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5,(4):98-102
汉代辞赋的发展与汉朝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汉代献赋风尚与汉朝养士制度、内外朝制度、帝王喜好、文学奖励制度、礼乐制度和郎官职责等方面密切相关。养士制度和内外朝制度使赋家汇聚在中央朝廷,形成了作为献赋主体的赋家群;帝王的喜好和文学奖励制度调动了赋家献赋的积极性,使献赋之风盛行朝野;礼乐制度和郎官的职责则使兼有郎官身份的赋家"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相似文献   

2.
卢兰 《钦州学院学报》2015,(1):22-25,83
汉晋乃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赋体文学自身的演进,汉晋音乐赋的艺术成就及其对音乐的审美感悟和阐释也在与时俱进。就历时性言,《文选》音乐赋反映了汉晋音乐审美倾向经历了由道德政治教化功用到艺术审美愉悦感受的变化;就共时性言,汉晋音乐赋表现了汉晋人音乐审美的丰富文化内蕴。认识汉晋音乐赋中音乐审美的历时性变化与共时性价值,有助于了解《文选》音乐赋及音乐审美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音乐赋"作为一个联合名词,其中的"音乐"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等艺术.历代诗文总集、类书的乐部中,主要以题材、时代、作家为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以题材为主要标准对音乐赋分类者最多,可以分为歌赋、舞赋、乐器赋和特殊类音乐赋.总结几种现在所能见到的文献中的汉魏六朝音乐赋,共有57篇.  相似文献   

4.
作为汉魏六朝赋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赋承载并阐释了古代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体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宇宙品格和伦理内蕴;从历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又阐释了音乐文化从教化到娱乐、从道德美到艺术美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文选》音乐赋在表现音乐时,隐含了赋家儒道兼有的音乐思想。一方面,赋家受儒家礼乐观的影响和压制;另一方面,他们要抒发自己不同于儒家礼乐观的对艺术、人生的感悟。赋家对传统儒家观念的突破,体现在《文选》诸篇音乐赋中是双层面的。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具有人性解放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汉晋音乐赋已经出现赋序之作。尽管这些赋序内容短小,形式不一,但它们在介绍音乐赋的写作动机、考证乐器、定位音乐赋的音乐审美倾向以及辑佚失传的音乐赋篇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汉魏六朝赋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赋承载并阐释了古代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体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宇宙品格和伦理内蕴;从历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又阐释了音乐文化从教化到娱乐、从道德美到艺术美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8.
音乐赋是一种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文学作品.汉晋音乐赋在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同时,也担负着政治教化与娱乐两大社会功用.汉晋音乐赋的政治教化功用常与"移风易俗"的伦理说教联系在一起,并试图通过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描写,来净化人心,从而有助于立身、立国.同时,汉晋音乐赋也注重追求音乐的娱乐功用,描写乐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汉晋阶段,音乐赋的这两种功用常常交织在一起.到了六朝,音乐赋的娱乐功用渐渐取代了政教功用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9.
汉魏六朝音乐赋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汉魏六朝赋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赋承载并阐释了古代音乐化的丰富内涵。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体现了传统音乐化的宇宙品格和伦理内蕴;从历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又阐释了音乐化从教化到娱乐、从道德美到艺术美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0.
赋子是流传于青海农业区民间曲艺坐唱平弦的主要曲牌之一,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已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多种音乐形态,它独特的音乐旋法与文学词章巧妙的结合,充分展示了青海地方民间曲艺特有的风格,也是民间艺人音乐创作思维的集中体现。为此,本文就赋子的音乐形态、风格与特点进行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长笛赋》是汉代音乐赋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描写长笛演奏艺术为重点,对制笛之竹的艺术潜质作了生动的揭示,对长笛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进行了充分渲染,对文人君子不识长笛艺术的当代价值发出强烈的感叹。《长笛赋》有着与《洞箫赋》截然不同的创作动因与宗旨。这既是马融人生经历及人生定位的折射,也是其审美取向的艺术显现。  相似文献   

