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潘华芳 《现代教育》2011,(Z3):127-128
打造"幸福"课堂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共同责任,要让学生"走进幸福生活、感受幸福生活、提升幸福生活理念、提高幸福生活质量"。"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体验式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职业生活相比,教师生活是一种别样的幸福,追根求源,是教育事业成就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也成就了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主要不是被动地“享受“,而是在生活中主动地找寻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因此,教师的幸福生活应在审美与创造的过程中度过;教师的幸福生活从教学自由集中体现出来;教师的幸福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促进教师参与和分享,教师教育工作者要有需要管理的智慧、"示弱"和"用弱"的智慧、为教育理论设计实践路径的智慧、对实践案例提炼操作策略的智慧。需要管理一是要引起需要,二是要指引需要的方向和对象。要引导教师为幸福生活而参与学习,为幸福生活而专业成长。促进分享,教师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想促进者。观课议课的参与者要从课程评价者变为课程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教师继续教育:为了教师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为本,以促进和实现教师幸福生活为本.从生存意义看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工作和工作变化的需要.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不再是异化自己的工具,而是一种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生存方式.继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质量.从终极意义上而言,必须以教师的幸福为本,应该有利于促进教师体验幸福、实现幸福.从实践意义上,教师继续教育要满足教师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这样阐述教育的真谛:"没有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为学生传递教育幸福的教师是失败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幸福生活为目的和旨归,教育的幸福传递建立在教师的幸福感受和幸福生活基  相似文献   

6.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的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实很辛酸,这种辛酸无法言说。但这无法言说的,正构成了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我也是平民,自然也有平民张大民的生活态势;因为教师这一个职业,使得我的爱情成为我教育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的教育也成为我爱情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的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实很辛酸。这种辛酸无法言说。但这无法言说的,正构成了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我也是平民,自然也有平民张大民的生活态势:因为教师这一个职业。使得我的爱情成为我教育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的教育也成为我爱情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为了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人民网教育频道与现代教育报曾联合推出“教师的幸福指数”调查,参与调查的13973人中,认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不到两成,近六成教师认为幸福指数一般,近三成教师认为自己不是很幸福.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为了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个体追求生命体验的终极目标。教师个人的幸福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笔者在一次中小学教师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自画像”活动,具体而真切地触探到教师心灵深处缺失了的幸福感,深切地感受到来自中小学教师心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无法排解的烦恼。  相似文献   

10.
正理想课堂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可以说,只有美好的课堂生活,才能使学生的精神愉悦、身心和谐,才能使学习效率得到保证和提升,表现出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只有美好的课堂生活,才能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憧憬并为之努力。理想课堂建设要改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包括与书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需要,营造温馨、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理想课堂致力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幸福生活。对于课堂和教学中的幸福生活,我有以下想象和展望:(1)课前有期望。教师盼望进教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是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生命活动。“为了幸福而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不仅符合教师的生命需要、生命本性,也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迫切需要,还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的基本趋势。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追寻的幸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包括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利他幸福与利己幸福等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反映,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社会、职业本身、个人以及家庭等等,我们要积极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变革的时代,将不确定的关系注入教师的生活。生活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世界中的教师遭遇到自我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同一性的解构、教师自我归属感的匮乏、教师自我意义感的丧失。建构学校共同体、真正赋权教师以及提升教师生存境界等是让教师走出危机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和根本问题,是所有人的需要和追求。享有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是不可剥夺的教师权利,教师的职业人生理应是幸福的。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不仅要以一定的外在条件为保障,而且也要以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主观努力为基础。那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教师怎样才能获得职业幸福呢?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成果,结合教师职业的特点,我们认为"怀有教师职业理想,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教师职业能力,在职场中有所作为"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志、情、智三方面对生命教育的开展实施作了深入剖析,指出理想教育、艺体课程、心理课程和教师的生命感召力都是生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也是学校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工作各领域得到渗透,应该做到让学生快乐地追求、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文章首先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从日益衰微的社会地位、角色矛盾冲突、较低的自我效能感、逐步恶化的工作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最后从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师文化、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工作环境、重塑“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春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4):65-70,75
当代人本理念呼唤教师能过上幸福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生活是多层面的,以职业生涯发展为职业生活模式是教师职业生活其中的一个层面。本文对汕头市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试图探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并对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对于教师而言,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就是生活本身,我们称之为"教学生活"。关注教师的教学生活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话语权。对教学生活本质和价值的把握有助于分析教学生活异化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外在和内在因素两个角度复归教师教学生活本真状态是可取之径。  相似文献   

20.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孩提时代接受教育起,知识不断积累、能力逐步提高以及品德的主动发展,构成教师个人的成长过程.教师对自己当学生时的角色认识和对过去学习生活获得的体验,可以转化为今天的教育智慧,并能激发教师对教育真谛的深刻理解.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将对教育的反思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能更充分地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