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 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书中从语辞使用的实际情形出发,对修辞基础类型予以划分,提出了"消极修辞",并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做了论述,最后重申了"消极修辞"理论的重要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修辞学论域里,修辞性价值关系架构主要包括三大分支:(1)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和修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2)中观层面上修辞行为和语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3)宏观层面上修辞学术和修辞主体的价值关系系统。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对这三种层面上的修辞价值系统都有论述,本文仅对有关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的论述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1)语言文字客体本有的修辞价值;(2)修辞行为主导的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3)修辞环境主导的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5.
濮侃  庞蔚群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14-17,22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吴士文根据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肯定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对该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慎重的完善工作。吴士文对辞格理论的科学创新,对辞格分类的合理调整,对辞格和非辞格关系的严密论证以及"辞规"、"辞风"新概念的提出和对修辞方式系列化的建构,这些成就表明他为继承和发展陈望道的修辞学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修辞学发凡》提出了修辞的两大分野观﹐即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并且一分为二地对由古至今的所有辞格进行了归整。但“中国的辩证法是一分为三的”﹐“一分为二”的“一刀切”肯定会带来许多模糊和交叉问题﹐“移就”与“比拟”就是两个难以区分的辞格﹐本文将在其概念的基础上﹐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对这两个辞格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十分注重文字图示符号的功能并使用了一定量的图示,这些图示在篇章中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互文。作为元符号的图示主要包括静态结构图和动态关系图,作为对象符号的图示主要是实物效果图。“静态结构”、“实物效果”及“动态关系”在相应篇章上呈现出一定的互补分布态势并总体上形成体系。《修辞学发凡》中的图示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晖先生在评述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时说:“80年代以来,吴士文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积极修辞方面的辞格和消极修辞方面的辞规。如果说,辞格研究是他在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潜心探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那么辞规研究则是他带领和组织一支队伍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集体攻关而形成了修辞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2000年10月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心灵曾受到强烈的震撼,因为当年我深为吴士文先生“修辞方式系列化”的设想,特别是其中关于消极修辞的模式,即“辞规”的设想所吸引,对“辞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了吴先生组织领导的辞规研究工作,并对辞规研究作过一些理性思考,对这段经历怀着深深的眷念。10年前吴士文先生仙逝,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缅思与痛惜。今天,在吴士文先生诞辰80周年暨逝世1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寄托我们的怀念之情。1932年,陈望道先生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树起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发凡》明确指出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并把修辞现象大别为两类:消极修辞现象和积极修辞现象,同时又将修辞手法区分作消极修辞手法和积极修辞手法,从而建立了...  相似文献   

9.
周秉钧先生主编的“古汉语丛书”之一,李维琦先生著的《修辞学》,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笔者读后,觉得该书颇富创新精神,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成就和特色。一、建立了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古汉语修辞学体系。汉语修辞学体系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和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此后的修辞学研究基本上是对它们的调整和修补。比较来说,李先生的《修辞学》在体系上作了两点突破。第一,取消传统的“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大分野,重新区别为“一般修  相似文献   

10.
数十年来,宗廷虎先生兼顾哲学、美学、心理学、语用学等相邻相近学科领域研究《修辞学发凡》,用力勤、成果多、视域广。宗廷虎先生关于《修辞学发凡》卓有成效的研究表明,修辞学研究中的多维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希杰先生的新版《汉语修辞学》在修订的过程中,坚持了四个基本修订原则,一是“三一”修辞理论的统观原则,二是编写体例基本不变的原则,三是经典用例与现时用例并重的原则,四是语言表述更为严密的原则。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修订本《汉语修辞学》才在原版所建构的修辞理论体系的基本上创建了富有新意的修辞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汇发展与修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词义的演变、新词的产生以及词语形式的替换等很多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将汉语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发展的体系中,把韵律修辞分为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陈望道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论”的比较论析中,阐明了望老修辞学思想的两度飞跃,论析了望老的“大修辞学”观点与吕叔湘、张志公的“辞章学”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需要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更新研究方法。但是应当告诉新的修辞现象的发现、收集与研究。修辞学的对象可以、也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修辞学不能是模糊的,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不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修辞现象,修辞学研究者应当采取精密化的方法。修辞学是大有可为的,也是需要花大气力。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埋头苦干,潜心研究的人。  相似文献   

15.
值得称道的"好车头":《中国修辞史》之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要研究修辞史?怎样研究修辞史?这些都是撰写修辞史务必弄清的问题。《中国修辞史》主编在长篇导言中详细介绍了研究心得。该心得体大思深、谨严笃实,对于《中国修辞史》的撰写如同火车头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理论修辞学>是一部充满"越位之思"的修辞理论著作.它立足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建构了一个新的修辞学理论架构,全书融入了作者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见解;作者还对传统的内容从新的视角切入做了新的阐释.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创新著作,将会推动修辞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修辞学小组的普通修辞学理论把德·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古老的修辞术成功地结合到了一起,为现代修辞学,特别是辞格体系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普通修辞学》理论基础、辞格理论以及诗学修辞理论三方面对列日学派的成就作了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18.
黄侃把"命意修辞"作为"为文之术"之纲维。在黄侃看来,作文之旨,大体是"命意"、"修辞"两方面的功夫。"命意"是内容方面的要求,"修辞"是形式方面的要求。他强调,词意为本,自然为质,并以此对"风骨"作以解释,从而使风骨论从虚空落到了实处;黄侃又主张"文不弃美",以"合乎中道"为理想之准的。故而他回避了刘勰之反"侈艳",而反"朴陋",树起了倡"文饰"的大旗。  相似文献   

19.
修辞学学科定位,即确定修辞学的性质,确定其研究对象。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定位,有助于建立具有特色的修辞学体系或理论框架。修辞学只研究表达效果,不研究接受效果。修辞学不是边缘学科,把修辞学视为边缘学科而产生的麻烦是:如何与文艺修辞学等边缘学科加以区别?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表达效果修辞学的传统。修辞学不是美辞学。美辞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修辞学是结构语言学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