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归纳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建筑文化遗产特别是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在城镇化急速发展中必须重视保护和利用20世纪建筑文化遗产,并提议组建"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认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作为建筑现象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常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开发、建筑环境设计等。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形势严峻,引入场所精神理论并加以转化利用,可行且必要。在遵循场所精神理论渊源的前提下,场所精神可解构为情境、归属和文化三要素,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场所精神与场所认知的关系,可为深入研究场所精神、游客需求与建筑遗产再利用奠定基础。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场所精神理论应用的现实例证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民间建筑艺术的保护、研究、继承,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挖掘利用地方的民间建筑艺术不但可以了解民族、民间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珍贵的民族遗产是中华文明和民间建筑的宝库,挖掘保护民间建设艺术我们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保留着较多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其中多为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大连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们无时不在提醒人们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大连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特点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再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政府为保护南宁老建筑遗产做出了许多努力,但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保护方法,缺乏充裕的保护资金,缺乏保护技术和人才,南宁老建筑遗产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未能充分发挥其当代价值。南宁老建筑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应该建立老建筑保护协会,让企业和群众参与老建筑活态保护,让老建筑的生命得到真正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其现状调研得知,在其保护与活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开发工作不均衡,重视程度不够;保护与开发类型单一,缺乏文化内涵;文旅融合程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尚未形成产业化模式,特色不够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科学统筹,合理制定礼制建筑遗产保护政策;适度开发,维系经济发展与礼制建筑保护平衡;挖掘内涵,加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力度;创意开发,实现礼制建筑文化产业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法律知识越来越受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重视和利用,其中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制度就是一例.本文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介绍了地理标志的内涵,包括了地理标志的含义、判定方法,及与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异同;阐述了国际间和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发展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法律知识越来越受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重视和利用,其中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制度就是一例。本文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介绍了地理标志的内涵,包括了地理标志的含义、判定方法,及与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异同;阐述了国际间和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发展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文物建筑的内涵以及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分析了我国文物建筑的现状及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一般性原则,并对如何保护文物建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较早,遗产保护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重视遗产的非物质利用和社区参与,并采取分区理论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保护遗产资源。而我国遗产研究仍处于资源的普查、开发利用阶段,重视遗产的经济价值,忽视民间遗产的保护及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作用。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要重视遗产的非物质价值;民间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遗产在人地关系和谐中的意义;利用信息技术保护遗产资源。并公平公正地保护我国各地、各种类型的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11.
遗产地管理体制的科学与否是遗产保护是否有力的重要保障。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自然化遗产的管理体制,分析了乐山遗产地现行管理体制的优势及弊端,提出了乐山遗产地管理体制建设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保护世界遗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的世界遗产正面临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威胁,本文提出建立一套针对不同旅游利益主体,具有科学开发管理、传播和保护遗产文化、有效监督等功能的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发挥各方面力量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具体论述了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的角色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强调了旅游经营者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对旅游经营者教育应采取强制的方式。认为景区要设计旅游者引导系统,进行遗产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出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保护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3.
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最近韩国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再次进行申报。关于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之争,其焦点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学术界以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本身,但是对于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较为忽略。再加上第一手韩文文献难以取得,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研究难度。本文结合韩文文献,探寻其文化渊源,比较其文化差异,同时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给东亚文化圈中的中国文化源头的捍卫和中国今后遗产的申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泉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进行探讨,认为泉州市"非遗"的较好传承有其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基础,但也遇到一些困难。提出泉州市应继续探索和完善"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体系:建立文化生态指标监测体系,制定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引导文化生态消费,打造文化生态链;注重文化生态效益,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立"保护、传承、传播"三位一体的传承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为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产业化、人才培养、政府管理以及法律法规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6.
中外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操作性不强。对我国的世界遗产法律保护现状与先进的世界遗产法律保护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我国世界遗产法律保护制度,为其进一步的完善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图书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特有的书目分类体系,它植根于传统的礼文化。在这个体系中,价值评断是第一位的,类别区分居第二位,但它合乎自身的逻辑,体系严密,代表了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它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今天遗产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家里面如何纪念老祖宗、保护动植物的问题了,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国虽然拥有五千年历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疆土,56个民族,但仍不属于遗产大国之列,无法跟遗产大国法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相提并论。除了国际政治的“权力话语”的作用外,我国的遗产事业也缺乏一个可以长久、稳定地支撑遗产评估、遗产保护和遗产利用的可持续、有效发展保障——国家遗产体系。文章以澳大利亚遗产体系建构的特点,为我国遗产体系的建构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9.
“路径”是位移事件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表达位移实体移动的方向与路线。在不同语言中以不同的编码方式呈现,存在语言类型上的差异。论文分析了现代汉语中“路径”概念的词汇化模式及汉语“路径”动词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趋向词与英语小品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是带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基础上,进而对如果直接适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重点分析论述我国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的三种保护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