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暗夜行路》是日本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以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作为阅读和批评的视角,从小说文本入手,阐释主人公时任谦作在无意识深处所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结,试图对小说的文学文本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弗洛伊德式的俄狄浦斯情结,然而又有别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本文就《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分析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自恋的理论,对《呼啸山庄》中两位重要人物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以期对小说有更进一步的挖掘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的出现标志着英国现代主义小说进入了高峰时期,他的作品深受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伊赖克辍情结理论对张爱玲的小说《心经》进行了解读式的分析,探讨了受困于伊赖克辍情结中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揭示了不可抗拒的宿命论和伦理道德对主人公情感的必要约束。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他一生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生前不为美国文学界承认,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死后却在欧洲获得殊荣。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领域都颇有建树,更是开创了恐怖小说题材的先河。他的恐怖小说情节离奇、结局荒诞。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心里,揭示其小说背后隐藏的弑父情结。  相似文献   

7.
纵观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其创作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是事实。但是笔者对茨威格小说“除了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外,看不出别的特征”这种观点,却是万万不能苟同的。我们认真阅读和分析茨威格的小说文本,发现并不仅仅是再现和图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有其特殊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嫉妒的厄斯特雷马都拉人》是塞万提斯颇受争议的短篇小说,本文从1600年和1613年的两个版本的争议、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两个方面浅谈该小说的写作手法和意图。  相似文献   

9.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博伊德的<我的穿紧身牛仔裤的姑娘>是一篇十分优秀的现代主义杰作,小说作者采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描述了一个体弱、脑弱的现代人的生活故事,让读者从主人公虚幻的世界见其内心的真实,而这又恰恰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和梦的解析理论所要阐释的.  相似文献   

10.
试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台湾新世代作家朱天心的《采薇歌》与张爱玲作品的传承。从弗洛伊德的恋父恋母情结和“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结构说来诠释小说主人公与已婚男人的畸恋和堕落历程,并从中寻找朱天心作品与张爱玲作品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能够清楚地看见母亲与儿子之间一种畸形的爱,即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本问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悲剧产生原因的分析,不仅可以看见人物性格是导致悲剧的产生的原因,更是由于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决定着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石,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茨威格研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其创作深受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家茨威格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影响在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思想不仅影响了医学、心理学,还直接动摇了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主义的根基,开创了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石的文艺分析方法.其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戏剧和影视创作.本文以早期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入手,通过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前后演变的分析,论述了精神分析学派对美学的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14.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詹姆斯的心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三大理论来源。在具体分析这些理论与意识流小说的联系时,人们一般多侧重强调弗洛伊德和詹姆斯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只是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不仅影响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还从哲学意义上为作家把握和表现主观生命提供了基本方式,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的普遍叙述模式。因此,它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是全面的、关键性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长日入夜行》为例,旨在探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俄狄浦斯情结、埃勒克特拉情结和死亡本能在剧中人物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孙小光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49-51,55
在前俄狄浦斯阶段,母亲是儿童免受焦虑困扰的第一位保护者;在俄狄浦斯阶段,女性从小就被告知,女性身体是一切苦难的渊薮,与母亲决裂后的女性性征成为弗洛伊德阐释的中心。女权主义批评者在反对弗洛伊德的同时,却试图用其理论来证明一个强大的母系文学传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邱琴  黄岚 《海外英语》2012,(20):201-203
D.H.劳伦斯的作品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批评界热议的话题。在理解劳伦斯和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以《儿子与情人》为例指出了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并对此进行探因,得出结论,认为《儿子与情人》等劳伦斯的作品并非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直接借鉴,而是由生长环境和间接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文学领域内的诸多问题做出了独到的解释。中国五四运动之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作家张爱玲也受其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人物始终透着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子。本文将通过对张爱玲笔下人物的介绍,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风靡全国时,他并不趋时,而是借鉴弗洛伊德主义的无意识理论及人格结构学说,进行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注重对人物深层心理剖析。他在表现技巧方面也主要是借鉴了弗洛伊德理论关于梦幻、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小说常用手法。施蛰存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作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借鉴、运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尤金·奥尼尔的戏剧《悲悼》中,男主人公奥林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但是这种爱超过了母子间的爱,而是向男女间的爱发展。很明显,奥林是一个有俄狄浦斯情结的人。本文章将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奥林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