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美引真"、"以美启真".一直以来,美学标准都是衡量科学真理的重要因素.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的‘真'与理论的‘美'是成正比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对人类社会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类进步理想的事物,都是美的事物.任何一种理论的最高审美价值就在于其能揭示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推动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人们对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理解,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极为丰富,闪烁着美学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张建微 《考试周刊》2010,(19):195-196
军事科学美学以美学理论作为奠基之石,有理由以其独具的分支学科的特点自成体系。它研究军事领域的和谐与秩序,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真和合规律性表述的科学理论之美.鉴赏这种关所特有的审美心理,以及与科学创造的关系诸问题。文章侧重从“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以美启真”、“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作出科学预见与假说”、“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诗意地从事军事活动”角度论述了军事科学审美对于军事科学创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发展历程中人类与自然科学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要探究学科内部的各种美学因素,以便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审美观点,实施审美教育.物理之美,美不胜收,这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之美、自然之美、简洁美之美和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4.
审美关系理论是现代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审美特性、美感经验以及与之相应的美的感性形态的生成问题,而且关系着美的根源或美学本体论问题。中国现代美学早在30年代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这表明审美关系作为现代美学课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无法回避的历史意义。审美关系理论仍需要向前推进,仅仅局限在经验地描述审美不同于实用和科学的特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美学的研究水平。实际上,非实践、非认识的审美关系,恰恰是从实践和认识两大关系中转化升华出来的,为了深入理解审美关系,必须首先理解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看到作为两者综合的审美关系及其特性是如何形成的,看到美的形态是在怎样条件下呈现出来的。这些理论,将为审美关系的研究,为美的形态和艺术创造的历史研究,提供美学基础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治感情为目的者也."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语言美、篇章美、艺术美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然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6.
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中,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和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具有作为审美对象所必需的可感知性、情感性和非功利性特点。科学美具有其自身的真实性。美学在未来的发展应当追随人类对美的认识和体验的发展足迹,把科学美与艺术美统一起来,实现美学的革命,推动美学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它自身就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古训,启示人们要考察天地之美,通晓万物之理.现代美学理论更从本质上揭示了自然科学的美学属性,揭示了物理教学应遵循的美学原理,也揭示了物理教学与审美教学之间的关系.物理教育中的美育应根据学科教育目标,结合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使广大中学生开阔视野,和谐关系,陶治心灵,增强情趣.  相似文献   

8.
审美关系理论是现代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审美特性、美感经验以及与之相应的美的感性形态的生成问题,而且关系着美的根源或美学本体论问题。中国现代美学早在30年代就对审美态度和审美关系作出了较系统的论述,在一度中断之后,进入80年代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这表明审美关系作为现代美学课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无法回避的历史意义。审美关系理论仍需要向前推进,仅仅局限在经验地描述审美不同于实用和科学的特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美学的研究水平。实际上,非实践、非认识的审美关系,恰恰是从实践和认识两大关系中转化升华出来的,为了深入理解审美关系,必须首先理解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看到作为两者综合的审美关系及其特性是如何形成的,看到美的形态是在怎样条件下呈出来的。这些理论,将为审美关系的动态研究,为美的形态和艺术创造的历史研究,提供美学基础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美"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先秦儒家美学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的否定的方法,强调审美意义上的"美"不是"善";肯定的方法,一方面强调美与"情"有关,这种情不是生理快感,另一方面强调"美"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一种有特定意义的"文".先秦儒家美学之"美"可以界定为能传达情感或引起情感反应的"文".  相似文献   

10.
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个道理当然也适应于数学领域。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只要我们用心发掘,总能发现其中的美。 一、数学与美的关系 数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自然科学中,数学可以说是最抽象的学科。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数学与艺术是绝然不同的两个领域,数学与美毫无关系。正如前苏联学者苏霍金所指出的:“显然数学比其它学科更喜欢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闻一多是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的代表人物。文章从美的理想、美的本质、审美鉴赏三个方面对闻一多前期唯美主义的美学主张做了溯源式的探索,进而探察了闻一多接受唯美主义的过程和其美学思想不断完善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图片具有自己的美学语言。真实、生动、自然地表现生活是其生命,这符合人类对真实美的追求。新闻摄影图片需要审美性,但不生搬硬套。追求美不等于“唯美”,不能以变态造作作为时尚,要以“反映真实生活”为原则,记录历史,表达人类情感和意愿,对人类世界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执着干美的探索,致力干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作品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摈弃和对日本传统美学理念“物哀”精神的体现,呈现抽象的虚幻之美和死亡的美学意义以及对纯粹美的极端崇拜。  相似文献   

14.
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学作为以创造力、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0世纪30至40年代萌生于美国,60至70年代兴盛于日本,80年代被引人中国并获得重要发展。创造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和尚处在孕育、萌生过程的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可以相对地区分为普通创造学、理论创造学科、边缘创造学科、应用创造学科、分域创造学科、隶属创造学科等六个学科群组。创造学应当整体性地归类于介于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  相似文献   

15.
张悦然论     
本着对一个有潜力的文学新人负责的态度,细读其文本,将其置于文学史座标系中来考察,会发现张悦然的小说属于主观型创作,诗化小说;其小说存在明显的唯美主义追求,且充满魔幻与灵异色彩;从女性文学角度来看,其作品是典型的女性文本,具有女性的阴柔极致之美。  相似文献   

16.
突破传统对《洛丽塔》的道德评价,从审美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文本中女性主人公的象征意蕴。亨伯特在对美的迷恋中产生了感性与理性的;中突,而美本身在消费社会的堕落最终导致了悲剧。在这一部谜一般的作品背后,感受到了一个审美主义者的深刻危机与现代困境。  相似文献   

17.
自然科学是一个美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包括知识中的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知识探究中的发现美。认识与发掘自然科学之美,从美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发现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温词常被后人指责“侧艳”,雕琢过甚,缺乏深刻的感情等等。前人的这种评价多系受了自身所处历史阶段和体趣味的局限,并未真正解读温词的独特美质和价值所在,是有欠公允的。从温词的独特美质及其采用的艺术技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倾向甚至温庭筠本人的叛逆作风、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趣味来看,温词都可谓我国古典学中“唯美型学”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学科分类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二分法将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学科三分法将人文学科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把学科划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类;基于学科三分法基础上的学科建设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复杂难解,异化劳动否定着美同时又生成着美。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论,不过以往多是从异化劳动的过程和美的生成过程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放在马克思写《手稿》的具体历史意图,放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中去审视和透析,最终使两种对立的理解统一于一个共同的终极目标———扬弃异化,实现审美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