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势在必行。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课程设计原则、课程建设内容与教学设计、教学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课程建设成效等方面具体阐述,旨在为医学及相关专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为课程改革积累宝贵的探索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线开放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发生逻辑为出发点,从外部政策驱动、内生发展动力、满足多元需求三个层面分析高职院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从建设实践来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在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课程管理、教师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以实践应用为驱动、以质量监督为保障创新性地形成“1-2-2-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教书与育人的有机会结合,更是立德树人的完美诠释。《焊接方法与设备》在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被誉为专业核心课中的“核心课”。以该课程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为例,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思政以及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了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的课程建设,提出了“12345”精品在线开放课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着深刻影响。文章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和特征,结合《粉碎工程》课程基本情况,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对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竞相开展基于MOOC、SPOC等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作为民办高校的代表之一,西安翻译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不断加强外语在线课程建设力度。《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作为首批MOOC在线建设课程,于2019年12月完成了第二轮使用。它依托学习通平台发布MOOC在线课程、学生分班级组建课程小组,通过提前发布课程并观看视频、课上直播答疑、课后讨论反馈评价三位一体的授课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结合学习通平台的教学情况统计分析,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修正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通过《日本社会与文化》在线课程建设实践,分析MOOC、SOPC平台在线课程建设主要措施及实施情况,列举课程设计、教学资源、课程内容、与在线课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教学活动、课程支撑环境、学习讨论环节、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的作用,为外语在线课程建设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2017年至2020年教育部认定的232门高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分析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政策,结合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机维护与运用课程建设经验,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制作、教学团队组建、课程平台选用、强化课程服务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并进一步提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学习方式在这个新时代中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为了扩大学习面和优化教学资源,授课方式从师生面对面的模式发展成线上授课。文章主要通过概述在线课程的概念、特点、发展情况等,阐明实行在线教育这种新型授课模式的原因,以及该模式对传统的讲授模式的冲击和影响。然后以湖北科技学院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在线课程为例,探讨该在线课程的建设途径及评价机制,为本专业的在线课程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嵌入式Linux应用与开发》为例,从课程资源建设、搭建嵌入式虚拟仿真环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运行,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进行研究、实践和探讨。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线教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有序地实施在线课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摆在了在线教育课程建设中突出的位置。一些高校逐渐开始试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并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着课程标准不一、校际壁垒、学习过程监管困难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切实承担起开放课程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形成机制,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及学分认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也涌现出了 一批优质的案例和成果,但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开展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研究是保障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归纳总结出基于体用融合的共生式、基于课岗对接的匹配式、基于课证融通的协同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嵌入式等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关键点.同时,为了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能更好地推广并落地实施提出除了政府、学校层面在政策、资金、平台、管理上给予基本的支持外,还需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基础性的课程建设质量,二是构建保障性的课程传播策略,三是推进关键性的课程应用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紧扣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结合在线课程的内涵与特点,对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选择依据、建设规划、建设主体、评价标准及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以期对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带头人资格及团队建设、课程网站建设、课程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提高普通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省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现状,在大量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一些统计数据,对改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效果提出应对策略。通过在线课程的应用实践,对高职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自主开发的"E-Online在线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应用,提出了中职网络课程建设的改进思路;通过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分享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建设学习资源,如何运用动态交互学习、即时评价、即时测验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何组织实训周教学等经验;强调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创新和探索网络课程教学教法。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建设是干部在线学习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在线学习课程的内容体系、课件形式、开发模式和学习特征等作为研究内容,结合对现有省级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干部在线学习课程资源体系的对策和措施,对今后干部远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线课程是新型的教育模式。为了主动适应数字教育形势,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推进课堂革命,也为推进全民终生教育,“实用英语”课程于1年多的建设后在学生中做了基于“语言学习基础,在线课程资源,信息化水平,在线课程开展情况、体会与建议”五个维度,24个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初见规模的“实用英语”在线课程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当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大学,微课程是在线、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模式。本文结合开放大学的教育规律和微课程的属性及特点,分析了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建设要点,为微课程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根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明确可行的在线开放课程的选择标准、建设标准与保障标准。课程建设不仅要立足打造精品,更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