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两代情专辑上篇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特约主持人/靳忠良策划/孙云晓编辑/刘秀英曹萍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常常是父母说,孩子听;父母做决定,孩子执行;父母期望孩子如何;父母评说孩子的所言所行。人与人有长幼之分,有成熟与幼稚之别,这就是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相似文献   

2.
父母之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现代家庭里,为人父母对子女不只要奉献爱心,关键是父母懂得科学施爱。父母科学施爱的应有思路是:(1)抚养爱与培育爱相统一;(2)母爱与父爱有机结合;(3)“爱”与“严”的辩证统一;(4)科学调控与正确对待儿童需要;(5)建立良好家庭气。  相似文献   

3.
朱丹 《天津教育》2001,(11):25-26
每周批改学生的随笔本,细读他们倾诉的烦恼,常令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学习的烦恼———考试没考好,怕开家长会,觉得对不起家长;学习成绩不如初中优秀;消磨时间,混日子嫌无趣,抓紧时间又活得太累;自己想取得好成绩,却事与愿违……代沟的烦恼———自己想独立,想劳动,想接触社会,却受到父母的阻止;父母要自己学医,自己却喜欢美术;常和母亲吵架,觉得母亲到了更年期;妈妈不同意买电脑、学日语;父母十分关爱自己,自己却从没让父母宽过心和高兴过;与同学打电话,交笔友,交网友,受到父母的批评……生活的烦恼———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父母教育焦虑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及父母心理控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619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教育焦虑与父母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在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预防父母教育焦虑对子女不同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父母应积极培养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避免自身的教育焦虑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质量;相关机构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实践中,应把家庭教育环境作为重要的干预维度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是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二是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三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四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五是出门和回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六是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相似文献   

6.
姜琴 《山东教育》2004,(23):93-94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吵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两组4岁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互动及所涉及的数的学习。组1儿童为书面数符号表征高分者,组2儿童为低分者。57对儿童-父母对子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儿童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被试对子所从事的活动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阅读和数学学习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由父母发起;儿童早期数学发展水平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如下因素有关: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儿童共同活动的内容与频次,高分组儿童的父母在家中可能更加注意发起或者更加成功地发起了阅读与数学学习活动;高分组父母在与儿童互动的某些策略的运用上可能更有利于儿童的数学学习;高分组的父亲在家中可能与孩子一起参与共同活动的时间更长;高分组父母之所以更加成功地发起了与阅读和数学学习有关的活动可能与儿童本身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年级、性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48名不同年级、性别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初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积极的,父母对初中生的接纳程度超过其干涉、拒绝程度,接纳型是父母的主要教养类型;不同年级、性别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差异,父母对低年级初中生、女生的接纳程度高于高年级初中生、男生;低年级初中生、女生的父母教养类型以接纳型为主,高年级初中生、男生的父母教养类型以中间型和接纳型为主;父亲教养类型与母亲教养类型在全体被试中的分布不一致,父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被试比例显高于母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被试比例。  相似文献   

9.
自由?自由!     
冯静 《青少年日记》2010,(11):38-38
6月20日 晴 什么是自由? 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长大,因为觉得不自由。想吃零食,父母说不干净;想看电视,父母说坏眼睛;想出去玩,父母说作业没有写完。  相似文献   

10.
李德化 《老年教育》2006,(12):29-29
敬老养老,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专门法规,维护老年人权益,严惩不孝行为。如:隋朝的刑律使将不孝列为“十恶”之一,对不孝行为予以严惩。其中列举的不孝行为包括:咒骂、告发祖父母或父母;祖父母、父母尚健在便分家;不尽力赡养父母;父母丧期之内,自作主张进行嫁娶;已知祖父母盛父母去世而隐瞒丧事不哀悼;祖父母、父母健在却谎报其已过世,等等。唐朝的法律也规定,对犯有“不孝”之罪予以重罚,如对殴打祖父母、父母之人将处以死刑。  相似文献   

