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焦虑来自于教师、学生,也来自于非语言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话语冲突和失误的语言挫折、学生自我效能感匮乏的语言无助、伴随心理安全丧失的语言终止。语言焦虑产生于语言信息的动态流之中,策略失当与情绪激发是目标性成因,非语言行为的诱发是情境性成因,学生求助心理的转化是心理性成因。减少语言焦虑需要提升教师的语言策略水平与应对语言挫折的能力;降低师生语言输出压力,以多模态话语环境构建来促进课堂合作性学习的语言共建;增进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仁德情感,维护学生的心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语言暴力在教师和学生中屡见不鲜,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校园语言暴力看起来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校园语言暴力源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要医治校园语言暴力应让师生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语言暴力;让受害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教育学生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能一味忍让;完善心理辅导机构,上好心理辅导课,聘请心理教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3.
史国荣 《教育》2013,(24):57-5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一些消极的语言和行为,这些言行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学生心理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深入一线,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和主题研讨活动,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消极语言的负面影响,从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言行,师生的心理均得到了成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更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06,(3):11-11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72%被调查的初中生表示,老师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对教师语言暴力,有人归结为老师的素质问题。不少社会有心人士就此指责“师德滑坡”,呼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然而,完全不关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0):34-35
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语言不仅仅是教学的工具,更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只有以人为本,艺术地使用语言,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师语言的有效性作为促进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在课堂上巧用鼓励性言语,拉近师生之间、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愉悦和美的熏陶。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进而最终实现有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堂语言“冷暴力”给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来看,其危害主要有:降低教师自身威信,削弱教育影响力;挫伤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自我效能赢;容易引起师生冲突,导致课堂“突发事件”。消除对策主要有:转变教师观念,树立“人本”思想和多元评价,激发教师成就感,建立教师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使用“语言暴力”是目前校园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暴力是教育教学中经常存在而容易被忽视的行为,其存在导致了负性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对师生均造成了伤害和影响;语言暴力的形成有历史文化、社会和家庭、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探求语言暴力改善和消除的方法,引导教育者重视自身行为,规范语言使用;引导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改善话语关系,以实现语言育人、文明育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除了传统的语言交流以外,还有非语言交流。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性格活泼好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加非语言交流,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活动表情、衣着得体、眼神交流等方面,详细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交流的意义及其在课堂上的运用方法。如果教师能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相信就能塑造庄重靓丽的教师风采,加强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打造活色生香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贾聪 《成才之路》2014,(32):52-53
教师的语言是传递教育信息、表达教育思想、实现师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从其功能上可分为两类:陈述性语言和应答性语言。教学语言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教师信息的传递和幼儿对信息的汲取。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的无效教学语言现象,通过对自身及他人课堂教学的审视,找出存在问题,并认真剖析,有利于消除无效的语言现象。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更重要的是给予幼儿更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更有价值的教育引领。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体罚这种显性的教育暴力而言,教师的语言伤害对学生的危害具有迟滞性和隐蔽性。因此,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语言伤害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危害,学校和社会也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挖掘语言伤害存在的原因,努力遏制语言伤害的出现对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道德的亚健康状态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慢性伤害,这种伤害往往会影响,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理,为其成长投下心灵的阴影,直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必须从眼神、语言及肢体语言等小处入手,修正自身言行,以正师德,让教师职业道德走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语言暴力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不合理现象,长期以来未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以致教师语言暴力的伤害性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从儿童心理视角出发,对小学生遭遇教师语言暴力情景后,心理所受伤害性进行分析,认为教师的权威角色、家长的无视、小学生心理无助时教师语言暴力具有严重伤害性的重要原因。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师自身、法律制度、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考虑,全面保障学生不受语言暴力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利用相对于学生的优势地位和制度授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使用有声及无声语言使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因其发生的隐蔽性、产生危害的迟效性和影响的持久性,对中小学生与教师自身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减少教师语言暴力对策:社会应积极引导舆论,努力营造包容氛围;政府加快改革教育体制,完善评价机制;教师正确处理角色转交,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校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中居于主体阵营的青年师生,其中部分人因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原因,产生种种心理挫折,隐性伤害着他们的身心,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状,作者切实而精要地论述应对这些心理挫折所应采取的微观、宏观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新春 《教书育人》2012,(35):56-57
校长批评的语言是唤起教师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恰当使用批评语言,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他人心灵的刑具,不是校长施展威风,使教师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教师的尊严感,激发教师上进心,促使教师道德行为上的自勉。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达的称谓复杂多样,基本形式有对学生的称谓和自我称谓两种。教师使用不同的称谓,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可警醒学生注意学习,可激活师生对话,也有可能造成师生间的隔离感,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好称谓,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确立其学习者角色,还可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使用称谓,应注意灵活应用,摈弃随机叫号,不使用贬低性称谓。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秀艳 《成才之路》2011,(18):80-81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基本功,除了做到清晰、流畅、生动形象,语调抑扬顿挫、缓急适当、富有节奏感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