12.
古人对“音乐”概念的理解有广义、狭义之分,萧统对《文选》“音乐”赋的分类采用的是广义的理解,他的这种理解是受《礼记》和《周礼》的影响。萧统的音乐观,从微观上看,他对音乐有微词;从宏观上看,他是很重视音乐的。他积极的音乐观表现在: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注意音乐的娱乐养志作用,好尚“清音”。《文选》为音乐赋立类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与萧统对乐与礼的关系和功能的认识有关,二是与乐舞繁盛的历史、现实及乐舞赋的大量出现有关,三是受汉晋音乐类赋归类评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晋之际,咏物赋创作繁盛,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描写吟咏乐器、舞蹈、歌唱等题材的音乐赋。许多音乐赋中有相当的篇幅包含渲染悲哀的内容,用文字这种媒介来表现音乐时,音乐赋的作者往往巧妙借用富于形象化的场景和氛困描写,来构筑抽象的音乐所能带给人的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表现其独特的“尚悲”审美取向以及相关的“乐教”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汉朝的建立和五行学说的风行,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力图找到宇宙论的根据,从而形成《白虎通》的音乐论体系;而《淮南子》则承庄子而采儒家及五行思想,却难以弥合其中的缝隙。汉朝的灭亡和音乐本身的发展,中断了儒道两家音乐论以政教为鹄的取向。于是在玄学大兴的背景下,嵇康以道家音乐论为基础,改造了《乐记》以“乐”为核心的儒家音乐论,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声”为核心的新的音乐美学,实现了音乐美学的独立。  相似文献   

15.
两汉音乐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为“一代之文学”,是汉代儒士文人承《诗经》、《楚辞》创作的一种文体。其中,音乐赋十四篇,留存音乐内容之赋三十篇。其内容承载着丰富的乐舞形象,阐释着汉代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内涵。汉音乐赋研究已涉及源流、题材、艺术手法、思想等范围,但缺少对具体的乐舞内容的系统论述。我们应利用汉代美术作品和出土文物交验互证,挖掘其丰厚内涵,以呈现汉代经典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洞箫赋》是现存最早的音乐赋,它使汉代音乐赋的创作模式得以完成。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洞箫赋》动摇了儒家政治教化的乐教观点,使音乐团有的娱乐特性凸现出来,人们不再固守音乐伦理道德教化这一层面,而转向音乐艺术本身,探求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律及技巧。在音乐描绘上,通过细致的刻画,精巧的设计,或拟其声,或状其貌,把感官难以把握的东西描绘出来,让读者在细细的体味中感受到乐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两晋时期描写吟咏乐器、舞蹈、歌唱等的音乐赋创作繁盛。这一时期音乐题材的赋体作品篇制结构及修辞特色,既符合一般小赋创作的规律,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多数音乐赋篇幅不大,骈散句式兼有,骈俪句型已大量运用,更讲究词性联对的工整。修辞方面既有这一时期咏物类的一般特色,同时也有音乐所独具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两晋时期描写吟咏乐器、舞蹈、歌唱等的音乐赋创作繁盛。这一时期音乐题材的赋体作品篇制结构及修辞特色,既符合一般小赋创作的规律,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多数音乐赋篇幅不大,骈散句式兼有,骈俪句型已大量运用,更讲究词性联对的工整。修辞方面既有这一时期咏物类的一般特色,同时也有音乐所独具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9.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一种体,它富有采、韵节,善于铺陈,兼具诗歌和散体裁的特点。汉朝是大赋的全盛时期。随着汉王朝财富的积累、武力的扩张和国家的空前统一,为赋家提供了宣扬大汉声威的主题;帝王的功业、。宫殿的富丽堂皇、统治阶级的声色犬马又给赋家提供了铺陈的对象;同时统治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娱乐,也需要大量辞赋之士,为帝国至高无上的天子歌功颂德,夸豪斗富。于是“赋”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音乐赋是继承楚辞而来的,它们在四个方面存在渊源关系:两者大量涉及音乐内容;两者都善用铺陈的手法;两者都擅用精彩华丽的语汇和语言艺术技巧;早期的音乐赋作品善用"兮"字句,而它所用到的"兮"字句型正被涵盖在楚辞"兮"字句型之内。没有楚辞,就没有音乐赋。但汉晋音乐赋由于受文坛重视华美辞藻、重视诗歌等文风的影响,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而发生了部分衍变。而这种衍变正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