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是“综合科目”这一新概念 (即“3 X”中的“X”)。“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的课程。本文就“3 X”高考方案的哲学依据作一些探讨。唯物辩证法认为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与部分 (或系统与要素 )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阶段。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信念。在主观上,人总是倾向于不断追求尽可能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也不断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前是主观的,后是客观的。内在动力来自人的本能性的自然需求,外在动力来自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写作运思,是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表象,在一定写作目的的指导下,在想像中按一定的行文规则自由流动的过程,这个“缤纷万象”的心理过程是文字表达的内在依据即“内观察”。所以如果作者的“内观察”能力不够强,那么他在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之间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从而使艰苦的外部观察功亏一篑,导致写作难以成功。“内观察”的对象不是外部事物,而是通过感知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表象。表象是外部事物的抽象类似物,它们能够以自身不断的变换、改变来模拟外在对象的连续变化,比如我们闭上眼睛也能够“看见”一匹马在奔跑,一棵树在成长等…  相似文献   

4.
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依笔者浅见,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则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所谓“黑箱方法”,也称“黑箱系统辩证法”。它是系统科学中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通常把内部构造和机理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系统称为黑箱。然后通过观测外部输入黑箱和黑箱输出的信息的变化关系,来探索黑箱的内部构造和机理.其实,很多对于解题者而言感到束手无策的数学问题就是一个“黑箱”,我们可以采用“黑箱方法”加以解决.利用“黑箱方法”解题的独到之处在于它通过观测数学题的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象]从哲学意义理解,“过程”不仅是事物在时间、发展中的表面形态的变化程序,还包含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和依据,即事物的内在矛盾的发展。因此,研究教学过程,就是要分析教学活动中的若干关系。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其过程是基本封闭的。这种“封闭”,主要表现在:第一,不能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不以学生直接感性经验为基础和出发点,不注重知识、科学及文化的“再生产”。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学生在无味的学习中昏昏欲睡。第二,不能处理好学生主动探究和教师组织引导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教师按照教材预设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天然的内在协同联系,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使然.本文从协同学理论的视角,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分析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系统的特征、演化模式与动力机制,提出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双赢发展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9.
“双减”聚焦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理念和要求,努力适应国际人才竞争、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双减”是一项系统改革,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政府等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相关主体和要素的价值需求、利益关联等。“双减”改革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家长的教育短视焦虑、教师的减负提质实效、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社会的教育改革期望、政府的监管推进机制等客观存在实践困点,彰显出“双减”的艰巨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深化“双减”改革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双减”内动力;深化系统改革,营造“双减”大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协同合力;健全配套机制,保障学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作发展等级中的“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谈。第一.认识的层面,即作自己要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第二,表现的层面.要使读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自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建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数次转变:清末民初“以日为师”,建立和发展了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民国中(20世纪20年代)“以美为师”,建立和发展了开放式师范教育体制:新中国成立后“以俄为师”.在更高程度上重新建立起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文革”10年,这一发展进程被打断;20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至20世纪末.师范教育体制在封闭中不断探寻开放之路.逐渐走向开放式的师范教育体制。推动师范教育体制演进的动力机制由内部动力机制与外部动力机制有机构成。内部动力机制包括:(1)基础教育不断变化的要求是体制演进的根本动力;(2)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运动是体制演进的直接动力。外部动力机制包括:(1)政治因素;(2)财政因素:(3)就业因素。在内外部动力机制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工商业B.辛亥革命的巨大推动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工业利润的刺激给定的答案是C,我认为正确答案应为B。根本原因是指决定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它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必须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主要是由当时中国国内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一“图表例结合”教学法含有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因素,即图、表、例。“图”即展示规律的示意图。就是将教材中用大篇幅阐述的基本理论知识,按其内在的本质联系,采用直线、曲线、箭头、文字等制成简明示意图,使学员直观而形象地看到事物内在的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起到启迪思路,激发兴趣的作用。如下面是讲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时构制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哲学界通常有两种表述。一是把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二是把内部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提法。这两种概括都肯定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前者对矛盾未加限制,后者只指出了内部矛盾的作用。本文拟就第二种概括谈几点初步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 常见的哲学教科书,在讲述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趋势和道路时,从三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了“否定”概念.这三种含义是.①作为事物内在因素的“否定”,即与肯定因素对立的否定因素.②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之环节的否定,即介于事物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之间的否定环节.③作为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所谓“黑箱方法”,也称“黑箱系统辩证法”,它是系统科学中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通常把内部构造和机理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系统称为黑箱,然后通过观测外部输入黑箱和黑箱输出的信息的变化关系,来探索黑箱的内部构造和机理.其实,很多对于解题者而言感到束手无策的数学问题就是一个“黑箱”,我们可以采用“黑箱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十一五”时期全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项任务之一。然而,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属于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上就是基于人文关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水平的提升,包括供给能力、供给机制和供给质量,需要特定的动力机制发生作用。其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对人才类型需求多样化的适应,内在动力机制则是技能型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8.
“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动”即动态是指景物处于运动中的形态、神态和音响;“静”是静态.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静态描写,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却容易使文章呆滞;动态描写,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却又可能失去稳定。因而.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或“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达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十一五”时期全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项任务之一。然而,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属于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上就是基于人文关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水平的提升,包括供给能力、供给机制和供给质量,需要特定的动力机制发生作用。其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对人才类型需求多样化的适应,内在动力机制则是技能型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如下: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