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愉快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能很快说出自己的生日吗?你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学生纷纷举手,教师点名抽答)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年、月、日”与大家都有关系,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学好。  相似文献   

2.
一、谈话导入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天?生1: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生2:我的生日.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生3:1997年9月29日.师:1997年9月29日记载了哪些知识?生3:记录了年、月、日(.师顺势揭示课题:认识年、月、日)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生4:一年有365天.生5:2月的天数有时多有时少.生6:一年里有的月份天数不一样,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评析: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自然贴切.同时在新授之前注意了解学情,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二、探究感悟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年历卡,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观察,汇报.学生汇报时,老师在黑板上相应板书.生1:一年有12个月.生2: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师指出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生3:2月有29天.生4:不对,2月只有28天.师:你们看的分别是哪一年的年历卡?生3:我看的是1996年的年历卡.生4:我看的是2006年的年历卡.师: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现在仔细观察你们收集的资料,你们还有哪些问题?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做家务是爱劳动的表现,教育学生要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小帮手。 教学要点: 1. 作为家里的小主人,应当帮助妈妈分担家务。 2.要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会做的要认真学着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家里的时候,除了学习和娱乐,还做些什么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谈话:我们应该不应该做家务?为什么要做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我帮妈妈做家  相似文献   

4.
一、善于诱导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就更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潜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今年你们几岁?共过了几个生日?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巧设悬念:咱们学校有一位同学,今年11岁,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先是惊讶,后又疑惑,急于知道其中之奥秘,我及时  相似文献   

5.
引趣性提问这种提问一般在新课或复习的开头,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而不在于要求学生立即回答。例如,我在复习“年、月、日”这部分教材内容时,为了防止学生一看标题就会产生一种“谁不晓得”的想法,我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首先提问:“一位老大爷在1984年2月底才过了18个生日。这个老大爷多少岁?”这样一问,同学们听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师:进入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是我最高兴的事,而令我更高兴的是今天是我们班王强的生日。我们该怎么做呢?生:我提议大家一起为他唱生日快乐歌,好吗?(学生齐答:好。)师: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唱起来吧!(全班结合课件活动。)师:为王强唱过了生日快乐歌,我还想知道你们的生日,能告诉我吗?生:我的生日是1993年6月15日。生:我是1992年3月6日出生的。……师:在你们刚才告诉我生日的时候,你们无意当中说到了3个时间单位,知道是什么吗?生:年、月、日。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一些知识(板书)。【评:在授课之初,…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新课师:我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小宝宝,真稀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它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这是日历.师:(出示1992年日历)对!这是大家熟悉的日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经过一天,也就是一日,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二天、三天……从1月1日到1月31日,经过了多长时间?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时,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依次板书:日、月、年.  相似文献   

8.
“自然”,教师运用了启发谈话法。 教师问:“你们头上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头上是天花板。” 教师又问:“天花板上面是什么?” 学生答:“椽子。” “椽子上面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记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多少天。 教具准备:投影片若干,四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问:今天是几月几日? 2.出示投影片(爷爷、爸爸、妈妈围坐在方桌旁给小华过生日,桌子上摆放着有12根蜡烛的蛋糕和一些水果),请同学们观看后猜一猜:小华的全家在做什么?小华今年多大了,这是过的第几个生日?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将问题进一步引深:小华的爷爷今年62岁了,可是他只过了15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上面的问题,不能只从生活等方面去考虑,应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从而转向“年、月、日”的学习。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引出矛盾,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新课的导入巧妙、新颖、独具匠心。〕 二、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六册第81-85页。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故事。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奶奶今年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但她只过了19个生日,而老奶奶的孙子今年21岁但他已经过了20个生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老奶奶没有她的孙子过的生日多呢?2.学生回答。3.揭示课题。师:这是一个关于年月日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二、学习新课1.小组比赛回答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3)哪几个月是30天?(4)2月有多少天?(5)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6)你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一、基础训练(复习旧知) 1.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同学们还记得吗?看谁能说给老师听? (1)齐声回答。(2)举手回答。2.准备题(基本练习)。(1)教师谈话:你认为要能正确地列出方程,最关键的是哪一步?现在就请同学们找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有趣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在教学《浪花》这一课时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出课题 ,然后问学生 :“看到‘浪花’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大海 ,有的说波浪 ,还有的说沙滩贝壳之类的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我告诉学生 :“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海边去看浪花 ,去和浪花交朋友 ,好吗 ?”接着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片 ,边看边提问 :我们到哪了 ?谁在沙滩上呀 ?她在沙滩上干什么 ?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们兴奋地举起手要求回答。这时我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课文就是说浪花和小女孩在玩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 ,激发了学生主动求…  相似文献   

13.
很多教师感叹:我们的学生不善提问,不敢反问。老师们常用每节课最后的几分钟让学生提问,甚至主动询问学生:“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往往回答的是“没问题”。这种“没问题”恰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青年教师教《长方形的认识》。教师说:“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你们看,这个黑板是一个长方形。那末,教室的地面呢。教室顶上的天花板呢?”学生回答都是长方形。这样,教师就以为学生知道什么是长方形了,接下来,布置学生看课本、读结语、做题目……剩下最后一点教学时间,教师进行小结性提问:“什么叫做长方形?”结果学生仍然回答:黑板面是长方形,地板面是长方形,天花板也是长方形。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81~83页内容。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 ,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思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间?今天是什么日期?2 你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3 小明今年10岁了 ,可他才过了3个生日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评析 :由说自己的生日和今天的日期导入新课 ,将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两位四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三味书屋》(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一课时,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教者简介课文内容后,有学生问:鲁迅先生读书的地方为什么叫书屋而不叫学校?“三味”是哪三味?一位教师听了学生的提问,很不高兴地答道:“这有什么好研究的,这就跟你们的名字一样,爸爸妈妈给取的呗!”听了老师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1.提问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在中学水平上,贝拉克(Bellack)等人1966年的研究揭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在这项研究中,有72!的课堂谈话是由教师承担的,其中近7!的谈话是用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余的谈话则用于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评价学生的发言。可见,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的,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2.提问这种职业技能的普遍现状(1)调查的基本情况第一项调查:通过对数学系本、专科生两届400名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8.
毛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毛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总是要提问我们,让我们动脑筋回答。他说,动脑筋回答是说话,上课随便说话也是说话,你们看,究竟哪一种说话更有意义呢?我们根本动也不用动脑筋就回答他:“动脑筋回答更有意义!”不过,动脑筋回答不等于我们统统都回答得对,反过来我们的回答经常都是错的。你如果要问我都是什么样的错,我现在已经都忘记了,因为太多了,每天都有,你说我怎么记得住?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今天我们是怎么动脑筋回答的。而且今天我们不仅动脑筋回答毛老师的提问,还提问让毛老师也动脑筋回答,结果你知道怎么样?毛…  相似文献   

19.
反思“课堂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随意式提问荒废学生案例1:学习《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一夜’指的是多长时间?”“‘工作’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们用什么买东西吗?(钱)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世界上的钱有好多种 ,如美国使用的钱是美元 ,日本使用的钱是日元 ,我国使用的钱是人民币。你能说出一些我们常用的人民币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认识人民币)〔评 :教师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引入“钱”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及新知 ,过度自然、贴切。〕二、讲授新课师 :人民币分硬币和纸币 ,我们先来认识硬币。1 认识分。教学例1。师 :你们手中的硬币都有哪些?(学生说出后 ,教师用投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