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灵丹妙药     
汉武帝一心想成仙,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对他说: “只要祭了灶神,就可以用朱砂炼出仙丹来,吃了仙丹就能长生不老了。”汉武帝听了很高兴,赶快叫李少君炼仙丹给他吃。终于,李少君用朱砂、胆矾、云母、铅粉、铜、金等化学物质进行相互间的作用,变来变去,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0,(8)
名家直击: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入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法、韩等文字.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0,(3):14-17
名家直击: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入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法、韩等文字。现为《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4.
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作是人类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笔者认为,童真与母爱是泰戈尔诗歌中的亮点,这部分内容为他的诗作增色了不少。  相似文献   

5.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数量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可以从其女性诗作中看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宫怨诗、闺怨诗、妇女生活诗。他以宫怨诗寄寓个人情怀,以闺怨诗传达对现实的无奈,以妇女生活诗表达了其追求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光辉灿烂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诗以创作上的现实主义特色及风格上的“沉郁顿挫”而著称于世。杜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由盛而衰急剧转变的时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所赋予的;另一方面则是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所造就的。本  相似文献   

7.
彭玉麟是湘军将领中崭露较迟而位居要职最久、且又诗兴不衰的奇特人物。在当年长江水师长期保持十八营建制的过程中,他只分统八营,位在杨载福之下,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三月才授广东按察使衔,但他政治上的以退为进,思想上的居安思危,性格上的刚直忤时,体质上的善病不死,使他意外地获得了他的同僚们无可企及的荣宠和优渥,而这些特点又往往委婉曲折地反映在他的诗作之中。本文宗旨,在于通过对他诗作的剖析,揭示彭玉麟这个镇压农民起义的元凶恶首思想、生活、感情的矛盾,借以说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说明形而上学之所以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伟大的忧国爱民诗人,他一生创作了1400多首诗歌,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作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其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从民生这一视角出发而创作的,有着强烈的民生情结。诗作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刻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杜甫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达到了他以前的诗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种强烈的民生情结和忧国忧民之心,形成了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D.H.劳伦斯是英国意象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晚期的诗作《灵船》以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对死亡之后的合理想象为世人所推崇。诗作在意象选择上颇具特色,并通过由实到虚的结构体现作者的情感流动,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1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的诗作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欣赏,从华兹华斯诗作所体现的自然性特征的角度可以理解诗人及其诗作。  相似文献   

11.
杜甫的诗赋创作在他年轻时已得到文坛前辈的高度赏识。与他同时的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岑参、高适都与他有亲密交往或诗歌酬唱。杜甫晚年更有“新诗海内流传遍”的美誉。杜甫身后,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韩愈、李贺、李商隐、杜荀鹤等都盛赞其诗歌,或承继其直面人生的创作品格,或学习其博大多姿的艺术风神。总之,唐人对杜诗的接受,在他生前已经彰显,在他身后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一生四上庐山,与江西的名山秀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寓赣诗不仅形象地记载了李白诗风从飘逸走向沉郁的过程,而且集中地反映了他从学人误为政治人的遭际的尴尬和精神的痛楚。756年的再寓赣地,致使李白经验了人生的和精神的巨大跌落,在学上则表现为浪漫性和怨愤性的矛盾结合。李白遭受迁谪,始于江西,终于江西,因此,李白寓赣诗与其迁谪情怀是密切相联的。  相似文献   

13.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代最具仙道浪漫色彩,同时也是仕途价值取向最鲜明和功名情结最为凸显的伟大诗人.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践行"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仕途价值取向,因此李白相当数量的诗歌中都表现了他"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功名情结.他的仕途价值取向和功名情结永远缠绕着他的诗魂,构成了他传奇般的伟岸和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杜甫早年倾心学道,是当时社会风尚影响的产物,也受到了李白的影响。是丹砂仙药以及长生之术对诗人吸引的结果,是一时任性所为。等他进入长安求仕并遭受种种挫折后,“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生活困顿下来,迫使他很快从早年的浪漫幻想中清醒,开始冷静地面对现实,求仙访道的兴致和举动随之结束。后来,杜甫虽有时也在诗中表示向道,也只是一时牢骚语,不是崇信道教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漂泊半生,游走于各大节镇幕府中,一生沉郁,终未见显达。而他在求仕过程中所作的一系列干谒诗,最真实地反应了他在复杂政局之间的徘徊和挣扎,尤其是界于牛李党争之间的苦闷和矛盾,以及他人格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悲剧色彩更在这一类诗歌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同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一样,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整个人生历程中不仅没能拒绝或逃脱孤独体验这一人类精神的樊篱,而且对孤独的生命体验独树一帜,这充分体现为李白诗歌所衍射出来的诗人多层复杂而又相互纠结的孤傲、孤愤、孤寂、孤苦之孤独心理。  相似文献   

17.
同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一样,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整个人生历程中不仅没能拒绝或逃脱孤独体验这一人类精神的樊篱,而且对孤独的生命体验独树一帜,这充分体现为李白诗歌所衍射出来的诗人多层复杂而又相互纠结的孤傲、孤愤、孤寂、孤苦之孤独心理。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长盛不衰声誉的大诗人,他给中国古代诗坛留下了一颗颗硕大璀璨的明珠.取得了辉煌的诗歌成就,然而,他却因为自身诗必斗酒的生活习性、恃才放浪的行为方式、政治敏锐性的迟钝或缺失酿成了自己的人生挫折和政治悲剧.他的人生际遇可以为后世之人提供一些有益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是唐朝晚期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使本已高峰迭起、璀璨夺目的唐诗在后期有了新的发展,开拓出新的意境.他自叹身世的咏怀诗,以独特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因朋党小人猜忌,怀才不遇,抱负难酬的情绪.这是他仕途失意,身世悲凉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所处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的悲惨命运.李的咏怀诗言少意厚,含蓄蕴籍,自始至终笼罩着一层幽怨意蕴.  相似文献   

20.
明代诗人李蓘及其诗歌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Gun是明代后期较名的南阳诗人。他富于才华,为人清高、胸襟开阔,一生喜游山历水,向往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四十岁以前为官但官职一直低微,颇不得志,四十岁后如愿归隐田园。他的诗可分为感遇诗、山水诗和田园诗等,表达了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的赞美与陶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