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衡 《安康学院学报》2013,(4):57-61,77
虽然秦东地方戏已有37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也评选了本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一些年轻艺人因生活压力而相继离去以及愿意投身于地方戏的青年人愈来愈少等因素,秦东地方戏遭遇了后继乏人的生存危机。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系统的应对方案,在加强投入、开拓市场、培育兴趣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118-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活态文化创造与传承的主体。铜梁、梁平两地的非遗文化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进程中传承本体、遴选机制、生态环境面临诸多困境。传承体系的构建需通过调查和科学评估,探寻其保护和发展的机理,形成一套现代转型的后备人才培养发酵机制,促进非遗文化事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社区内推广,可极大地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也为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社区文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居民的积极参与以及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选拔培养。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民族语言的教育。京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和任务呼唤京语教育的实施。作为回应,应在传承京族文化的目标下,发展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通识型和研究型并行的京语教育,培养更多能掌握京语的京族文化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以腰鼓文化为例,在对"非遗"项目的内容与分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要素主要有:传承人与传承群体,活态存在,传承制度,人文生态环境,进而提出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途径:进入市场,建立活态传承机制;引进课堂,拓宽活态传承渠道;借助传媒,打造活态传承的新领域;全民健身,开辟活态传承新途径,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存续,其发展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论是学者、普通民众、还是传承人,在工作中都常用"原生态"来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田野考察也就成了我们研究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同样因为人们对原生态的过度重视而导致在非遗的传承中固步自封,难以突破。以界首彩陶为例,从原生态与衍生态的角度进行探析对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徒是传统武术技术与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而在农村节庆活动减少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出现徒弟流失"有艺难传"、不适应行业环境变化、与"非遗"传承人认定存在矛盾等问题.最后,就传统武术师徒传承转型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十多年来羌族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结合近十年来羌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目前羌族非遗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具体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非遗申报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尊重当地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推动非遗保护跨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引入新兴媒体为非遗保护与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规模大,受教育者众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依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从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编写适合的"非遗"教材、构建校内外"非遗"实践教学基地、加强"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设置"非遗"学科等多方面努力,培养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  相似文献   

10.
实现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科学采集,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传统及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是研究和发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学术路径。总结田野工作,认为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采集,应注重实录手法,侧重其生命历程化,考虑平民视角、历史视角与整体视角,使贵州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内容更加科学和丰富,使口述史体现贵州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空间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建攀 《职教通讯》2019,(17):23-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灵活的教育活动,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空间。随着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丰富,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且主体相同,但社区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存在政策支持不力、教育形式单一和参与积极性低等困境。基于此,应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利用社区教育的多样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背景下,高校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模式没有形成好的经验。服务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经验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服务技能、增强民主责任感有积极作用。把服务学习应用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来,并构建起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服务学习体系,是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模式实现突破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对其原初含义和本土化流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汉语语境,纳入学界已有的概念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实现其在汉语语境中的有效性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也开始了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开发工作。随着这种认识的提高和保护工作的升级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许多学者的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多数都保存在广大的农村和牧区,不是靠少数的专家学者来传承和保护,需要扎根于基层的民间艺人和人民群众来具体实施,这就要求必须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现代民族教育相结合,应成为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教育中的宣传力度,会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性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概念,每年一度的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六月六"会就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老爷山"花儿"会和朝山会的包容、包含和文化空间的叠加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探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树立大文化空间观念,进而设想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者和传承者,唯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的回归,才能实现非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存续和活态保护。文章阐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以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倡导,在对国家级非遗“赶茶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非遗和民众生活的强关联性,民众对非遗传承的自主选择以及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文章在全面梳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形成适合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升中央与地方紧密联动的政策执行力等七个方面总结了现有政策的成绩,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从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管理的政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政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项目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在连云港市中小学已经实施了七年。目前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还比较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则出现多样化的倾向。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唤醒文化自觉的责任感、因地制宜地开展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腾香  刘萌  刘姝 《职教通讯》2019,(16):17-21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的精髓,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培养实践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发展,也让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等方式来实现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