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行政公产是行政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然而行政公产理论却是我国行政法学上长期受漠视的一个领域。只有了解行政公产的基本理论问题,在较为明确地界定行政公产的内涵、全面分析其特性,并认清研究行政公产理论的意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公产理论研究,同时可以更好地对公产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武汉沦陷前,武汉市政府受政治秩序建构、经济收益增进等多方因素推动,于控制地域开展了颇具影响的公产清理活动。通过组建专门公产清理机构,省市各单位间相互协调,公产清理活动成效显著,表现为省市公产界限明晰,公产收益增进,公私产权纠纷解决等多种面相。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普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普通高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学生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其与学生最基本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其中,在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档案管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等方面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在奖励,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校园秩序管理,与专业知识有关的管理等方面为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此外,在公产管理,学生公寓租用,饮食服务和学生校园伤害等方面与学生之间为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女子在法律上获得了财产继承权后,试图以此契机取得宗族公产的利益权,但司法院的法律解释支持了习惯,否定女子享有宗族公产的权利。在新法律与社会生活实践存在紧张与脱节的情况下,稳定既有秩序成为司法院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寺庙财产是传统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公产"范畴,涉及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对抗与冲突是其中重要的一面。戴兆佳《天台治略》所载广严寺案中的寺产处理在官、民之间引起的争议和对抗折射出这一时期寺庙财产的"公产"面貌所具有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说明所谓"公产"在区域群体认同中扮演的竞争领域角色,为我们呈现出地方社会历史情境下,公共财产所具有的特殊面貌。  相似文献   

6.
西夏的财政收入主要由国有公产(国有牧场、农田、官营采造业及高利贷)收入、赋税收入以及馈赠与罚赎赃没收入组成。其中国有公产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这一问题说明了西夏政权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还相当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封建社会中农民平均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围绕下列问题展开的: 一、农民的平均主义究竟包含哪些内容? 有的同志认为,封建社会里的农民未曾有过与封建主义对立的平均主义,农民的平均主义不包含公产主义的要求,平均主义不能同公产主义混为一谈。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口号仅仅是反对过度的封建剥削、要求较平均的封建剥削而已。有的同志则认为,农民的平均主义固然不是对封建主义的否定,但他们一方面要求均分封建国家和地主财产为已有,即“劫富济贫”,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一定程度的“公有”“公产”,如“义舍”、“馆谷”、“圣库制度”等。这种“公产主义”在农民战争史上不乏记载。平均主义的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封建剥削阶级不能容许的,应该说它是与封建  相似文献   

8.
湖南在清末兴起了办学热潮,社会集资办学成为增加教育投资的重要途径。清末学校分为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类,公立学校是指集公款、公产办的学校,一人或多人出资的为私立学校。社会办学在清末湖南教育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民国政府为兴办教育成立了公产会这一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清理公有款产。清理对象中固然有原属于国家的公产,但更多的则是民间基层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族产、仓储、桥会等等,只因其用于公共用途而被提拨充公。这一制度安排在地方社会引发了连锁反应,使早已存在但又掩盖于宗族等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的诸多矛盾趋于表面化、尖锐化。戴善堂案例真实地反映出,民国时期国家权力在基层乡村中的延伸和扩张,直至于以看似无可辨驳的理由剥夺民间私产。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地方社会应对乏力,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在与国家的利益角力中日益处于不利和无奈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了宗族较发达的江西石城为个案,以乡、村两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基层土改中的阶级划分标准、土改理由与中共的阶级理论之间关系。至于阶级划分标准,中共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及其使用关系;土改一般是以乡或村为单位,乡、村的土地分配状况地区差异较大,基层的阶级划分标准与中共的或一致或偏离。总体而言,基层遵循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阶级划分的标准,只是一些"无地主或富农"的村庄出现了"拔高"阶级成份现象。面对"偏离"时,往往是"客观性现实"服从"表述性现实",出现了划分标准的政治化、主观化。至于土改理由,中共认为是"两极分化严重";而在基层,"有(大)地主"、"无地主"状况均可能存在。如江西石城"土地分散",中共要面对无"阶级敌人"可斗的尴尬,但却有大量公产的存在。基于中共关于公产的阶级剥削性的理论解释,基层土改将大量公产纳入到"地主、富农"统计。这不仅修正了基层乡村"无地主"的结论,而且使革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保护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内容。知识产权具备明显的公共利益内容,其公权属性及公权发展趋势也十分突出,多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而且给国家、公众的利益带来了严重伤害,因此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行政保护。在阐释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内涵的基础上,必须详细论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法理基础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构成。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许可补偿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情形发生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予以合理补偿的制度。行政补偿的性质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行政许可补偿构成中的重要要件,需要通过司法解释界定公共利益概念。合理补偿是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但关键是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来保证合理补偿标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国家行政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在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这既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也直接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在立足我国法律传统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域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加快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4.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的一项制度创新,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责任政府论和行政职权本位论为行政执法责任制提供了重要的法理基础。纵观我国行政执法的实践,制度的缺失、程序的紊乱、权责的模糊、监督的缺位等是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贯彻执行,必须从思想认识、行政立法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行政行为效力的一部分。传统行政法学认为,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即具有公定力,应当被推定为合法有效,对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关人和有关行政主体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但随着民主、正义理念的深入及行政法治和理论的发展,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传统理论依据和制度构建逻辑的不完善之处逐渐显现,因而需要对行政行为公定力重新认识。对行政行为公定力予以完全否定甚至抛弃的选择不可取。合理的认定是,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行政行为公定力具有有限性。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服务合同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管理关系和法人组织内部管理关系。免费教育条件下师范大学生与师范院校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教学服务合同关系、后勤服务关系及公共财产损坏赔偿和学生校园伤害赔偿等方面,可以对其提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在违规录取、退学处理、开除学籍、不予发放毕业文凭和不授予学位证书等方面,可以对其提起行政诉讼;师范院校的内部管理体现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校园秩序管理等方面,可以向师范院校及其主管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是我国现行法律中的一个重要法律概念,却经常容易发生混淆,导致了法律实践中的诸多困境。公共利益法律化的可能性在于:不确定概念并非绝对不能确定;其他国家已有立法先例可以借鉴;行政和司法能够提供制度保证。在我国立法至上体制下,公共利益法律化的现实路径在于构建以立法为中心的多元主体界定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对遭受行政行为侵害的公共利益尚无有效的制度保障,西方法治国家为保护公益而设置的救济方式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走出行政行为不会侵害公益的误区,赋予我国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权利是保护公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其宪法依据,不会导致滥诉.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是多年以来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这一特色是否要保留,学界存在较大争议。无论从法律制度和基础、行政保护的现实需要、自身特点和优势的角度看,还是从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比较等角度看,该制度都应当予以保留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而不是废除。  相似文献   

20.
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其法理基础和现实需要,应该在制度构建上确立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