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现代短跑技术中摆动腿技术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体前摆动腿作向后下方摆动速度快慢对人体进入支撑着地缓冲阶段创造良好条件,和体后摆动腿折叠摆动程度对后续动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减小摆动腿前摆的转动半径,缩短前摆在空中的时间是加强短跑摆动腿前摆动力的关键,而摆动腿支撑前摆的效果是短跑教学与训练中最为重要的技术环节,支撑摆动腿的折叠角度和摆动腿的摆动幅度、速度又直接影响蹬地效果.从生物力学角度看,摆动腿的快速向前摆动,对相向运动的支撑腿产生作用力,从而加强了支撑腿产生更加向后向下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1 0 0米途中跑腾空时的两条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分析得出结论 :腾空时 ,体前摆动腿作向后下方摆动的速度快慢 ,对缩小腾空时间和减小着地时人体受到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起关键性的作用 ,体后摆动腿作快速折叠向前摆动的速度快慢 ,对体后摆动腿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完成大部分的体后折叠摆动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并为支撑时的摆动创造良好的起始条件。  相似文献   

4.
后蹬不再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推动力,摆力才是提高跑速的关键,以髋为轴的摆腿技术是短跑技术的重中之重,正确的摆腿动作,可形成良好的着地支撑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生物力学理论,短跑技术理论为依据,对短跑摆动腿摆动动作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新的短跑摆动动作练习手段,并用诸于实践,通过实践.使摆动腿摆动动作符合短跑技术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讨短跑途中跑技术特点,本文对现代短跑途中跑前后摆动腿的后摆,前摆、下压着地技术及腾空过程中的伸髋技术对跑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短跑途中跑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后蹬不再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推动力,摆动力才是提高跑速的关键,以髋关节为轴的摆腿和以肩关节为轴强有力的协调摆臂是短跑技术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 现代短跑技术一个显著特征是:摆动腿积极有力地向前高抬。这种不同于过去的摆动腿动作,给短跑运动成绩带来了新的突破。难怪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以摆带蹬”的概念,这就充分说明了摆动腿的重要性。 本文借助国内外一些文献资料及有关数据,分析最大前摆时髋角的变化与跑速的关系,试图说明摆动腿前摆技术对跑速的影响,以引起人们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对前摆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阴洪峰  张晖  马辉 《考试周刊》2010,(26):153-154
当前的体育学院专修田径教材把短跑的单腿技术分为折叠前摆、下压准备着地、着地缓冲和后蹬四个阶段,这是在传统的腔调后蹬技术的基础上以膝关节的屈伸变化为主要参照、以髋关节屈伸变化为次要参照划分的技术动作环节,存在着参照系不统一的问题,而且不能突出髋关节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运动实际。本文作者通过文献综述、对比分析和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认为在短跑途中跑技术中,髋关节的作用远大于膝关节,为了突出髋关节在途中跑技术中的首要作用,简化技术环节,以髋关节为参照系把跑的技术分为前摆、后摆两个阶段:髋关节屈的过程为前摆阶段,伸的过程为后摆阶段,支撑时相只是后摆阶段的一部分。进而得出"在支撑过程中膝关节角度的变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缓冲和蹬伸创造动力,而是传递伸髋产生的动力和维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向前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孙路峰 《考试周刊》2011,(7):129-130
跨栏基本动作技术是由前导性的摆动腿技术和起跨腿技术,以及其衔接技术所组成。本文通过对初学跨栏运动的体育专业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的分析.主要从起跨腿和摆动腿的技术动作、起跨角度,以及过栏的直线性,屈膝高摆等方面指出了初学110米栏的技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百米跑是速度性项目。要想跑出人体的最大速度,首先要有正确的短跑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塑胶跑道的问世,现代短跑技术又有新的进展,从而促使对短跑技术理论作新的理解和探讨。在途中跑中后蹬不再是短跑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摆动腿积极前摆、后扒才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实践证明,采用必要的专门性辅助练习,能有效地改进途中跑摆动腿前摆后扒的技术,从而提高百米跑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短跑运动成绩和途中跑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对现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动力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膝关节放松,使小腿处于自然摆动状态,用前脚掌着地,脚着地点距人体重心投影点距离适中是现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孙雅薇和吴水娇两位优秀1 0 0米栏运动员跨栏步运动学特征的分析对比,发现她们的优缺点,为我国女子1 0 0米栏科学训练提供参考.分析运动员攻栏距离、下栏距离、跨栏距离、过栏时间、攻栏时起跨腿支撑时间、下栏后摆动腿支撑时间、栏间第一步的时间以及下栏落地支撑时起跨腿姿势等运动学参数.两位运动员基本符合了现代“远起跨,近下栏”的技术特征.(1)孙雅薇与世界优秀选手比较接近,吴水娇下栏距离还稍远.(2)孙雅薇过栏时间快于吴水娇,达到了世界优秀选手的水平.(3)孙雅薇攻栏时起跨腿支撑时间和下栏后摆动腿支撑时间均长于吴水娇.(4)从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姿势可看出,吴水娇的起跨腿已经摆至身体前方,而孙雅薇的起跨腿仍在体侧,其起跨腿的快速提拉不如吴水娇.(5)孙雅薇栏间第一步时间明显大于吴水娇.孙雅薇的过栏技术优于吴水娇,但“跨跑”的衔接技术不如吴水娇.  相似文献   

14.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也是身体素质中的基础项目。利用对短距离跑摆动腿技术的探究,寻找到提升短跑效果的有关培训方式,且在上述技术的现实学习中,全面检验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专家运用生物力学及高速摄相电子计算机对我国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测试,在与世界优秀短跑选手作出比较、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摆动腿速度不够、步频慢。显然这与动作速度不够有关。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的快慢。如跑动中快速地摆臂、摆腿动作。毫无疑问加快摆臂、摆腿动作速度即缩短完成单个动作时间,对减少全程跑时间、增加跑速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怎样发展动作速度才能有效地提高跑速?也许前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尚未来得及系统的总结。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16.
周艺 《学子》2013,(8):70
短跑是体育运动田径项目中主要的田径赛项之一,短跑的范围限定在400米(包括400米)之内的距离,短跑主要包括的赛项有50m、60m、100m、200m、400m以及4×400和4×100接力赛项这么7项。短跑的全程速度很快,一般需要全程加速跑步。短跑中有一段距离最长的路程,这段被称为途中跑,同时这一段路程的速度是保持在最快的阶段,这段过程中,双腿之间的支撑技术和摆动技术需要十分协调的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助力,也因此能够产生出最快的速度。本文针对短跑中途中跑双腿之间支撑和摆动方面的技术机制以及相关配合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短跑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对速度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的方法,分析短跑途中摆动腿动作技术对速度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为提高短跑技术、促进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中速度的变化、支撑腿的缓冲、摆动腿的摆动、落地角、起跳角、重心腾起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踏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向上起跳的垂直速度小;踏跳支撑腿膝关节缓冲大,摆动腿后摆不积极,前摆不充分;着地角较小,产生的制动力大,这些都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跨栏步中摆动腿动作应遵循的生物力学原理。借鉴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摆动腿技术动作加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摆动腿技术动作进行了描述和概括,提出了摆动腿在整个跨栏步中合理性、经济性、实效性的动作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