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浅谈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处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本的宗旨和精神。在新《纲要》的“教育内容与要求”的“社会”领域目标中已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的要求。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与他人合作。21世纪的教育需要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据有关资料表明,开设诺贝尔奖最初的25年中,有40%的获奖者是合作性的,到1972年,获奖者中已有79%是通过合作而获奖的。展望21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的活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  相似文献   

2.
叶绿兰 《山东教育》2004,(33):59-59
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必备素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几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于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可见,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对其适应复杂、竞争的社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培养幼儿学会合作的有效场所。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可以为他们今后在社会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呢?这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让幼儿感受合作的需要幼儿是否能产生合作的欲望,是否愿意参与合作活动,很大…  相似文献   

3.
欧洲著名心理分析专家阿得勒认为:“假使幼儿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性情,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因此说,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谋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我们应从幼儿期开始,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先翠 《贵州教育》2009,(17):27-28
一、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增强交往合作意识 当今交往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未来社会每个人最重要的素养。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学习成功、事业有成、工作出色等都离不开交往与合作。“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因此,为了使幼儿能尽快地掌握技能,也为了使幼儿能从被动合作进入主动合作,让幼儿学会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并针对幼儿以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我们让幼儿先单独玩,然后再合作玩。在不同的玩法中,让幼儿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作玩比单独玩更有趣。  相似文献   

5.
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呢?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二、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三、教会幼儿合作的方法。四、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五、提高幼儿在交往合作中的愉快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通过合作改善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我们打破传统的合作教育模式,凸现人关怀,张扬个性,提倡师生交往的民主化,设计各种开放性的活动,通过对话帮助幼儿学会合作的方法,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及时表扬、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让孩子体验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郑星 《考试周刊》2014,(51):192-192
合作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并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援 《甘肃教育》2007,(9S):21-21
学会合作是儿童将来进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幼儿期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证明.幼儿之间也能够合作,只是需要在教育中予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因此,合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已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幼儿园角度出发,通过创设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与技能,让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并进行强化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0.
《走向21世纪》一书中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就是指要培养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但在我们班级这些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幼儿身上,“合作与分享”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四合一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主动交往,也不会与人合作,缺乏分享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如良好的合作能力、正确的竞争意识等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培养合作能力许多幼儿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与人合作。而在科学活动中常有一些小实验需要幼儿合作完成,教师应抓住这些时机,教育幼儿学会分工合作。例如在进行活动“鸡蛋壳的秘密”时,需要两人合作,其中一人摆正蛋壳位置,一人往小木板上叠放书本。这一过程能使幼儿在了解“拱形凸面能承重”这一科学知识的同时,懂得分工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高度精细的社会分工,带来高度密切的社会合作。大到“人类基因组”、“‘非典’病源体”等尖端课题的研究,小到生活中一件普通商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便成了教育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让幼儿从小树立合作意识,学会简单的合作技能。在《纲要》中也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4.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通过各种合作游戏活动,使幼儿逐步学会与人合作,体会到只有合作才能收获成功、带来快乐。我们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幼儿在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合作的社会。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而今我们面对的孩子大多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的缺失”是他们的通病。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游戏是幼儿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在游戏中,幼儿对老师的启发、诱导更容易接受。我尝试在幼儿园各类游戏中提供幼儿产生合作的机会、教会幼儿合作的方法、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等方式培养幼儿主动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合作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幼儿的合作品质至关重要。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品质未尝不是一条有效途径。建构游戏离不开建构材料,本文以“主体建筑物”这种材料为媒介,对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实例论证“主体建筑物”投放对幼儿合作品质培养的合理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合作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进行的协调行动,他不仅是幼儿有效探索,也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在可塑性很强的幼儿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秦红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74-175,131
合作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也是时代赋予人的基本要求。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是促进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基础。著名心理分析家阿德勒指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因此,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应从幼儿开始。事实上,幼儿期是人一生中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这一教育义务。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幼儿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互动活动,关系到教育的一致性,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学前教育不加重视,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导致家园合作出现诸多困难;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家园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促进幼儿家园合作更好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范红艳 《考试周刊》2014,(70):192-193
幼儿的合作能力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在相互配合中,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实现目标。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