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福建精神"为代表的八闽文化为新时期罪犯改造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和广阔的空间,弘扬"福建精神",充分挖掘福建深厚的人文底蕴,培植监区文化建设新载体,探索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监区文化,有助于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赓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且孕育于海洋文明的福建地域文化,是福建高校发展根植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立足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将福建地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环节,有利于发挥地域文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疫精神生成于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它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涵养了中国式新型政治文明。将抗疫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源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时代素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增值赋能,让抗疫实践成为高校学子成长成才的思政大课,涵养时代新人,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抗疫精神的系统融入;注重文化建设,优化抗疫精神的价值表达;加强内外相融,构建高校“微生态”传播矩阵;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抗疫精神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论跨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战略有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冷战后西方文化的“倾销”势头、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和我国教育重心的战略性转移等多重挑战,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战略观念,建设以“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新文化,使校园人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意识、世界意识和未来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发挥主体作用和对社会文化的示范功能,以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主导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5.
福建与台湾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舞台。“九一八”事变后,在“树立科学的文化”“致力地方的历史”等学术语境影响下,福建协和大学福建文化研究会创办、出版学术刊物《福建文化》,传播海洋物质文明、海疆管理机制、海洋人文思想、海洋精神品格,建构海洋文化认同,培植民族自信力;并通过田野调查、公开讲演、学社沙龙、乡村服务等公共传播渠道拓展海洋文化知识的社会影响。其所倡导实践的“历史的眼光” “科学精神”“分而为之”的学术传播理念,为中国海洋文化“科学化”进程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省份,从基层党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领域、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围绕基层党建、人民利益、工作方式和地域特色为立足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经验。福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经验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地方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弘扬与践行福建精神不是通过简单的重复灌输就可以达到的,必须通过提升福建精神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来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更好地认同内化福建精神。为此,要运用典型引路以提升福建精神的公信力,重视利益驱动以提升福建精神的凝聚力,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以提升福建精神的渗透力,从而为福建精神内化为福建人民的价值追求搭建一个三维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大学人对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步伐渴求更加高质量、丰富化、特色化的大学文化。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成为一项战略性、前瞻性工作。立足新时代,大学应当从学理层面厘清文化及文化育人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对大学文化提档升级的规律性认识,从而破解文化“扬弃”与“创新”水平落后、“历史传承性”与“鲜明时代性”互构乏力、“人文性”与“实用性”并行相悖等困境,在新时代赋予的大学文化新内涵、新使命、新需求的驱动之下,更好地完成新历史方位与大学文化“提档升级”任务的链接。  相似文献   

9.
福建协和大学在"闽学会"和"福建文化研究会"时期对福建文化研究作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直至今日,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其重要启示是高校应注重教师的学术研究、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训练和切实体现高校为地方的社会服务,福建协和大学这种脚踏实地的"协大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并成为今天福建师范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0.
贾蓉 《南平师专学报》2012,31(1):95-100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是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本文通过武夷学院服务海西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依托“政产学研”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发展口径,以期为福建省内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海西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绝地逢生》塑造了贵州乌蒙山区的各族干部和群众形象,他们在改造盘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强不息和"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的"盘江精神"。"盘江精神"重要的精神质素对于贵州开发有着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其中"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被列为建设海西战略的重要组成。这一战略定位,给"五缘"优势凸显、持续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福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的背景,提出了闽台共同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的科学运转机制和基本思路,促进闽台旅游产业在深层次上实现对接和海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精神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也是推动福建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福建精神是强大精神动力。爱国爱乡是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海纳百川是后发先至、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乐善好施是和谐共赢、协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敢拼会赢是挑战困难、突破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柏坡精神"为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柏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探索性地凝炼出"西柏坡精神"八个方面的内涵,并基于"西柏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围绕拓展红色文化研发平台、抓住红色文化的延伸价值和加大红色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可怕的”顺德人用自立自强、求实务实、团结开拓的精神书写了顺德的历史:他们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全球一体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顺德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广大群众中弘扬顺德曾经赖以辉煌,今后也必须赖以发展的“顺德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又称"红色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红色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文化形式为人们所喜爱,它承载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并且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文章结合主旋律"红色电影"的定义、特征、价值、发展历史,探讨其历史特征、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三平"精神不仅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而且也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本性的概括。因为"三平"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所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一致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都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两者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培养马克思主义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时期更需要延安精神指引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方向。高校作为塑造祖国栋梁之才的主阵地,如何传承延安精神,构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个新提法,也是继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性号召力的新概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仅是我国公民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为关键、和谐社会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法治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精深。值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之时,宪政、秩序、平等、正义等现代法治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韩国政府建设的“信息化村”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达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使韩国农村进入了发展新时代。借鉴韩国“信息化村”的建设模式和经验教训,分析了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部分的福建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政府主导、推动示范村建设、发挥院校教育资源潜力等措施,以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