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晶莹的冰、缥缈的雾、凝重的霜、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多姿多彩.让我们通过探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一起走进物态变化的世界,探究物态变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例1 阅读下列文字,分析文中有关的物理过程,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相似文献   

3.
我们周围空间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物态变化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现象。一、自然界的物态变化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草、瓦、石块、树叶等)液化,使水珠附着在冷的物体上形成的。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尘埃上漂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雨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降水。露、雾、雨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结成的小水珠。这实际上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0℃以下时,放出大…  相似文献   

4.
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这种物质也不例外,水在地球上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因它的形成方式、形态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景象和称谓: 露夏天和初秋,气温较高,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快,空气中水蒸气多。在黎明前(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花草、树叶,便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表面形成露。这是液化现象。 雾和云当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如果这些小珠是在高空中形成并聚积在一起,就形成朵朵白云。即,雾和云都是液化现象。 雨云朵随风飘荡,互相结合,水珠逐渐  相似文献   

5.
物态变化中包含了“雨”、“露”、“霜”、“雪”等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现象。水的三态变化也是学生从小就熟知的。火箭中用的液态氢燃料 ,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都是物态变化有关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 ,并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索自然规律 ,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一、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从“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来认识其中的物态变化。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6.
在诗词、俗语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你能说出下面诗词、俗语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吗?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热。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  相似文献   

7.
下雪不冷熔雪冷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滴凝固而形成的,这两个过程都要放出热量.熔雪时,雪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因此,下雪不冷熔雪冷.水缸“穿裙子”,不久雨将至在装着水的水缸下部周围,有时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人们叫水缸“穿裙子.”出现这一现象,有可能夫要下雨.水缸里的水由于蒸发而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缸表面液化成一层小水珠.在空气干燥时,液化成的少量水很快就蒸发掉,缸面上看不到水珠.在空气潮湿时,液化成的水蒸发很慢,在缸面上就会出现小水珠.空气潮…  相似文献   

8.
在“物态变化”教学中“露、雾、霜、雨、雪、雹”的形成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自然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很显然无论是教学者笔者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下面就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常见的例子来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谢欢 《中学理科》2006,(9):13-16,47
解析:这是考查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冬天气温低,人们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呼出后遇冷而液化为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看上去像是呼出一股“白气”;夏天,气温较高,冰棒剥开包装纸后向空气吸热,使它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类似的比如眼镜起“雾”,打开冰箱门冒“白气”,水烧开后向外喷“白气”,也属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液化现象,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小水珠浮于空中形成“白气”.这种现象有时可被人们利用.眼镜片粘附了尘土,看起来变得模模糊糊.这时,可对着眼镜片呵气,就会在眼镜片上凝结一层小水珠,然后擦拭.不过,这种现象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牙科医生检查病情时,为看清牙的里侧的情况,通常要用一面小平面镜,再放入口中,通过平面镜反射进行观察.这时,小蒸气就会液化成大量小水珠,粘附在平面镜上,使医生无法看清牙的情况.拍电影,冬天在户外拍夏天的戏,无论…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早春的雨 B.初夏的雾 C.深秋的露 D.隆冬的霜 2.夏天的清晨,河面上常会出现一些雾气,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水蒸气升华 B.水蒸气液化 C.水蒸气凝固 D.水蒸气凝华 3.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液化”一节中提到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并做了粗浅说明。由于课本主要介绍的是气体在液化温度时的液化规律,所以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液化必须在达到液化温度时才能进行。这样,显然难以解释雾和露形成的原因。学生会很自然地提出疑问:既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温度为100℃且能放出热量,那么为什么水蒸气在低于100℃时会液化成露和雾呢?为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克服学生上述的思维障碍,我们在教学《液化》一节时进行了如下点拨:首先向学生指出:与汽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露、雾、云、雨、霜、雹和雪都是小水滴的“杰作”,它的“行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奔腾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飘荡的白云等等都是水的“化身”、小水滴在不同的状态下,将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1 例题选析例 1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 (固态CO2 )可以产生雾 ,形成舞台上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A .CO2 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C .干冰迅速升华形成的气体。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 干冰是温度极低而易升华的固体 ,当在舞台上喷洒干冰时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 ,小水珠继续放热便凝固成小冰晶。故本题正确答案 :B。例 2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 ,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示数是 - 4℃ ,将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 ,示数是 …  相似文献   

15.
云、雾、霜和露等都是水汽凝结的产物。如果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发生在空中 ,就形成云、雾 ;发生在地表面或地表面的物体上 ,就形成露、霜、雾凇和雨凇等。前一类凝结现象 ,产生空中凝结物 ,后一类凝结现象 ,产生地表面凝结物。所谓水汽凝结是指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汽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则称为凝华。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凝结核或凝华核 ;二是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大气中饱和水汽与气温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参见教材“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所以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有两条途径 :(1)在一定…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教材中“雾凇”的形成产生了质疑,得出与教材中“雾凇是凝华现象”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雾凇”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是凝固现象。而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相似文献   

17.
“露”、“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在物相变化中都属凝结(液化)现象.在气象学中,“露”、“雾”都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的现象.它们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要达到这个条件,必须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水汽压增大,或者降低气温,使饱和水气压减小.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凝结现象都是因为气温降低,饱和水气压减小而产生的.常见的使大气中水汽冷却降温的过程有辐射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和绝热冷却等几种形式.其中又以绝热冷却为最重要  相似文献   

18.
沈菁 《现代教学》2014,(5):63-63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雨是经过三个阶段而形成的。雨的“原料”即水蒸气上升后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云,小水珠慢慢会聚成大水珠,形成降雨降落到地面。我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生活、解释生活,让科学渗入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19.
雨天     
倪烨 《小朋友》2004,(11):2004
雨天的叶子上有许多晶莹(ying)剔透(tu tou)的小水珠,一闪一闪像鱼鳞(lin)。小水珠说:“碧(bi)绿的叶子是我的摇篮,让我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睡觉。”飞累的蜻蜒(qing ting)看见两片折叠(zhe die)的荷叶,便自言自语地说:“这才是我最安全的停车场。”  相似文献   

20.
吴振中 《物理教师》2004,25(7):3-43
新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全反射”一节提到:“全反射现象是自然界里常见的现象.例如,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就是因为光线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不再提:“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也是因为射进水珠的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水珠格外明亮”与全反射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