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妮妮  张聪 《天中学刊》2011,26(1):14-17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府财政投入存在着诸多问题:政府总体投入不足、公共经费投入分配比例不均衡、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方式落后等。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政府财政投入相对公平、实施"教育券"制度、凸显学前教育的"公共性"、拓宽筹资渠道等,是解决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投入,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投入担负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日益体现,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情况也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投资体制存在着总量上增长但增幅小,结构上支出安排不够合理,区域投资不平衡,财政投入管理和运作机制不合理等。因此,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政策,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构建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对高职教育财政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同时教育投入的主要收益来自于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大量净输出,这种人力资本的净输出导致教育财政投入与收益归属不对等,且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的运行。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能够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的“投入——收益”状况.为优化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威胁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通过分析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力求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玉 《考试周刊》2008,(18):201-202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投入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总体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对不同地区及不同教育层次投入不平衡.这里既有财政投入不足及政府使用资金不当的原因,也有投入主体单一化的原因,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教育投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发 《教育探索》2005,3(11):46-48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现状不客乐观,因此加强教育财政投入立法非常必要:一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二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是规范投入主体与投入行为的现实需求。同时,实施教育财政投入立法具有可行性:一是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有宪法、法律和政策依据;二是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三是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总体上的非衡性、不同省区的差异性和与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对应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建立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各省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对策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衡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二战后日本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建设主要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日本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的主要内容,最后论述了日本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的启示:(1)健全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证教育投入,(2)依法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经费,以保证人力资源开发,(3)注重依法保障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将普及义务教育投入置于首位,(4)依法保持教育财政投入高于或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正经历着迅猛的发展。然而依然存在急需提高的地方,如发展水平不高,非均等化还较为突出,地域差异较大等。OECD主要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无论是生均投入、投入的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高于我国,其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方式主要有财政拨款、税式支出、学费减免、学费补贴和实务援助等。为完善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投入方式必须多样化,以及加强对财政投入资金加强审计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西省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数量及比重均不高。文章对2007-2010年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江西省中职教育财政投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诚信教育在推动时代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剑桥大学诚信教育继承英国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传统,其诚信教育的目标是规训学生诚信意识和规避学生失信行为。为此,剑桥大学构建了一套横纵交融的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即"行为诚信教育-考试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教育"横向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和"入学登记-学业过程-离校教育"纵向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剑桥大学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是近代以来我国教育的一对基本矛盾.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不同的侧重,他们分别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视角,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与融通.实用主义与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具有互补性,需要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二者,从而真正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与融通.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教育自身的危害日趋明显。主体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克服传统教育的负面效应具有基础性作用。充分认识主体教育理念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实现教育体制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轨是时代的要求,是入世后中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以“主体教育”理念为发展方向的素质教育工程正在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高师教育的内在要求。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它是一种超越式教育;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它是一种主体性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它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它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并探索了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和平具有普世价值。教育是通向和平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中国学校教育中和平的主题并不彰显,教育与战争之间的隐性结盟还没有引起研究者充分的重视。暴力商业化和暴力娱乐化驱使大众传媒中暴力泛滥。和平教育的核心部分是防止战争和暴力的教育,中国和平教育包括人权教育、发展教育、生态环保教育、多元文化相互理解的教育等多个主题。倡导和平教育要求改变教育范式,反思和警惕现行学校教育中竞争主导、国家利益主导、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范式;从具体实施手段来看,冲突化解教育、性别敏感教育、文化敏感性教育等是学校和平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整全的人为核心诉求的通识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树立通识教育理念要正确认识其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理工类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必须打破专才教育的单一模式,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对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进行再造。推进通识教育的基本路径是构建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理工类高校应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实质在于提高人的创新素质。从创新教育的理念出发,重点阐述学校教育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校环境,特别是创新型校长的素质和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教师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其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创新也被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指出与培养创新素质密切相关的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从实践层面上把创新教育视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为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野。  相似文献   

18.
实施个性化教育改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识,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其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个性化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潜能,为学生提供满足个性化学习的教育资源,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应积极营造个性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并为高校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e global flo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China has spurred much discussion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China’s the existing political-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s a space is negotiated a space in the current “ideoscape.” A qualitative approach is adopted to synthesize the literature coming from China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from an 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a) The territory of orthodox political-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being narrowed down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citizenship education is configured; (b)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represented using different images to delineate their distinctions; and (c) the introduction of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cludes many new topics and competencies that expands the current ideoscape.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ongoing debates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re deeply rooted in China’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which society tends to be separated from state. In negotiating its own territory, citizenship education reshapes China’s ideoscape in the education field.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at citizenship education should mak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facilitating young citizens i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values imbedded in political-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with a new social consensus being reached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观念把教育划归为教师的神圣职业,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责任,就是学校的活动。制造工厂成了学校的代名词,教师职业化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造成了普遍存在的对教育概念的误解,人为地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得到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显然教育中的主角是学生。如何通过教育得到发展,关键是看作为主角的学生的意识和行为。简言之,教育实为一种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