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学到能量流动这一章节时,“对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各营养级间流动的能量”、“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以及粪便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应归为哪一个营养级生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总会感到迷惑。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能量代谢等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本章后面内容的学习。本节课安排2课时,这里只设计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食物链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知识点,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最多”、“最少”等关键信息。关于“最值”方面的计算,具有一定的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4.
与学科课堂提问不同,心理活动课的“分享”主要指在较为安全、开放的团体氛围中,师生就前面的活动或整堂课的体验进行互动,表达感受,增进心灵沟通.可以说,“分享”是一堂心理活动课的灵魂.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或流于形式,师生的收获可能仅停留在“玩游戏”层面,而游戏引发的体验则无法转换成心理成长的养分.那么,如何促进分享环节的心理能量流动呢?  相似文献   

5.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并不算长,只有短短四年多。细细琢磨,发现自己还没有形成所谓的“执教艺术”,有的只是毕业四年来的一些点滴的工作感悟。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媒体的变革,微电影、微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方兴未艾,我们似乎进入了“微时代”.这些“微”变化对新时期高校教育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引发了深刘的启示.在“微时代”,有效利用“微教学”,传递“微能量”,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境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主要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微能量”教学引发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是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在题目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认为传递的最低效率10%,最高效率20%。具体计算时,可根据下图来解题:  相似文献   

8.
安强 《中学理科》2006,(2):47-4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是“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同学常常因概念理解不清或关键词把握不准导致计算错误,在此,结合例题对相关概念和关键词进行诠释,以便于同学们掌握。  相似文献   

9.
于彤 《天津教育》2002,(1):47-4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既要使教师的“教”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又要使学生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面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去想,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设计问题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从旧知引出新知。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高二下学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生态系统定义、成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揭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内在客观规律,来理解如何根据客观规律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达到满足人类的需求的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尝试利用数学建模和转换图表等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遵循科学发展观来解决人类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另外,通过教学过程可融人生命教育的内容,比如,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能量延长生命等。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内容.作为高考的核心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常会结合图形进行考查,特别是涉及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能量流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模型构建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一、“箭头法”构建能量流动分配模型对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而言,能量流经该营养级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邹艳 《安徽教育》2012,(2):54-54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流动的过程和能量流动的特点两部分内容,教学重点之一是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学中可密切结合第1节中的食物链,以此作为主线对食物链上的某一生物食物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系统的分析法,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分析出能量流动的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体现。学科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融入德育,当然不同学科的德育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各有其学科优势。生命科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条件,  相似文献   

14.
能量流动是教与学的难点,学生对此知识的来龙去脉通常是难以透彻理解,在生物教学网站上也看到很多生物教师谈论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困惑,本文结合笔者的思考,对此知识点中教学难点的突破、核心知识的理解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投影)问题探讨:《孤岛生存》———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结构、过程和功能三个维度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进行系统教学研究,并据此设计与实施教学,使得学习起点设置、内容及活动序列与认知过程更加合理,知识的认知价值得以运用与体现,教学时空得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在同一时空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涉及人生理、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学节奏是一堂课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本文从课堂教学节奏的可比要素角度来探讨英语课堂节奏动态生成的形成策略,以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素质、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更要具备丰富的教学阅历和综合素质。“双师型”教师交流,一方面解决了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全面发展、丰富教学阅历提供了机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双师型”教师流动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师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67-68
<正>在高中生物必修3"群体的稳态与调节"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历来是学生易产生困惑之处,故而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分类剖析。1能量的来源与去路的分析1.1能量的来源分析第一营养级(生产者):来源于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第一营养级外的其他营养级:以上一营养级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流人(图1)。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技能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中,关于“食物中含有能量”部分的教学,笔者在选择实验处理角度和优化实验处理方案上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买践:①有关“食物中含有能量”部分的教学,是作为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一个作用附带出现,还是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