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文玉 《现代语文》2006,(5):127-127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是法定的经典."经"在周代的铜器铭文中即已出现,为"经营"之义.关于儒家经典被称为"经"的原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经,织也."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织之纵丝谓制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这里认为经为事物之根本.东汉班固在<白虎通艺>中说:"经,常也."认为经为常,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儒家典籍之所以称为"经",是因为认为它们是永恒的真理,它们所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也是不变的,是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古语有云:"之乎者也亦焉哉,安排好了当秀才."可见,如何运用虚词是一门艺术.现代汉语的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它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并不"虚",往往蕴含着作者很实在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虚词不虚".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4.
刘蕾 《现代语文》2007,(7):110-111
一、古代典籍中关于"支"和"枝" "支"小篆的写法是手上拿着竹枝,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可见"支"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去掉竹枝,竹去枝后便是竹竿,可用来作支撑物,是个动词."枝"则是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枝"指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条,是在"支"的基础上加意符"木"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学"即"效",也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求得知识技能."学得"即以获得某种经验为目的的活动."习"指鸟频频起飞,即反复学飞,也就是温习、练习,通过与某事物的经常接触而熟悉该事物.由此可见,"习得"时,个体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学完乘方后,在一次练习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就乘方的几个易错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老师:请大家说说乘方与幂这两个十分亲密的概念有何不同?"乘方就是幂,幂就是乘方,两者仅是说法不同而已."小明一马当先地回答."不!"李华马上反驳:"乘方是一种运算,而幂是乘方的结果,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近代汉语中同"连"字有关的五种格式."连×是×"有多人分析过,而后面几种格式,很少有人提及."连×似×"中的"似"和"是"音同,"连×递×"和"递×连×"也是一样的意思,只是"递"和"连"的位置调换了一下."连×连×"和"连×是×"也是同样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9.
有问必有答,人们的语言交流就是这样进行的."问"有艺术,"答"也有技巧.问得不当,不利于谈判;答得不好,同样也会使己方陷入被动.通常,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回答又会产生不同的谈判效果.谈判中的"提问"和"回答",是一个提出、证明、解释、反驳或推销己方观点的过程,是交易双方达到沟通、协作、妥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莫"字词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发给真理".正如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的:"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能与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 本文不讨论"的""地"区分作用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在书面语中"的""地"是应该区分的.我们知道,在"的""地"要不要区分、如何区分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认为不分也不会引起混乱,因而主张不分的;有主张"不作硬性规定,愿意分写的尽管分写,只要分得对就行"的;也有主张只要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内统一就可以的.但一些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关心语言文字规范的先生们还是旗帜鲜明地主张区分的.苏培成先生在<语文教学和汉语规范化>,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材要符合规范.现行教材在这方面有不足,应该改进……要区分结构助词‘的'‘地',不要把‘的'合并为‘地'."于满先生也认为"的、得、地"的区分是绝对不能马虎的基础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全国范围内不同层级的"课改"实验区正在滚雪球般扩大.在"课改"大潮中打造的新教材,正以崭新形象进入"实验校"的课堂."留白",是新教材创编的一大亮点,寄托和隐含有重要的价值.本文试以品德与生活新教材("苏教版"--鲁洁教授主编)为例,谈谈新教材"留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初,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路易·艾黎在我国探索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创造分析"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蜚声国内外;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分析"与"三个面向"虽然提出的背景和称谓等不同,但它们二者之间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眼"就是文章中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诗歌中,"文眼"就是"诗眼"."诗眼"是诗歌的主旨所在,是诗中最精采的词句.正如清朝的刘熙载在《艺概》里所说的."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相似文献   

16.
大理"风花雪月"四景的地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也丰富多彩,厚重而悠长,是"金花的故乡".被誉为"东方的瑞士".大理的景观素以"风花雪月"四景见长."风"即指下关地区的长年主导风;"花"指的是上关古老的朝珠花;"雪"指的是苍山上的终年积雪(又一说是季节性积雪);"月"指的是浩月当空,映入洱海之月.关于这四景都有古老美丽的传说,而事实上大理四景的解释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争议,站在地理学的角度,笔者认为可以有相应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文中有一句"落英缤纷",其中"落英"人教版教材注释为"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有些名家的选本也与此持相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这样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何为"情趣"?先看事例.有学生写了一篇<有一种爱叫责任>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国北方的黑龙江、西部的青藏高原、南面的海岛、东边的港湾、中部的城市间,到处都有我们武警战士的身影,他们是新时代最最可爱的人,他们用爱诠释着什么叫责任,用责任演绎着什么叫特别的爱."在班上经由同学们讨论认为有两点不足:①武警战士怎么就是可爱的人呢?  相似文献   

19.
古时有"八端"之说,"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人以为"八端"是做人的根本."孝"是"八端"中之尤其重要者,"百善孝为先","不孝"在古代就是犯了最重的律条. 陶星的事迹,就是一个字:"孝".读陶星的"孝",让人明白了"反哺"的含义,让人明白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谛.我为陶星感动的同时,也有一种担忧--为很多"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为很多不懂得知恩、感恩、报恩的当代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论"因材施教"原则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亦称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原则.它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组织教学的原则.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分别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叫做"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指在教学中,对具体对象做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这一原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不仅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普教教育中应广泛贯彻,而且在高校成人教育中更应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