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飞蓬的性情     
一石 《小学科学》2014,(1):22-22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经典。《论语》中记载孔子在评价《诗经》时曾说过的一句话——"(《诗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通过读《诗经》,可以多多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因此,我们开设了"诗经里的植物"这个栏目,将为大家图文并茂地介绍在《诗经》中出现过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失注一例康苏《游褒禅山记》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里的“往往”一词,教材未注,容易被误解为“常常”之义。因为,“往往”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表时间,意即“常...  相似文献   

3.
屈原作品中的花卉草木新探胡鸿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读《诗经》然,读《楚辞》亦然.因为《楚辞》也有许多鸟兽草木之名.历代学者读《楚辞》也很注意其间的草木之名,又多从文学手法着眼,研究其“...  相似文献   

4.
山之所以吸引花草树木来扎根,是因为它巍峨;树之所以吸引鸟兽来安家,是因为它挺拔;而人之所以能在世上立足,却是因为人有尊严。  相似文献   

5.
邮票与中学生物教学邮票里蕴藏着无尽的知识。方寸之间,生物学知识最是丰富:有奇花异卉的芬芳;有珍稀鸟兽的踪迹;有名树佳木的情影;也能寻访到生物学家求索的足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集邮的生力军,许多中学生制作的生物学邮集相当有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  相似文献   

6.
名物蒙求     
亮年 《中国漫画》2020,(4):10-11
民物之初,同一太极。全者为人,偏者为物。物有知者,鸟兽之属。物无知者,为草为木。译文人类和万物在最初都是一团混沌的元气。得到完整元气的成为人类,得到不完整元气的为世间万物。万物中有知觉的,是鸟兽之类的动物;没有知觉的,是草木之类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种艺术。它同一切艺术活动一样,要给学生一种欢快之感,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趣味盎然地走进学习活动。我们都有过听课的经验,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假如是听一堂好课,就会颇有一种艺术享受之感,即使下课的铃声已响,还是不愿离开课堂;  相似文献   

8.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然字面意义简单,内容上却有深涵.“迩之事父”是指将《诗》中所蕴含的孝爱思想运用于现实人生实践中,旨在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状态;“以诗事君”的方式是“达政”与“专对”,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太平;“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不只是指记住鸟兽草木的名称,而是由此体察出人与自然一体圆融的关系,生发出物我相关的仁义之心.无论是“事父”、“事君”,还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天下归仁”的诗教目的.  相似文献   

9.
酶与酶工程     
在生物工程中,有一位魔术师———酶。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在它的指点下,协调地演奏起一章章如诗如画的生命交响曲来,世界因此而生机勃勃、色彩斑斓。它又如熊熊燃烧之炬,点燃生命之火,使生命的光辉照耀千秋万代。可以说,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酶。无论是鸟兽鱼虫还是花草树木,无论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动植物都需要酶来维持生命。人,更是须臾不可离酶,新陈代谢过程的各种阶段,都须“望‘酶’止渴”。还有,当你品尝鲜嫩的猪肉,香酥的面包,品尝芳香四溢的葡萄酒;当你穿着洁净的衣服,锃亮的皮鞋“潇洒”时;当你不慎染上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中华诗词在数千年中华文明长河中哺育着华夏子孙的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情感。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诗教的优良传统,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可事父,远可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及“不学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常教育学生,“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并认为这是写诗的一个要诀。写诗要有形象思维,草木鸟兽不仅富有形象性,并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还因为它的生命力在诗人看来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所以常被古人作为题材入诗。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也是一位热爱草木鸟兽的人。他爱花,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要劳动,又  相似文献   

12.
<正>张衡在东汉阳嘉元年所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据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载述,它形似酒尊,外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何以要用“山龟鸟兽之形”来装饰?所用的“篆文”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需要弄清楚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鸟兽赋是汉魏六朝一种重要的赋体,从先秦时期鸟兽进入文学作品以来,鸟兽赋在汉代产生并走向兴盛,尤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鸟兽赋创作在数量和思想内容上都蔚为大观,与此相应,鸟兽赋的美学意蕴也日渐丰富。鸟兽赋创作繁盛于魏晋有诸多方面的深刻原因,如社会动荡、玄学盛行、统治者大力倡导等。  相似文献   

14.
汉代《诗经》解释学与阴阳气论哲学、感应哲学密不可分。以汉儒解释《旱麓》《灵台》二诗诗句时所言君王"德及鸟兽鱼鳖"为例,其意义与《吕氏春秋》中言商汤"德及禽兽"而"网开一面"不同,非指君王某一具体行为惠及鸟兽,而是指在天地人同具阴阳之气的基础上,君王之德与自然之气同类相感,在此意义上泽及鸟兽鱼鳖。  相似文献   

15.
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王惠玲教学具有教育性,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必须同时育人,即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德国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了张衡所造的候风地动仪。《北师大学报》今年第2期登载钱文辉文章,对“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作了解释。钱文先指出用“山龟鸟兽之形”来装饰,和《周易》有关。《周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朱善注曰:“象者,日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山龟鸟兽之形”与“地”有关。候风地动仪作为地震仪器,在外面装饰山龟鸟兽的图象,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7.
清澈见底, 民主透明:国岛整整七百, 多数由花草鸟兽掌控; 领导偶尔往访, 欢迎热情由衷。  相似文献   

18.
南通的张謇先生曾专为南通博物苑自撰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设为庠序学校以教”,语出《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其意思是,人民的生活有保彰了,时间也允许了,便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他们。下联“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语出《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这里所说的“诗”,即《诗经》。意思是说,诗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形成合群性,学到讽刺、发泄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在近处伺候父母,在远处伺候君主,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据说《诗经》涉及鸟兽草木鱼虫的名称共有260多种,可谓一部介绍动植物生活生长习性的“大百科全书”。张謇在这副对联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兴办学校的目的是教育民众,启迪人们的心智,帮助他们多多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描述上古之人的吃喝,常用成语“茹毛饮血”。有一成语词典解释说:“古人猎到禽兽,连毛带皮地生吃其肉,吮饮其血。”这就不禁想到看电视“动物世界”中狮虎捕食猎物的场景。而我们的“古人”连兽毛都吃,以血止渴,莫非比野兽还要“原始”?这个成语源于《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孔颖达疏曰:“虽食鸟兽之肉,若不能饱者,则茹食其毛,以助饱也。”这里说明初民还是“毛”、肉分而食之的。其实“若不能饱”,再去捕猎是了,何至于啮食羽毛、兽毛?因此这里所谓之“毛”,究竟何所指,值得考…  相似文献   

20.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