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工匠精神的提及和重视。截止到2017年8月4日,知网上关于"工匠精神"的搜索结果多达127,823条,人们急于通过职业教育找到一条捷径来发展"工匠精神",然而现在人的观点中出现了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混为一谈的现象,泛化了"工匠精神"的涵义,就此,本文想在探求"工匠精神"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当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从分析古代学徒制的历史意蕴,到归纳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发现,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企业作为协同培育主体,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工匠精神"考核标准;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政府要引导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社会力量要继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工匠的职业尊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得到重视并被积极弘扬。工科高校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历史重任,而"工匠精神"正是其应有的精神品质。然而,现代学徒制下工科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学徒、师傅以及制度等方面均面临重重的教育发展困境。工科高校可以在全社会营造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在学校与企业中营造渗透"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在各行为主体中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以探寻现代学徒制下工科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程欣  王欢  关晶 《职教论坛》2018,(10):137-146
上海工匠作为各个行业的杰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是工匠精神的综合体现。对75名上海工匠眼中的"工匠精神"及其养成方式的问卷调查显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集中于"求",表现为"精益求精""耐心专注""勇于创新",不同工匠眼中的"工匠精神"基本一致。在工匠精神养成的影响因素上,工匠较为认可个人和企业维度的影响因素,其中以个人特质、企业文化最为突出,而对学校课程和校园文化的认可度较低。在工匠精神的养成方式上,工匠较为认可自我磨练/修养、技术难题攻关、日常工作实践、师傅或同事言传身教等养成方式,而认可学校课程学习、工匠精神宣传的较少。在工匠精神养成的时间段上,工匠较为认可入职以后工匠精神养成的时间段,而对学生时期的认可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职德育工作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包括确定中职生"工匠精神"的理念;挖掘院校特色职业文化,营造"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和改进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庆根 《职教通讯》2019,(24):11-15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倡"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持续走热,研究工匠精神及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应有之义。本文从为何要弘扬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职业院校如何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三个方面思考并回答,阐述了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回答了工匠精神的内容,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势在必行。从全员培养、全过程培养、全范围培养以及特色培养四个方面进行高职"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了将高职"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须确立与之配套的高职"工匠精神"培养考核机制和高职"工匠精神"培养成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工匠高超技术的认可,还是对其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的高度赞美。"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但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缺失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促使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回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是解决当前国内供求矛盾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社会对一线工作认可度低、"差不多"思想在校园中盛行、职业院校在"传技"和"育人"关系把握上出现偏差、教学中没有真正实现"学"与"做"的兼顾与统一等问题,结合工匠精神中关于职业精神、做事态度和实践精神的要求,提出了普及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诚信和奖惩机制、引入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等从规则制度塑造工匠精神;开展以工匠精神建设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优势等用校园文化熏陶工匠精神;通过"言传身教"领会工匠精神、通过"切身实践"内化工匠精神等以专业教育传承工匠精神等三条培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错"与"读"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 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 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 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依愚见,没有丰厚的学养而花大力气研究“教法”,好比习武之人内功不行便练花拳绣腿。古代青楼女子愈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愈显浅薄恶心;而才女既出,娴淑端庄,气质逼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庄子.天地第十二》批评奇技淫巧:“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沉迷于“教法”者,当作何感想?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清 《初中生》2003,(21):5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