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甘肃敦煌西土沟遗址7个地点的18个炉渣、9个矿石、27个金属颗粒共计54个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合金的;仅检测到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和绿松石;金属颗粒则具有红铜、砷铜、锡铜、锑铜(砷)、铅锡铜、锡铅铜(砷)、锡铅(铜)等多种成分组合。在一个炉渣样品中发现有砷酸钙,在一个金属颗粒中发现有砷氧化物。金属颗粒多次发现有银、铋、锑及锡氧化物。基于上述发现,对西土沟遗址的冶炼技术进行了推断,认为该遗址主要使用铜氧化矿石冶炼红铜,再配以含砷、锡等合金元素的矿料进一步冶炼获得各种合金。在第2地点与炉渣共出的木炭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为3470±35BP,Ox Cal v3.10校正为1890—1690BC(95.4%)。  相似文献   

2.
铜锅、铁锅、铝锅人类发现和使用铜比铁早得多,首先用铜来做锅,那是很自然的。在出现了铁锅以后,有的人还是喜欢用铜锅,因为铜有光泽,看起来很美观。在金属里,铜的传热能力仅次于银,排在第二位,这  相似文献   

3.
杨梅田铜多金属矿区地处于福贡—镇康成矿带,矿区内已发现了铜、铅锌大小矿体7条.本文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杨梅田铜多金属矿属与多期次热液叠加的碳酸盐岩蚀变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以铜与各种酸发生反应时所需浓度作为探究内容,通过系列实验,发现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开始发生反应的起始浓度、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的浓度以及与硝酸反应生成NO2的浓度,并得出相应结论。对实验及结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N-(3-氨基丙基)苄胺-丹皮酚铜配合物并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铜配合物、洛美沙星以及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三者之间相互的作用方式,发现该铜配合物与DNA以及洛美沙星-DNA复合物之间很容易发生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6.
铜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光合、呼吸、抗氧化、细胞壁代谢及激素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过量的铜对植物是有害的,因此铜在植物细胞内的运输和分布是被严格调控的.最新研究发现,铜运输的组成及调控系统均能影响铜蛋白的表达;铜运输元件的缺陷研究也显示铜在细胞生长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蒸发方法在硅油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自由支撑边界条件的铜薄膜系统并研究了其成膜机理和带状有序结构。实验发现:此类铜薄膜的生长机制近似服从二阶段生长模型。进一步实验发现:铜分枝状凝聚体在大气中作无规扩散和旋转,直到在某处堆积或者连接。在该连续铜薄膜系统中,我们观察到了带状有序结构。该有序结构是由一系列长度基本一致而宽度不尽相同的平行键块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有序结构是在样品被取出真空腔之前,由于液体基底的收缩导致薄膜压应力而形起的。理论推测铜薄膜中可能同时存在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正弦型内应力分布,而这种内应力分布最终导致带状有序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宜昌江段铜鱼产卵场的分布和规模及其繁殖条件。研究表明:铜鱼产卵场最主要部分位于坝上三峡河谷近坝端的江段中,坝下首次发现有新的小规模的产卵场。铜鱼的繁殖受水文地理自然条件、水温及水位等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铜鱼与四大家鱼不同,不仅能在水位上涨时产卵,也能在随后的退水过程中繁殖,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产卵规模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发现铜在酸性条件下可被H2O2氧化,但H2O2不能直接将铜氧化.铜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催化H2O2分解,但在加热情况下能催化H2O2分解.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1857年,德国的Schweitzer发现硫酸铜氨水溶液能溶解纤维素,然后纺丝,再用稀酸处理可得再生纤维,这种纤维叫做铜氨纤维。铜氨纤维虽是纤维素纤维中较小的品种,但其优异的耐磨性、手感柔软的特性得到人们的青睐。铜氨纤维采用天然的棉花的短毛制成,是一种对人类、地球生态环境最温和的纤维。铜氨纤维易受  相似文献   

11.
秦陵铜车马○的科学工艺徐卫民在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坑发现后的第四年,秦始皇陵又出现了一个震撼世界的奇迹。1978年,在位于秦始皇陵两侧的20米处,考古工作者勘探出了一个车马坑,其中发现了铜车马,奇迹中之奇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秦陵铜车马的发现和发掘车...  相似文献   

12.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且广泛使用的金属之一,其颜色问题至今多有争议,而且反反复复,一直不得定论。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辨析及笔者的实验结果,论证了铜是黄色金属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锌是能够置换溶液中铜离子的: CU~(2 ) Zn=Cu十Zn~(2 )至于铜氨溶液中,铜离子已成络合中心离子,势必使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大为降低,那么,锌能否置换铜氨溶液中的Cu~(2 )离子呢? 我做了如下实验:取0.5M的硫酸铜溶液10ml,滴加浓氨水,制得蓝色铜氨溶液,然后,加几颗小锌粒,可发现铜氨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变成无色,同时锌粒表面变黑,铜沉积在锌粒表面。实验证明,锌是可以把铜氨溶液中铜离子置换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双核铜配合物模拟酪氨酸酶的活性。通过制备新鲜酪氨酸酶、β-环糊精与双核配合物的包合物、壳聚糖与双核配合物包合物,分别观察其与邻苯二酚的反应时间与吸收波长曲线。发现双核铜配合物与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的吸收波长曲线与酪氨酸酶的吸收波长曲线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也与酪氨酸酶相近,表明双核铜配合物与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与酪氨酸酶相似的活性,但活性较弱(酪氨酸酶的酶活是1400,双核铜配合物的酶活是200);而双核铜配合物与壳聚糖的包合物没有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铜的国家之一。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大量采冶和铸造青铜,创造了灿烂的商周青铜文化。北宋时期的胆铜法,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其冶炼技术曾处于领先地位。元明时期,我国的铜产量居世界前列。在这悠久辉煌的历史中,华东皖南以铜陵、南陵为中心的铜工业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著名的产铜基地之一。 皖南作为古铜采冶的重要基地,已屡见史  相似文献   

16.
在庄白铸铜遗址内发现了一枚无文铜贝,这枚西周金属币的发现,代表了货币由贝币向金属货币转化的雏形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超导现象的发现、研究历程 ,综述了超导物理学研究的历史和主要成果 ,讨论了超导物理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指出超导电性理论的突破必将推动凝聚态物理学的迅猛发展 ,推动量子统计物理学的发展 ;讨论了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性质差别 ;讨论了BCS理论在解释高温超导铜氧化物超导电性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我们对铜的Cu(DDTC)_2一次萃取分光光度法的研究.确定了适当的测定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性,提出了水、土、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我们发现,它较一般的铜的Cu(DDTC)_2二次萃取光度法显著简便、快速、灵敏、精确、试剂节约、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19.
借助pH传感器实时测得电解CuCl2溶液过程中两个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发现阴极附近溶液pH>7呈碱性,阳极附近溶液pH<7呈酸性。基于这个发现查阅资料从微观角度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实验过程中,利用阴极析出铜的同时,也有气体析出这一异常现象,开展了趣味实验——在气泡中长大的“铜树”。  相似文献   

20.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9):F0002-F0002
禁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壶等盛酒器皿的几案,存世作品较少,皆为铜质。已发现最早的铜禁为西周初期,春秋战国时人们仍有使用。目前存世的铜禁有1901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西周铜禁;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现存河南博物院的春秋晚期云纹铜禁;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