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评析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四位伟大诗人的绝笔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以这四首绝笔诗为切入点论及了四人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唐宋四位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的绝笔诗,指出了它们巨大的人格力量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示儿》是南末杰小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可是,南宋小朝廷屈辱投降,苟安江南,陆游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尽管他屡遭秦桧等人的排挤、打击,一片丹心,报国无时,但未因此而灰心。即使是在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首绝笔诗,倾注了诗人强烈的爱国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这首诗以类似遗嘱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收复中原失地的坚定信念和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5.
九死不悔报国心──陆游《示儿》诗赏析靳育德《示儿》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全诗二十八字,却字字千钧,份量十分沉重。在陆游现存的9300多首诗中,有人称此诗为“压卷之作”,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在当前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此诗不愧为...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诗题“偶作”《亥年残秋偶作》一诗是鲁迅先生的绝笔诗。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这首诗是在1935年12月5日,写给友人许寿裳的。在鲁迅先生六十一题、七十八首诗作中,此诗堪为压卷了。因之,一般的选家大都瞩目于这首诗。但是,几无例外,在题注中,都把“偶作”释为偶而或偶然之作。这种注释实际上是不  相似文献   

7.
看北京卫视《档案》“铁血远征”,读到中国远征军战士李国良的绝笔诗,不禁使人感慨唏嘘,顿生痛彻心扉之感。一代有志之知识青年,社会精英,铁血男儿,在诗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出师未捷命陨异邦的满腔憾恨,久久萦人心怀,挥之难去。  相似文献   

8.
王飞 《现代语文》2006,(6):61-6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第三代诗人海子的封笔之作,也是绝笔之诗。诗人写此诗后不久选择了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从而将自己的内心痛苦永远隔离在尘世之外,也给读带来了永久的遗憾与困惑。笔试图通过诗歌的语言本身,来触摸诗人跳动的内心,领悟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杜甫的死,就现有文献来看,大约从诗人身后四、五十年起,就开始产生了异议,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段聚讼纷纭的公案。这一个打了上千年笔墨官司的老问题,是古今的研究家和论者一直关心的问题,却也是一个一直未能予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这实在是千余年来杜甫研究的一大憾事。关于杜甫的死,影响最大和似乎理由最充分的约略有两种说法:一是饫死。时间在大历五年(七七○)夏,地点为湖南耒阳,绝笔诗是《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以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死因是“胀饫而死”(王洙《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载李观《杜传补遗》)。  相似文献   

10.
《古诗两首》包括《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被彻底平息,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这一胜利喜讯后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1.
在浩如烟海诗的百花园中,绝命诗,也叫绝笔诗,是一朵奇葩。有生必有死。当一个人即将走入“死”这个深不可测的黑暗疆域时,必然要对“生”的世界作出最后的回顾;不过由于各人的经历、遭遇不同,其所感所想自然不相同:或洒脱,或恐惧,或豪放,或凄凉,或愤怒,或悲哀……情动于中,发而为诗。这些诗是生命的最后一声呐喊,是朗朗流星的最后一丝闪光。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品格和人生观,而且透露出特定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2.
《江海学刊》八二年第四期所载孙必有文称:秋瑾之绝笔诗“秋风秋雨愁煞人”“可能是别人伪造的。”论据有:(一)故宫档案馆所存“秋案”档案中无此记载;(二)秋瑾之友徐自华、吴芝英、王璧华在有关文章中或未提及,或否认有此诗句;(三)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在《浙案纪略》中说:此诗句“不知系何人造作”;(四)孙必有分析称:“从秋思想看,不可能唱出此悲观之句。”笔者所见史料,多证其确有其事,摘其要者如下:(一)秋瑾之妹宗章在其《前清山阴县知县李钟岳事略》中记述了李钟岳“以  相似文献   

13.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南宋嘉定二年,陆游85岁,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此时,诗人的豪情经过了一生的激荡,频繁的喷发,痛苦的沉淀和可贵的净化,能为创作提供最深沉的思绪和最纯净的情感,而他“60年间万首诗”的艺术功力又能使这种思想感情得到最完美的表达。精美的诗质和精熟的诗艺终  相似文献   

14.
《白虎通义》作为白虎观会议时众多经学大师讲论异同,由汉章帝亲自定决,班固最后编辑的一本经学著作,其中的引《诗》、说《诗》反映了在汉朝长期并立的四家诗的内容,而并非是一家之言;从《白虎通义》中的引《诗》、说《诗》与白虎会议与会者的关系来看,《白虎通义》中的《诗》学思想反映了当时与会各家的学说,是汉章帝对四家诗说的一种折衷与汇合。班固作为与会者和最后编纂者,也可能有自己的思想渗透在其中,但并不能代表《白虎通义》中全部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示儿》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用将尽的生命写下的绝笔,诗人怀着至死不见中原统一的遗恨,借对儿子的遗嘱书写出自己一生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心,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爱国愿望。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具有一定的古诗自学能力,要弄懂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并不是难事。但这首诗的内容涉及到北宋末年金兵入任中原,没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南宋统治者据半壁江山而不图恢复失地的历史背景,由于诗歌所反映的生活距今年代久远,小学生的历史知识又很有限,学生对这首诗中所表达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较难理…  相似文献   

16.
曹丕、曹植和萧纲、萧绎兄弟受诗歌传统和时代风气的影响写了很多优秀的弃妇题材作品.在弃妇诗中,他们采用代言体的方式体现了对弃妇们的同情,但由于四人生活的时代及经历、性格、气质有所不同,因此在这类诗歌创作中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曹氏兄弟的弃妇诗庄重忧伤,注重心理描写;萧氏兄弟的弃妇诗则艳丽多情,注重形似.他们的作品既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又放射出独特的个性光辉.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非常讲究教子艺术,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趣闻佳话。诗教名人写诗教子的事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诗。这首诗是最感人肺腑的。诗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决不因生命的告终而结束。联教古今名人以撰写对联的方式教子的事例也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撰写一副教子对联挂在堂前:“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楷模。”上联教育儿孙后辈,要艰苦创业,勤…  相似文献   

18.
《鲁颂》四诗颂美鲁僖公,均鲁僖公生时所作。鲁僖公收复常与许而修建寝庙,奚斯因其事而作《閟宫》。其事、其时于诗中皆有线索可寻。其他三诗亦大抵时臣奚斯、史克颂鲁僖公之诗。《鲁颂》纯为颂美,无告神之事。  相似文献   

19.
四明文学作为地方文学形态在浙东这古老土地上早已存在,虽几经起伏,但文学形态完备,时有创新。从审美角度观照,四明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以“悲壮为美”、“清丽为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以素质教育和人教育为理论根基,尝试从言、情、诗、思四个维度来阐述自己对语教学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