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观作为指导人们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理论,对于人们的经济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发展观的演进脉络的梳理,发现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由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化变革。在这变革期间,发展观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扩大,越发彰显生态人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发展观的生态化变革,而在当今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尤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深化和完善的,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根据,经历了一个由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演进过程,即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党的发展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具有坚实的哲学底蕴,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我党发展观的基石;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我党发展观的主线;以人为本,是我党发展观演进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5,(6):12-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发展观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妇女发展观到科学妇女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历史演进中,妇女发展的目标越来越全面、科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务实,促进妇女发展的方法、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重创新。妇女发展观的这一演进态势深嵌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之中,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观的统领下、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中形成的,也是多元推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困境的根源在于对生态文明核心理念认识不到位。生态文明发展观是当代发展观的重大进步,是对"增长—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这样一条关于发展观理论主线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发展观念变革、协同推进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在科学发展的主基调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全方位推进全社会的生态化变革和绿色转型,全面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的逻辑演变——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观的演变也同样肇始于此。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代不同的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通过发展观的历史演替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人本化趋向是当代发展观演进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力 《教学与研究》2005,9(9):23-31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演进自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前后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1953—1977年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1978—1996年以“发展是硬道理”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观;1997年以来的以“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代表的科学发展观。这种认识和理论的演变,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也反映出中国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8.
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通过对联合国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观的演进历程及其理论比较,可以看出,两者都经历了艰苦的探索过程;联合国发展观与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中国本土化;并反映出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性和异步性相统一的规律.我们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只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理论对本国的发展实践才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合理、科学的发展应是整个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各国既要汲取他国有关发展的经验教训,同时又要互相借鉴正确的发展理论,以共同推进整个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的生态化趋势是一种新的文明发展趋势,它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生态化、发展方式生态化和消费方式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态化要求人们以整体性思维、多样性的思维以及开放性思维来看待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方式生态化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去实现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消费方式生态化实现的途径是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其实质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以“政治变革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演变,这是对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准确把握,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关于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政治变革为中心”的发展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成果;第二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满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的愿望;第三阶段,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准确把握。这一切反映了三代领导集体依据不同的时代特征,逐步深化了当代中国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三、哲学研究新视点———发展问题、文化问题、交往问题(一 )发展问题。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我国学术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其讨论的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1 关于发展的概念及发展观的演化。一般而言 ,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 ,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发展观是人们对世界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目前哲学界研究发展观是狭义的发展观 ,即社会发展观。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 ,发展观是不断演进的。有人认为发展观主要经历了“单纯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研究与历史发展观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研究,实际上始于19世纪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与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原生的现代化、续生的现代化、后发现代化和当代社会的“后现代”发展—相联系,先后形成了经典现代化、后发现代化和后工业社会发展理论。不同形式的现代化理论,既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化”的历史、现实与实施的不同观点,也反映了人们在现代化研究中所实现的历史发展观的持续变革。研究不同的历史发展观及其变革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确立科学的历史发展观,进而推动世界历史研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特色发展观不断创新的30年。中国特色发展观经历了运动发展观、改革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提出,进一步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发展观演进的必然结果,又是对我国现实反思的结晶。发展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时代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发展观演进的历程中,“人”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之所以在今天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除了世界发展观演进的纵向驱动外,更是我们对中国现实横向反思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工业文明造成的发展悖论与发展困境,催生了人类文明范式的转型与生态文明新发展观的形成。生态文明既是对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共同建构,也是对社会文明与人本身双向发展要求的内在契合。作为生态文明承担主体的人,其自身的生态化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要支撑。通过文化创新,以确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新规范,形成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机制,进而促进生存方式的变革和生态社会力的建构,是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特色发展观不断创新的30年.中国特色发展观经历了改革发展观、"三位一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而又与时俱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它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要遵循人类总体现代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观到新发展观的不断渐进深化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全面、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发展观的研究在二战后广泛兴起,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发展观、循环经济发展观、增长极限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嬗变。发展观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发展问题上从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到关注人自身发展的认识变化过程。不同时期的发展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及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透视出发展观与同一时期的人类哲学理念是融合统一的 ,后者是前者的思想先导和哲学支撑。当代社会发展观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世界性革命变革 ,其哲学依据也将对此作出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