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德芳 《小学生》2010,(4):9-10
小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作文了,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说话、识字、组词、造句等,这在平时的练习中已经渗透了作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连句成段,由段构篇,由易到难地写作文。学生到了五年级,按理说应基本能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以上的作文来。可我教作文时却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一个通病:没有内容可写,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是非常空洞的,内容不具体,爱无病呻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作文,学生们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才凑上二三百字,更有学生从作文选中抄袭一段甚至一篇。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作文,学生们最感到头疼的是苦于无材料可写;教师们认为棘手的是没有良好的指导方法。笔者认为,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本文就指导学生作文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一位三年级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太阳像喝了酒一样涨红了脸。教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个圈,并在旁边批了个好字,且好字后面点了一个长长的感叹号。这位学生上中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连夫字也没  相似文献   

4.
如何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作文写尾批,最大程度地发挥作文尾批的积极作用,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便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本人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在如何给作文基础差(本地区学生作文基础普遍差)的学生写尾批的问题上,探索出这样的“妙方”:“人文化尾批”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良药。  相似文献   

5.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  相似文献   

6.
黄雪飞 《现代语文》2007,(3):115-116
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批改、讲评这一模式来批改作文,教师的眉批、总批字斟句酌,对学生的错别字、病旬修改包办代替。这样的评价导致了学生把文章誉写完就万事大吉了。批改后发下作文,他们关心的也只是得了几分,至于老师改了哪些地方,写了什么评语,应如何改都是无关紧要的。显然,这样的批改收效甚微。这种没有反馈的一次性评价方法,不仅劳而无功,而且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作文总批语是就一篇作文所下的总结论,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段总批语是否恰当、中肯、全面,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笔者认为不可不慎,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摒弃不良情绪,切忌优则精批长批、劣则粗批短批,随意落笔,四字为歌,批语凑足一两行而大功告就。我在作文教学中,曾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写批语。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传统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一种少、慢、差、费的现象,作文教学往往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写—交—批—退—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只存在于"写"的体验之中,对于评价,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单纯接受教师的"审判",既无兴趣,也无心思重新写作和修改,因此学生的写作往往是低效的。经验告诉我们:文章是写出来的,可是,好文章的确是改出来的。因此,作文教学的改革,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的指导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在"改"字上做文章,而  相似文献   

9.
应娜 《吉林教育》2006,(7):76-76
语文这门工具学科,人们都认为难教,其原因是容量大。尤其是作文教学,总是让人感到困难重重。多年来,作文是学生写,老师批。一批作文交上来,老师批改后累得透不过一口气,学生交完作文却什么也不想了,只等发作文时看看多少分,然后把作文本一合了之。年复一年,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见有多大长进。面对此种情况,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呢?我的经验是:粗改多评一把作文批改搬进课堂,学生自我恳读,师生共同批改。  相似文献   

10.
吴晓梅 《江西教育》2001,(11):45-45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舍先生说得好:“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也曾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这些话都强调了修改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一、教给方法,引导上路。开学后的第一篇作文,我往往进行精批细改,发给学生后,专门用一节课,要求认真细心阅读批改后的作文,体会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是学习修改作文十分有效的方式。有时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几篇不同类型的作文,分别找出字、词、句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命题,要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1.“母题”带“子题”。教师根据作文要求出一个“母题”,让学生围绕它辐射出许多“子题”来。例如一位教师结合学校开展的一次绿化活动让学生以“班级绿化活动”为素材写篇文章,至于选材、体裁、字数等一概由学生自己决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结果这次作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学生文章的文体不拘一格,立意各不相同。虽然,同学们文笔不很优美,但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从这一成功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并不缺乏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如果我们的命题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创设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引发他们思考和参与生活,那么,一批思维活跃、有潜在创造能力的“小作家”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般要在学生习作后面写一段评语,我们把这段评语称之为"总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写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教师总批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  相似文献   

13.
“一颗星,两颗星……浩瀚夜空繁星闪烁。那点点星光汇集成了璀璨的星河,你就是那灿烂星河中最明亮的一颗星。”这是我给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汇编所写的随感。这册闪耀星光的小集,是我激发孩子们写作热情的初步尝试,这一尝试我是分三步来完成的。   一、明确什么是作文,激发写作热情。   三年级的作文,可称之为“启蒙作文”,是由写话向独立成篇的作文过度阶段。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达 1800字,又经过一、二年级严格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已初步具备作文能力,关键是清除孩子们对作文的神秘感。为此,作文前,首先要告…  相似文献   

14.
杨友利 《湖南教育》2004,(20):11-11
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写好作文是一个很重要扔问题。光讲大道理,有些学生听不进。要注意用丰富、形象的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写作的故事昭:高乐基没有读完小学,在流浪生活中刻苦自学,写作成才的故事,高玉宝目不识丁,从文盲到作家,以图代字写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等。可是当把七十名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便每灭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个神仙把这座山搬走了,可我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虽然有些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从实践中我认识到:这种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的书面批改,即使是红字满篇,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相似文献   

16.
王伯美 《学语文》2007,(4):38-38
"老师,我知道这样写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没什么可写的。"生活二字,渐渐地从部分学生的作文中淡去。这是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容忽视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永恒源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生活的滋润而"活"起来?片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强、收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不应束缚学生手脚,而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袁 王老师,最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您的40多万字的专著《作文智慧》。钱梦龙老师在序言中说:“智慧”二字确实搭准了作文教学的“脉搏”,符合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客观规律。他还说您这本书,“凡是关乎‘作文智慧’的话题,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有所涉及。这对丰富学生的整体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获得作文大智慧,肯定是很有裨益的”。我想请您先谈谈您写这本书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写什么 ,二是怎样写。写什么是内容问题 ,怎样写是形式问题。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但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是主要的。因此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学生写作文没有内容 ,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有“米”下锅 ,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下锅 ,怎样煮出“饭”来。这就需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 ,指导他们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 ,激发他们的作文愿望。对此 ,笔者进行了尝试 ,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 :着眼观察 ,感知内容 ,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一、指导学生实际观察 ,获得第一手材料人的认识是从感知…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教"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愿意去写,善于触发学生动情去写,善于鼓励学生主动去写。只要"教"得恰当,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写出生动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