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军 《考试》2014,(10):22-26
<正>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者越来越重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及社会史观的考查。为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和应对高考,笔者系统梳理四大史观如下:一、文明史观理论解读: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  相似文献   

2.
李海军 《考试》2014,(2):37-39
<正>概念解析:"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普遍体现了全球史观(岳麓版教材尤其突出),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课程改革后的高考也自然会体现全球史观。那么训练学生运用全球史观复习课本、做题就成为应考的必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球史观强调将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世界历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中国学者在有意或无意识地运用全球史观理论方面,著作丰厚,成果斐然。但是,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全球史观却相对滞后。本文试图从全球发展的角度对世界历史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整合,给世界历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野或方法。同时,希望引起学界重视并推动高师院校世界历史教师关注、研究这个问题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整体世界史观"是目前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世界史观,是构建中国世界史观的过程产物。"整体世界史观"探索的脉络体现了中国百余年来构建世界史学科的艰难过程。"整体世界史观"既是全球化发展的现实反映,也是批判和摒弃传统世界史观和吸收"全球史观"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的。其研究的视野不仅包括欧洲史,而且覆盖了二次大战后崛起的亚非拉的广大地区。正如西方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相似文献   

7.
阿诺德·汤因比的整体史观是其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他认为,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基于三个理由: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无法自身说明自身的历史,必须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考察;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人在本能上有整体感知的冲动。  相似文献   

8.
所谓全球史观,就是不能用狭隘的旧的眼光去孤立地、割裂地观察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而应当站在全球的大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全球史意识,用全球史观指导历史教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的发展,从整体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新角度——全球史观。中学历史教学要注重全球史观培养,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全球史观大量运用于历史教材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史观”是国内外史学理论界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全球史观”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明确的时代性,而且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束缚,重新建构世界现代史体系;不仅重视世界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而且强调科学革命的重要性,注重科技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同时,“全球史观”所建立的全新的、开放性的思维也有利于克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新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均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树立崇尚科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精神。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历史沦为了政治的附属品;近些年来,史学研究已经返璞归真,求真与求实成为学者普遍认同的治学态度。中学历史教学,或囿于传统史观的影响,或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缺乏,产生对教材"贴标签"式的解读,对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产生过不利影响。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在多元史观视野下,以全球、文明、现代化等新史观去解读教材,依托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服务中学历史教学,才能胜任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有这样一道高考模拟试题: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该学者对"莫斯科的模式"的评价是:A.辩证史观B.革命史观C.全球史观D.发展史观此题所给的正确答案是"革命史观",而且很多教师也认为阶级史观即革命史观。果真如此吗?要彻底弄清这一问题,必须从基本理论入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史观”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的新观念,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的发展和统一性角度考察历史的发展。当前新课标四个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编写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全球史观”,尤其是人教版和岳麓版最为显著。从专题编排和内容组织上看,人教版和岳麓版对“全球史观”的运用各有特色,而岳麓版运用得更为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在当代世界历史研究领域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史学理论流派,全球史观反对历史编纂与叙述中的"欧洲中心论",主张以"全球普适的历史话语系统"书写人类历史;反对线性的历史发展观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单向交流,主张探索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解析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影响的形式与交流的内容;反对单纯地以"民族国家"作为历史叙事单位,主张以"全球"作为历史研究单位.援引全球史观的理论主旨,并结合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现实,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即超越"欧洲中心论",彰显不同地域与民族国家教育史的具体价值;强化全球意识,加强教育交流史研究;更新外国教育史学科叙事单位,展示教育史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史教学要应合时代的要求,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引入到高校世界史教学之中,从史观的视角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推进世界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突破阶级斗争史观的限制,从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阐释历史,解决传统世界史教学中的问题,深入地解读重大历史事件,透析历史事件的内在本质,从而把握世界史发展的脉络,推动世界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是近年来史学领域提出的研究历史的一个新观点.它强调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演变过程,强调世界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之间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体.全球史观最显著的特点是:历史视角的宏观性和整体性,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尤其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性.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史观"作为国内外史学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是史学工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认识世界历史及其变化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倾向。作为反映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代史,在教材内容和体系还相对陈旧的状况下,用"全球史观"构建教学体系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全球史观"的思维方法思考战后世界历史和当今世界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从不同角度形成不同认知的多面体。每一位历史研究人员立场不同、时代不同等产生的史学思想与成果也不同。最近一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历史议题定格在:整体和专史,我国也在推动中国史发展中将历史基础教育史学研究新成果纳入高中历史教育中。因为,多元史观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世界角度解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碰撞,并更好地使中国历史融入世界历史当中。  相似文献   

19.
全球一体化对历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于全球史观的出现,所谓“全球史观”是本世纪中叶在西方史中形成的一种世界历史观念,代表人物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hlugh)和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ianos),麦克尼尔(Willian H.McNeill)等,斯塔夫里阿诺斯1966-1970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两卷本)是全球史观经典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过程.它包括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以及整体性.在这一史观的影响下,教学中世界史意识的培养也应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即注目发展,理解交融与开放;渗透多元文化史观,减少偏见;关注边缘,构建和谐;把握时代脉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