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教学理论的应用观来说,用"术"注重教学理论运用技巧、方法,讲求目的达成的效率;顺"势"依循的是教学的本性,讲求过程的自然而然,前者为末,后者为本。用"术"需要顺"势"之顺应本性的导引,而顺"势"离不开用"术"之积极态势的支持,故此,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契合过程中,用"术"与顺"势"乃本末共生、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及当前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在社会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妇女的"弱"势地位,导致的一个社会问题是性别比严重失调。在农村青年妇女进城务工取得相对优势的现实背景下,农村部分男青年却在择偶中处于"弱"势。这种"强"与"弱"角色的变换,打破了农村婚姻体系,由此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势",是中国古代书论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论书以势为先。通过对历代书论中"势"的梳理可以看出"势"主要是指法度、力度、速度、趋向。"势"在中国古代书法中不仅表现在用笔中、结字中,也表现在书法审美欣赏之中。考察"书势"、"笔势"、"形势""体势"在书法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研究、探索中国书法文化。书法家要创作出得"势"的作品,必须要理解和掌握"势"的概念,书写者要注重字形之外的神韵、骨力等笔势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省"即"反省、思考、省略";"忍"即"容忍,理解,原谅"。愚以为,为师者,若具备"省"、"忍"之美德素养,在教书育人中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曰"省"。教育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但班风或教学成绩并不理想,而多数优秀班主任或优秀教师则并非整天泡在班上,但教育教学效果却出奇的优异,究其因,他们多数  相似文献   

5.
濮文磊 《教师》2013,(23):67-67
现行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大抵是学生因死记硬背、枯燥乏味而不愿学,教师因收效甚微的串讲加分析而不愿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期望突破此怪圈,因而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感悟。即注重师"范"师"导",打破文言文与现代学生的深重隔阂,引领学生轻松学文言文。  相似文献   

6.
"势"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研究"势"并把"势"的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把握大势,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态势,我们要做好乘"势"和造"势"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来如此"的经验主义和所谓的"实用效果"在区域课堂教学中有蔓延之势,这直接导致了课程品质的下滑。针对相应教学片段,与授课教师交流,发现误区、分析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可以让教学理念和设计回归"正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中都是一个具有逻辑内涵的概念。以势科学的普适性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从发,对保山学院宣传工作提出基于传统的顺"势"作为的"势"策略论,并就此提出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具体宣传措施,以谋求能够从宣传工作方面对保山学院的建设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定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势"和与其密切联系的几个概念——"体"、"气"、"泽"的关系加以辨析,认为"势"这个概念在《定势》中理解为"语体标准"或"语体特点"较为恰当;由此指出几个在理解"定势"思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以相应的辨析。  相似文献   

10.
单元整体教学倡导从全局、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它对改变知识碎片化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而备受关注.如何让单元整体教学贡献磅礴之力,更有力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取势、明道、优术".取势:应对照课程标准、对接学生基础、对比教材异同,从上位纲要、先行组织者和编写意图中取势;明道:应明核心数学思想之道、一般学习方法之道和灿烂数学文化之道;优术:应追根溯源顺势而为、一脉相承整体推进、承前启后关联知识,在此过程中发展数学理性精神,提升综合建构能力,最终促进思维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论在一脉相承的过程中往往又体现出各成系统的特征。以"势"为例,《文心雕龙·定势》首次将这一概念从文学理论的角度予以系统阐释,之后各朝论文之作皆有所涉,在唐代文人的相关诗论作品中更是蔚为大观,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势"之内涵在被继承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为发展。着重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唐五代诗格类著作中涉"势"之论,通过同一朝代不同文人的相关论著以窥探"势"论之同与异,在理论探索的同时,力求借助这类著作进一步了解其与近体诗成熟、繁荣的关系及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势”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孕育出来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独特。传统武术的“形”是指武术动作所构之形,武术的“势”是指武术动作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和精神。“形”是“势”的载体,“势”是“形”的表现,传统武术之“势”的生成途径在于以形造势。传统武术之“势”是“形”与“意”的和谐统一,其最显著的美学特征是势有形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13.
用卡尔曼方法进行舰船的跟踪滤波时,常常因难以建立准确的导航系统状态方程而导致滤波精度下降。探讨用位置势方法进行跟踪滤波,建立了位置势演波方程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不需要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仅仅依隶观测数据及其统计误差,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势”是我国古代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20世纪早期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势”范畴,目前,“势”范畴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从60年代开始到现在,“势”范畴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初为“势”范畴研究的初步发展期,80年代至90年代“势”范畴研究迎来了繁荣期,21世纪“势”范畴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在这三个时期,“势”范畴的研究视野被不断拓展,研究角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势”范畴得到了多层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借助孙子的"势论"对辛亥革命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顺势而为和因势而变。总体而言,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大智、大勇、大义的精妙结合,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学校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就不可忽视,针对我国初中学校美术教育现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愉悦。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定势》篇中的"势",各家颇有争议,"势"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势"和"风"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依据"自然之势"、"势有强弱"来探讨"势"在刘勰文中的具体意蕴,逐一对"物势"和"文势"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势"是自然呈现的风神情韵,即"神韵"。  相似文献   

18.
在大班额、讲授式的背景下,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出现问题也常常因缺乏反馈的渠道而难以得到解决。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三单”为支架,展开独学、互学、研学、拓学,教师辅之以导学、诊学、助学、促学,以此来促进真参与,引导真合作,启发真思考,引起真生成,帮助真小结,真正做到“顺”教学规律之“势”,“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之“势”而为。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课前的独立自学,课上的深度研讨、分析提炼、当堂训练和课后的拓展延伸等五个环节,对课前、课上、课后整个教和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身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本学科的固有特点,其中"动"是最基本特征。身体素质只有通过体育运动的"动"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增强体质。所以,体育运动通过"动"而达到健身目标。本文从营造"动""思"相随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一份自主;立足"动""创"结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抓住"疑""思"连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将《孙子兵法》文本置于中国哲学史的语境中进行重新考察,从中国道论出发,把"势"作为孙子哲学的理论起点和中心范畴进行探讨,"势"是"道"的具体显现,是一种不断生成变化的势态和境域。通过对"体势"、"用势"的分析,将"势"与"道"、"胜"、"知"、"谋"、"虚实"、"奇正"等哲学范畴及各种命题联系起来,构建"势"域中的孙子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