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思想史研究中,如何实现“思想性”和“历史性”的有机结合一直是思想史研究界着力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关联着思想史的身份是否具有合法性。通过对思想史研究身份认同合法性危机的理论考察,并借助思想史研究的一些实例,对思想家文本展开精细解析,由此,今后的思想史研究或将能够实现“思想性”与“历史性”两者融贯结合,创造出鲜明的研究范式,化解目前思想史研究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而确立起思想史这一“身份”的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云霞 《考试周刊》2011,(77):24-25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自我”是指个体在现实中对自己身份的确认.本文从文本着手,对鲁滨逊不满足于中产阶级身份,喜欢冒险的生活,不断地变换身份寻找“自我”,到一次出海遭遇风暴在孤岛上幸存.对荒岛进行开拓,搭救野人“星期五”将其视为奴隶并驯化他.由此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得到“自我”满足,最终找到“自我”的过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化研究不单是一个纯粹学理层面的问题,它与言说者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在文化研究的译介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中建立了文化研究的“边缘文化身份”;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历史主义立场初步建构了其“混合文化身份”;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回潮形成了“重构文化身份”。文化研究及其言说者的身份嬗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研究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天的文化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化研究及其文化身份有清醒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福柯的两性话语包含着身份确定的思想。笔者以为,福柯的两性话语中,揭示了两性关系从“外”到“内”的转变,所谓“外”,是说两性关系被延伸到公共领域,双方的身份并不在两性之间产生,而是受到外在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左右。所谓“内”,是说两性关系开始关注自身,逐渐从外在因素的左右中回归自身,并在同对方的交往中确认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运用身份认同理论,再度思考与重新阐释了丁玲三十年代初“向左转”问题的复杂性。揭示了丁玲小说创作“向左转”的现象是与其“左翼身份”的确立密切相关的;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种种思想雾障;得出了丁玲“向左转”是其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合力作用促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至7月对昆明市200个流动人口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部分孩子、家长、老师和民办教育行政官员进行了个案深度访谈。调查访谈研究结果显示,“城市边缘人”身份给流动人口子女带来了三种资源:第一种是农民身份的资源,第二种是政府赋予的新资源,第三种是流动人口子女拥有的体制外资源。“城市边缘人”身份实际能够给他们提供的资源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7.
魏娟 《华章》2011,(33)
身份认同概念是当代文化研究中和文化批评中构建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要素.明治时期是日本历史上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在今天看来,日本人在此时也对日本身份认同进行了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论”与冈仓天心提出的“兴亚论”.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实际上都是为了在探讨日本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在女性主义运动和批评理论中,女性一直是以男性中心文化的反抗者的身份出席,然而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女性自身内部的差异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一些女性以一种“父权”的态度对待“他者”女性,而作为男权文化的“同谋者”的身份在场。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能促进女性主义文学和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变迁对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身份”及其文化与政治属性,并对由此衍生的“民族主义”等问题提供了重新调整、整合和认知的新条件。对“民族身份”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其“差异”性特点,“民族身份”不再是纯粹文化现象与符号,尤其在“后民族主义”时期成为政治集团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话语与工具。在当今极为盛行的“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中,可以将“民族身份”的多变性、包容性及“理解的教学法”当作核心视角,甚至可视为实现民主、平等更高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古代“民”的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古代“民”的身份的讨论,颇为热烈。但是,大多数论者只谈西周春秋时代的“民”,而未论及殷商时代的“民”。本文试从殷商时代的“民”谈起,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的“民”的身份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医生”到“文人”,再到“政治家”的转变,在不同的转折点,为寻求新身份的合法性,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也对自传叙述作相应的调整。在“弃医从文”的转变中,他在与田汉、宗白华二入的通信中表现最为强烈的是一种忏悔意识,而这种忏悔并不完全是宗教意义上寻求“宽恕”的行为,也是郭沫若获得新的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是郭沫若如何通过忏悔的心理机制和言语行为,获得新文学圈的认同,以及这种心理机制在他身份的第二次转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否定稍作思考。  相似文献   

12.
邓琼  马红平 《成才之路》2009,(27):I0003-I0003
7月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面对广州公众,聚焦高考制度改革与大学生就业困境。这位素以敢言著称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只等同于“身份教育”,实在难以改变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因自身表达能力的缺乏,长期以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直出于被代表的地位,也因此丧失了主体性身份。历史上农民主体性身份的取得通常以“否”的,即农民自身身份放弃的方式取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政策对于重新树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和谐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表现主义”教育改革对英国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颠覆性影响。本文遵循制度变迁和自我重构这两条身份认同分析路径,总结“表现主义”相关改革为英国教师身份认同提供的新社会情境和制度期待,分析教师个体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身份重构。本文认为,教师个体需要调动自身经验在与改革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寻找到自身身份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帚”字在殷墟卜辞中被学界认定为“妇”字的最早形态,有着“妇”的含义。而关于妇的含义及诸妇身份,学术界虽已有论述,但对诸妇的身份范围界定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试梳理甲骨文中的诸妇,并结合传世文献,考证妇的含义应为已婚女性。从商代妇女的称谓方式、丈夫身份等方面入手,来论证商代卜辞中诸妇的身份有王妇、子妇和其他贵族之妇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私从”是汉代社会中数量不菲的一种群体身份称谓。结合汉简资料记载,“私从”是征戍吏士等私人所雇佣的随从,其身份既不等同于“私客”,也异于标志身份特征的“葆”,来源构成颇为复杂。汉政府采取以吏系人、统一配给口粮及专门的出入关登记汇报制度,既实现了对私从的有效管理,也发挥了其在征伐屯戍等活动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聚焦科技论文写作中建筑工程领域这一学术语篇,通过自建中英摘要对比语料库,从体裁分析的视角,以人称代词作为检索项,分析人称代词在中英文语篇中使用的特点,进而剖析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作者身份建构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中英文摘要语料库中第一人称代词均未出现。有少量语篇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特指抽象名词在语步三中涉及研究结果时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以“研究”和“this research”为中英文检索中出现的较高词项。特指抽象名词人称代词在中英文摘要语步结构中分布频次差异受到期刊论文发表要求和学术写作规范的限制,以“技术”或者“材料”作为主语,通过重复使用“被动语态”隐匿作者身份,实现客观论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摘要:在《英国病人》中,人物的文化身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小说中主人公阿尔马希不断遭受到身份问题的冲击。文本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入手,运用“流放”与“寻根”理论来剖析这种“流放”状态给阿尔马希带来的失落感,并探讨主人公“寻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凤凰周刊》近期发表署名石勇的文章认为,“我爸是李刚!”和飙车、泡美女、炫富等,实际上是一个形成中的“上等人阶层”在进行夸张的身份建构的宣示。在心理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新的阶层在形成中,建构自我认同时无法避免的神经症性紊乱。  相似文献   

20.
身份理论认为个体的身份是由自然身份、制度身份、话语身份与亲和身份四维度构成。身份理论观照下,自然身份指向教师的生物学特征;制度身份指向教师的社会地位;话语身份指向教师的教学成就;亲和身份指向教师的合作状态。身份理论视域下,编外教师自然身份割裂,被视为“单向度的人”;制度身份悬置,是学校中的“无根之人”;话语身份式微,被看作学校教学中的“低水平者”;亲和身份隐匿,被视为学校中的“圈外人”。要提升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关心编外教师的生活世界,尊重其自然身份;保障编外教师合法权益,完善其制度身份;彰显编外教师专业魅力,增强其话语身份;发挥“教师共同体”的作用,深化其亲和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