11.
郭红心 《江苏教育》2005,(8A):42-43
现实生活中,学生说谎话、不诚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又不能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大加批驳。我对本校近1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为什么对老师或父母说谎话问题的问卷调查。65.5%的学生认为,除了学习上的事情,老师或父母对自己的关心都不够;学生犯错误后,有74.5%的学生担心告诉老师或父母后会受到批评与惩罚,而且23.5%的学生确定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与惩罚;72.5%的学生不经常与父母主动交流和沟通,即使存在交流和沟通也只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只有27.8%的学生说自己与老师或父母进行过坦诚的交流,自己愿意向老师或父母倾吐心事。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70%以上有心事愿意向父母倾诉,家里的大事多与孩子商量决定,孩子的事由孩子作主;中国青少年只有30%将心事告知父母,孩子的事基本由父母包办代替,然而大多孩子并不领情。劳心劳力的父母与衣食无忧的子女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相似文献   

13.
刘辉 《家教指南》2005,(3):28-29
父母为孩子撰写大学人学申请文件,在孩子子上学期间提供远程作业辅导.这些过分的帮助已是司空见惯;在数百万个与父母朝夕相处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在工作单位里.我们也能注意到新员工期望老板像父母—样照顾他们。  相似文献   

14.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21):11-12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15.
说出你的爱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活动形式】 体验活动;讲述故事;亲子交流 【课前准备】 1.邀请学生母亲参加活动,并请一位母亲准备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最好是全家三口的系列照片  相似文献   

16.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人格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随机抽取的352名16岁以下儿童进行测量。结论:(1)父母拒绝、父母过分保护与子女精神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和子女精神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子女掩饰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母亲过分保护和子女掩饰性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3)母亲情感温暖和子女性别之间呈显著相关,母亲对男童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4)父亲过分保护和子女学习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5)父母偏爱和父亲文化程度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6)深圳特区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型和过分保护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吴志魁 《中国德育》2007,2(6):52-52
现在许多家长忽视孩子自我服务和适量参加劳动的重要性。我国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孩子早上起床由父母叫醒;10.7%的孩子要由父母帮助穿衣服;60.1%的孩子吃饭时要由父母将饭盛到碗里;28.9%的孩子吃鸡蛋时要由父母剥皮;……在调查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原因时,40.6%的家长表示因为孩子太小,不放心;26.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做家务;22.9%的家长是因为觉得太麻烦,  相似文献   

18.
吴维煊 《江西教育》2023,(32):22-23
<正>从事职业教育多年,职校生如何过暑假是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职校生的暑假生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多数学生利用暑假到饭店或超市做暑假工,挣下个学期的生活费;部分学生的父母做生意,他们大多帮父母打理生意;部分学生父母就近务工,他们大多在家承担家务劳动;部分学生父母在外地务工,他们有些会到父母务工地过暑假;部分准备参加技能大赛及升学考试的学生,利用暑假在校备赛或备考;少数学生利用暑假做志愿服务或外出旅行;也有少数学生在近两个月的暑假中无所事事,在上网、玩游戏中度过。  相似文献   

19.
任广明  杨光 《农村教育》2005,(12):44-45
据调查,中小学中有23%-30%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年级越高。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也越高。主要表现为:面对考试,比较容易焦虑,症状严重者还表现为寝食不安、神经衰弱:缺乏耐受挫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很容易消沉忧郁、丧失斗志、破罐破摔;心理空虚,盲目崇拜影视明星、歌星。缺乏正确的人生理想:把广交朋友看作是一种时尚。信奉江湖义气。择良友而从之、师之的观念淡薄甚至缺乏;不信任父母,不如意时把气撒到父母身上,并在内心抱怨父母,甚至升级为与父母打闹。以求发泄;存在不同程度的说谎和欺骗行为,言行表里不一;喜欢攀比高消费,以满足虚荣心;经常体验到寂寞与孤独、忧虑不安、苦闷忧郁、焦虑与愤慨等消极情绪.导致程度不同的抑郁症、焦虑症;存在闭锁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猎奇心理、强烈的竞争心理与自我中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的亲子沟通调查问卷,由汉、回、傣青少年对亲子沟通的主动性、频率、满意度、有效性、沟通时父母的态度性和控制性,以及沟通话题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显示:汉族学生与父母沟通频率高及满意度较高,但主动性差,汉族父母较少控制性,但沟通态度较差,有效性低;回族学生与母亲沟通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好于傣族学生。三个民族学生与父母的谈论话题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