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化遗产极其丰富,单就图书而言,自秦至清有名可稽的就有4万种之多。人们要整理,利用图书,并且“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于是在各个时代就出现了一批学从事官用或民间的书目的编制。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也就出现了很多图书分类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学的历史沿革,重点在于通过对自汉代刘歆创立“七略”到四部分类法的确立的阐明,揭示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学的传统和特点,为考辨、保存文献资料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我们今天图书分类学和图书管理事业发展的借鉴作用,为图书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有关中国图书专业的历史资料,为一般图书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四部分类法是指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方法。现存最早的一部以四部分类法分图书的目录学著作是《隋书.经籍志》。四部分类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一、汉代:书目分类的开始首开目录学分类的当是刘歆的《七略》。《七略》是刘歆在其父刘向的《别录》的基础“总括群篇,撮其指要”编纂而成的。《七略》根据当时文化典籍的特点,在图书分类上确立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总括的集略除外)的六大部类。和后来的四部分类法相比,六艺略包括四分法里的经部、史部;诸子略即子部,兵书略与…  相似文献   

4.
《隋书·经籍志》作为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它的产生标志我国古代书目四部分类法的确立,其对前代目录学既有继承与沿袭,又有创新与发展,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本文旨在从体例结构、分类体系,图书著述,条目记载等方面探讨《隋志》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魏晋时期 ,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 ,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 ,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 ,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提出了“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 ,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宋元至今日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源流,通过列表等方式将《宋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等五部最主要的官私大型目录进行分析比对,探讨了我国近千年以来图书四部分类法演变的轨迹,尤其是二类子目分类方法的变迁,使中国古代各时的典籍种类有一个直观的呈示。  相似文献   

7.
进行科学的图书分类工作,首先要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确定一个适合本馆所用的图书分类法。中学图书馆由于藏书都不多,因此必须选择既简单而又使用方便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经过修订已经由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分类法是一部新型分类法,是为适应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而编辑的。这部分类法比较简略,使用也比较方便,而且和我国大型图书馆使用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分类体系和编制结  相似文献   

8.
在图书馆学教科书上关于图书分类法是这样定义的:图书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检索语言,是揭示、组织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是用来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的“法典”。其传统意义上的作用是组织藏书和目录、《中图法》,即《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四版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这是一部代表性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部,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经部: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  相似文献   

10.
丁登花 《文教资料》2012,(19):87-88
作者通过梳理相关专著及论文,将近十年来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古代图书分类与古代学术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古代图书分类自身的演进过程;三是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中图法》或改良的四部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还对这三个方面研究的创新性和准确性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近十年古代图书分类研究综述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界对于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何地步,尚有何不足,仍有哪些领域未曾涉足可以继续发掘,这就是本文目的之所在,也是作者欣慰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典籍分类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 ,中国典籍分类法突破“四部”分类框架后 ,逐渐形成了“新旧并行”局面 ,并随着杜威十进法的引入 ,转向西方近代图书分类法。由于典籍分类与知识系统之分类密切相关 ,故典籍分类之演变 ,不仅仅是改变典籍分类法之简单问题 ,而且是中国传统知识系统向西方近代知识系统转变之重大问题 ,是中国知识系统在晚清时期重建之重要体现。所以 ,以杜威十进分类法替代四部分类法之过程 ,既是将四部分类体系下之典籍拆散 ,归并到十进分类体系的各种学科门类中之过程 ,也是将“四部”知识系统整合到西方近代知识系统中的过程。正是在典籍分类法之此消彼长的演进过程中 ,“四部之学”逐渐被分解、消融、整合到以学科为骨干的近代新知识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2.
何日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其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其编制的《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中。“十进分类法”是在吸收国内外图书分类法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编制的,由简表、总表、附表等部分组成,将图书分为十大部类,解决了新旧图书不能混编的矛盾。其编制原理为“汲取成果,兼顾读者;离其疏远,合其近密;以十进一,以一分十;有异必记,遇新即录。”它的编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较有影响的分类法,后被国内许多家图书馆使用。  相似文献   

13.
图书分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虽然把图书分类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较晚,但它已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有许多名人都曾研究过它,并且习惯从分类的角度来辨章学术源流。因此,对于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历史的系统研究不仅是图书分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一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前人的分类思想、学术观点、编制分类法的特点等,而且对于总结和利用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图书馆学界的有关文章来看,大多局限于对古代某一部分类法的简介或评述,而现有图书分类学教材中的有关古代图  相似文献   

14.
《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一部反映隋代当时藏书和梁代以前图书流通情况的全国综合性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它的参考价值之广泛,在图书分类史、目录学史、文化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隋志》和《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一样地重视,研究比较充分和深入,发表了一些论文。论文中,论者对一些问题持不同意见。其中一些意见,我们认为与原志的实际情况不符,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辨正。一、《隋志》对著录书的分类《隋志》对所著录的图书怎样分类?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采用四部分类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趋势郭茂育,侯国彦长期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图书馆界,用以类分图书文献的体系分类法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的分类思想为基础,按学科、按专业集中文献,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了各类文献在其内客上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6.
皮高品同志于1956年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评介”一文,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增订本) (以下简称“人大法”)作了较详细、较全面的评述,皮高品同志的许多宝贵的意见,确实对“人大法”的不断使之完善成熟,有着很大的作用。皮高品同志用很大的篇幅来评介“人大法”,说明对新分类法的态度是积极的、关心的,也说明“人大法”对于新中国图书分类法的重大意义。学习了该文以后,有几个问题提出向皮高品请教并请其他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17.
《七略》既是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学著作,又是第一部图书分类学专著,共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数术略、方技略七部分。《七略》首创图书分类的“六分法”,反映了西汉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图书的“四分法”。将“诗赋”单列一类,充分肯定了文学的社会功用;将文学与哲学、经学、史学分开,推动了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管理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典籍分类法的主流,古籍规范化的管理给我们后人阅读书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研究唐朝前的图书分类的继承发展定型以及对后朝的图书分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时代学术的盛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外图书发展史上,曾经流行过许许多多的图书分类法。每一种分类法都是以当时所有图书作为考察对象而制定的,因此,任何一种曾经通行一时的分类法,当初都能够容纳所有的图书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图书种类出现,这些分类法就会面临挑战和危机。危机的解决,总是遵循着同样的逻辑规律,先是局部的调整修订以适应图书发展的现状,而最终必然是旧分类法的废止与新分类法的诞生,然后再开始新的适应——不适应、调整——推陈出新的周期性演变。周期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图书种类发展的快慢,另一方面在于分类法体系的科学性。这种图书…  相似文献   

20.
从《版本通义》看版本研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自周秦至明清经历了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图书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扬、丰富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在图书的出现、发展、流传和纂集过程中,一种书出现几种本子的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这就是古书“版本”的问题。“版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宋代。有了辨别版本的风气。不过,实际上对于版本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在宋以前已存在。自宋代至今,研究版本的人和撰述很多,其中第一部以“版本”作为书名的版本学著作是钱基博的《版本通义》。 钱基博(1887—1957),近现代学者,大学者钱钟书之父,他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