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9年1月15日,"‘发现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研讨会暨《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正>寻找帮助乡村儿童有尊严有个性健康快乐成长的乡村教师!为树立乡村教师阳光活力的榜样典范,弘扬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鼓励乡村教师锐意进取的教育实践,不断壮大乡村教育中坚力量,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并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春城晚报、贵阳都市报、华西都市报、三秦晚报、兰州日报、新消息报六家媒体深度合作,于2015年9月启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关系到乡村的长远发展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战略工程,而乡村教育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教育振兴了,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地方高校与乡村教育振兴共生共荣,以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为己任则是中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对地方高校提出的重要命题,亦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地方高校应将服务区域教育振兴列入办学主旨之一,健全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育的内驱力,建设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型智库。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胡适和陶行知由于各自出身、性格和所受教育有所不同,导致其所关注的中国教育的领域不同,前者主要关注大学教育和学术,后者则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之中,因此二人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接受及本土化的程度也有所区别。但由于二人处在相同的中国社会背景和中国文化之中。其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接受及本土转化仍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统一体一直是刺激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基本实现了“有学上”的外延式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经逐步转向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为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能充分考虑乡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供给适切的乡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提升乡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效率和供给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此,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必须考虑人民群众提高乡村基础教育软实力与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诉求,通过逐步转向“上好学”的内涵式发展、兼顾国家统筹与分地区“量体裁衣”等方式,将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有其天然优势和动力来源.主动参与、全力参与、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需要,是乡村振兴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挑战和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韶关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发展,开展教育服务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实践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尤其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并没有根本性的变革:学校缺乏自主权,学校与乡村发展缺乏有机联系,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是一种单纯的上下级行政关系。首先,学校与其所服务的乡村的关系表现为近乎“隔绝”的状态,即办学校和如何办好学校是政府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正>舍身奉献,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扎根基层,人生因挥洒汗水而无悔。乡村教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了学生的未来,甘于奉献。他们简单、质朴,却有着一颗热爱教育和学生的真心,但目前乡村教师面临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背后的症结是什么,该如何应对?为此,2014年9月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和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  相似文献   

9.
定向师范生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与非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缺乏乡村文化浸润,难以滋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与乡土认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乡土认同存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重向度。乡村文化中蕴含劳动基因,劳动教育与乡土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劳动教育通过建构身份认同、培植职业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来培植重塑乡土情怀。劳动教育可从价值引领、课程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浸润四个路径展开,以培植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形成乡村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将乡土认同转化为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我与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讲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副会长、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教育学部向蓓莉副教授、张莉莉副教授联合主持。讲坛旨在传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治学精神,使学生得以借鉴跨学科视角与方法,培养鉴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2012年以来,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学术造诣深厚,有较强影响力的女教授,讲述她们的成长故事、学术历程、人生智慧。通过这些杰出女性教授对学术和人生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亲身示范",传递给当代大学生一种学术精神和人生理想,启迪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讲坛广受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好评,本刊《人物》专栏将陆续刊登主讲教授的精彩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师范大学组建教育学部是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强化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特色的重大举措,是优化高校内部治理架构和改革学术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到今天,如何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水平,是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新组建的教育学部担负着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光荣责任,承栽着提升北京师范大学乃至我国教育科学综合实力、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历史使命.新组建的教育学部将在学科实力上更加雄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各司其职,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强化政策服务,实施扁平化管理,使学生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持续发展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乡村长效治理和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然而,乡村教育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乡村居民思想观念陈旧、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乡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偏弱、乡村教育发展模式单一等。推进乡村教育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路径入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提速;聚焦乡村需求,强化服务职能;完善治理机制,改善办学条件;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奏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大学生肩负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在助推乡村经济、丰富乡村文化、改善乡村治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然而,对区域高校6594名大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存在了解不够、参与不足、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需要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确立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理念,优化乡村振兴服务项目,健全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应有的乡村建设职能。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沪江"互加计划"等30多家教育类公益组织、教育企业、高校及学术研究机构,发起实施了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从启动至今,项目已经覆盖全国18个省份,63个区县教育局,3491所学校,使3.3万乡村青年教师受益。传统的教师学习模式一般是"一间教室、一位授课专家、一张PPT"和固定的听课学员,这种教育服务形态只能在固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只有固定的人群受益,授课专家的观点与成果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人群中得以传播与分享,具有限制性、排他性。在乡村青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主动参与国家教育决策、主动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将承办"国培计划"项目视为检验学校教学科研实践力、检验学校办学管理质量、检验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契机。2010  相似文献   

18.
黄质夫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时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对西方乡村教育思想的辨证的接受,以及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黄先生的“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的服务观,“教师第一”的师道观,“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实践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色和重要内容。这些极有建树的思想认识,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亦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与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调查发现,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和乡村人才供需矛盾问题亟待破解,具体表现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布局不均衡、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生态相脱嵌等多维困境.为此,针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及管理体制问题,需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工程,同时以推进科技学院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问题;破解乡村人才供给矛盾问题需要对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启动乡村人才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工程,实行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全方位地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政府共同组建的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于2003年12月31日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是根据2002年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协议的有关精神,经教育部财务司、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等单位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协商决定组建的。研究院以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主,是集教育经济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在职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实体性教学科研机构。研究院由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世雄担任院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周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