尼的爷爷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小熊却总是在说:“等一等!”嗡至廿底要做完什么才能睡觉呢?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小熊巴尼和爷爷一起往家里走去。“回家后我们做些什么呢?”巴尼问爷爷。“回家后?”爷爷拍拍巴尼的头,说,“回家后我们就该睡觉了,巴尼!”“啪”的一下,爷爷帮巴尼脱去了脚上的靴子。“好了,我们准备上床睡觉吧。”他笑眯眯地说。  相似文献   

16.
请看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我最大的烦恼就是考试考不好,每次都考不了一百分。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妈妈还说我不努力。还有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小女孩天真地问她爷爷:“爷爷,我什么时候能退休啊?退休后就不用写作业了,多好啊!”可见,孩子的学习负担有多重了!  相似文献   

17.
[帽子]安徒生很俭朴,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行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同一句式,部分词语易位后,意思不同了,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教授也答不上]孩子问当美学教授的爷爷:“爷爷,为什么您说一切假的都是丑的?”“那当然!难道你能举出相反的例子吗?”“能!”孙子爬到爷爷的膝头上,得意地说,“您瞧您自己——装上假牙后,变得又年轻又精神。要是拿掉假牙,您的嘴巴又空又瘪,那才丑呢!这不是相反的例子吗?”(…  相似文献   

18.
上个周日,小孙女回家,一进门就高声喊着:“爷爷,爷爷,您看这是什么?”我从小家伙手里接过一张纸,原来是2009年度《长者家园》的订单。小家伙连蹦带跳地说:“爷爷,这是我用自己的奖金给您订的,您喜欢吗?”我连声说:“喜欢,喜欢!”真的,我打心眼里喜欢。  相似文献   

19.
叶子的自述     
6月25日 星期日 “叽叽叽……”“树爷爷那是什么声音?”“是小鸟的叫声呀!”“嘀嘀嗒嗒嘀嗒……”“树爷爷那是什么声音啊?”“是春雨姑娘在叫你呢。”我再也忍不住了,拼命往出钻,“啊多美的世界呀!”  相似文献   

20.
当冬天下雪时,总有孩子会问妈妈:“雪下面是什么呢?”有的妈妈会很认真地说:“雪下面当然是泥土呀!”有的妈妈会很愉快地说:“雪下面自然是小苗啰!”有的妈妈竞神秘地告诉孩子:“嘘,悄悄地,悄悄地,雪下面是春天呢!”面对这三个答案,孩子们的表现各有不同:第一个孩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第二个孩子嘴角浮现出笑意;第三个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