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外语教学法及教学主体学生的心理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和具体的学习环境中所形成的各自态势。这种心理态势一经形成,就以强烈的趋向作用,规定并驱使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学习习惯与倾向,这种客观存在的发展趋势,是外语教学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思维定势形成的相关因素美国克雷奇等人在其《心理学纲要》中说:“知觉定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早先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1 心理定势心理定势也叫心向,是指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对知觉的影响,表现为一个人以特殊的心理状态,反映刺激物。定势对思维的影响表现为,总是用已掌握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活动或对待活动的倾向性。心理定势对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课题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2 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表现形式心理定势的产生,是由日常生活经验,认知结构等信息,在思维活动、技能训练中,经反复验证或练习,或者是社会舆论对某一问题的反复认同,而形成的。它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学生学习新知识离…  相似文献   

3.
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忽视条件和环境的差异,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一个人一旦进入心理的死角,其智力就在一般人之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研究调控学生学习的心理定势,掌握中职生健康学习的策略,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心理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预选的特殊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人们的学习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有时可以使认知活动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忽视条件和环境的差异,给学习造成障碍。一.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定势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定势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种学生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只不过学习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乐趣可言,并且缺乏安全感,总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这类学生身上争强好胜的性格、力图保持优越的追求并不是自己刻意的,而是多年来传统的学校教育给他们养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场及其特性 教育场是一种教育物质能量和教育主体心理能量的整合。“场”本来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一个概念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像电场、磁场、引力场一样,人类的心理活动也有一个场。心理场是由人与现实环境、主体与客体、情与景相契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疆界的心理生活空间”。从动态方面来理解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由教育物质提供的物理环境生成的“物理场”和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而生成的心理场( 包括“教师心理场”和“学生心理场”),以及二者之间与“物理场”共同作用而成的“情绪场”,它…  相似文献   

6.
批评主体在长斯的文艺批评活动中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准备和思维格局,这就是批评心理定势。本文从生理机制、心理基础和后天因素等方面探讨批评心理定势的形成原因,指出批评心理定势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个体性与群体性、自觉性与自发性、复合性与简约性相统一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批评心理定势在批评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及避免负面影响的办法,以期为文艺批评活动提供批评主体的心理运动规律方面的知识,促进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愉悦的心理场,让他们在心理场的作用下开心探求、获取知识,无疑是落实数学课程改革的途径之一.何谓心理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个体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总会受心理场的影响.笔者将心理场理论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个富有吸引力的场面,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数学学习心理场,让“情”从“场”里生,“境”在“意”中流.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先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成为后续数学学习活动思维定向的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9.
心理定势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这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有时会影响学生正常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开拓,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与学习心理反应受到教育人士的高度关注。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心理对于其学习效率具有直接影响,更会带来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积极心理场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乐观度有一定作用,加强学生积极心理场的构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以探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积极心理场的构建为题,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场的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维,它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促使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个人独特见解,发挥自己的独有才能,力求创新的一种思维。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旨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发展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主体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准备和思维格局,这就是审美心理定势。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定势的形成因素、表现特征、作用,以期为审美心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机械、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学习方式。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能力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向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动态性思维,可以开拓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无论是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还是研究性学习,都不谋而合地把主体参与作为它们各自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学习是个体心理过程,主体参与把群体活动转化为个体活动,因而主体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另一方面,主体参与使教学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而使课堂和谐而富于生命力。职业教育更注重实效性、应用性,所以,主体参与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就尤为重要。要把主体参与落到实处,教学中就要注重它以下三方面的特性:一、主体参与的自我建构性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  相似文献   

18.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维,它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促使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个人独特见解,发挥自己的独有才能,力求创新的一种思维。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旨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发展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求异思维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固…  相似文献   

19.
徐成贤 《教育导刊》2004,(19):49-50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进行辐射状态似的思考和联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在物理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啸翔 《教育探索》2001,(11):46-47
一、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在教学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创新性、民主性和活动性。主体性,即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营造一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中的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和个别学习兼容并存。创新性,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用新异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