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贯穿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全篇的感情线索。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一方面表现出朱自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朱自清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虽苦闷、彷徨,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更主要的方面,抒写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其满足了中国人的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一、写身边事,叙骨肉情,满足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强烈认同感;二、严于律己,追求理想人格,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三、诉说苦闷,表现人生烦恼,揭示人灵魂深处的自我冲突。朱自清的散文是可以超越的,但朱自清的背影却是难以忘记的。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他散文的艺术美。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真挚自然流出,整体的结构较为严谨,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朱自清的散文被人们称为"充满着诗情画意"。细细品味,语言的独特运用无疑是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独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朱自清多篇散文进行展示学习,可谓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背影》思想内容以及感情基调的分析,通过对人性美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真,形成了他散文的率真的特色,具体表现是: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这些都反映了朱自清散文的人性美特点,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五四”时期极小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篇媲美)的散文家。《荷塘月色》是他写景抒情的名篇。文章把朱自清善于精确观察,妙用修辞,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朱自清作为"散文圣手"而被后来者广为赞誉。他的散文感情真、语言美、结构巧、道理深,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文的模范"。探究其成因,源于"厚爱",正是朱自清对家人、对人民、对祖国、对大自然、对艺术创作的厚爱铸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丰碑。  相似文献   

7.
《野草》是鲁迅用心灵铸就的诗篇,是其感情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野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20年代中期的苦闷、彷徨;发见其生命中的孤独、虚无、焦虑、矛盾、希望;也能悟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想和特立独行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习惯上把散文称作“抒情散文”,主要是因为“情”乃散文的命脉和灵魂。散文所表现的主要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叙事、写景、记人,无不是在写作者的主观感情,文字之中无不浸润着感情的分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最具中国散文传统的美学风范,堪称感情美的典范。他总是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个性倾泻在清新的文字里,渗透在优美的画面中。写于1924年的《绿》,便以“惊诧”为感情触发点,抓住梅雨潭的绿大做文章,抒写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异乎寻常之爱,让我们充分领略到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和感情美。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诗人、散文家,尤以散文的成绩卓著。他的散文在体现出巨大艺术魅力的同时,以蕴涵醇正、浓郁的感情而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辉。特别是他前期的散文,更以那叙事的真切,感情的真挚打动读者心扉,产生共鸣,体现出浓郁的情致。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是篇个性化很强的散文.文章写于1927年7月,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许多散文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这些象征散文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其所选取的意象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27年到1930年为第一阶段,其特征为“苦闷沉郁、迷蒙恐惧及淡淡的希望”;30年代为第二阶段,其特征为“充满生机、活力与战斗性”;40年代为第三阶段,其特征为“赞美、歌颂、美好与向上”。茅盾正是以这些意境隽永的散文小品象征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激荡着时代风云、包含着精湛社会内容而又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画卷。  相似文献   

12.
冯伟林的散文内部激荡着一股鲜明的政治情怀,它以英雄题材为依托,由主体精神灌注而成为文体的内核.而以情为经,以事为纬,以论为魂是其文体的结撰艺术."有温度的政治话语"显示了其独特的语体风格.  相似文献   

13.
仫佬族作家潘琦长期以来笔耕不辍,在散文创作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潘琦的散文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儿,不论是他的游记散文、怀人散文还是随感类的短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流露着强烈深挚的情感。潘琦的散文对世事人情有着较好的体悟,这一方面是潘琦生活睿智和品格豁达的表现,同时也是其厚积薄发文学素养的展露。从这个意义上看,潘琦的散文富于知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学界历来认为张九龄散文大多是文学性不强的公文,所以占《曲江集》四分之三的张九龄散文研究非常薄弱。但笔者认为,张九龄的各类散文都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就体制方面考察,其文章顺应时代文风,把散文引入骈文,使其文章含有散文的精神气势,具有骈散相间、典雅自然的审美特征,大大加速了了唐代开元年间文章骈散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庭坚以“江西诗派”的领袖而闻名,他作品中的诗、词广为人们关注、论评,其散文却无人论及。本文主要考察黄庭坚散文中的记、序、题跋,认为这些散文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并对宋文文体有发展、创新作用,促进了宋代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孟子散堪为“以气为主”的典范之作。他的“好辩”是适应“百家争鸣”的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孟子散高屋建瓴、锐气逼人、酣畅雄肆、喷薄有力的特点的形成得益于他高超的论辩技巧,不仅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且有高度的形象思维,二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平淡与深切--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作人纯散文是一种温情的流露,而鲁迅纯散文是一种热情的倾吐。周作人只求淡淡表示,喜欢折情就理、折情就“知”、折情就事,从情致意味的层面来看,他的纯散文呈现出平淡的风格。而鲁迅崇深入挖掘,重情尚理、移情入“境”、以情驭事,其纯散文呈现出深切的风格。两者均领导了一代文风。  相似文献   

18.
苏轼散文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传记文数量虽然不多,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并表达了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到苏轼立足儒家,而又杂取佛老的出处观。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纯散文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辞意的比例、藻饰的程度和笔力的强弱等角度来考察,周作人纯散文语言简洁凝练、质朴本色、淡而有味、圆润有力.因此,从语言表征的层面看,周作人纯散文呈现出简单、坚韧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