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准则,认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列宁《论合作制》的理论。但70-80年代学术界研究证明,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与列宁合作制理论很难说是一脉相承。按照列宁《论合作制》理论,农业合作化是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苏联在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方针。在确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时,尽量注意到列宁在…  相似文献   

2.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它使得集体经济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发挥,是我国在民最容易接受的.它更适合于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更有利于调动我国衣民生产积极性.可以说,它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创造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中国式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因此,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局面。它的深远意义已远远越出了经济领域,它不仅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开创了一条新路,而且为我  相似文献   

4.
<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力量,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确领会《决定》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对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农业走向社会主义,实现集体化,具有不同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发展有两次飞跃。其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合作社思想,不仅第一次从实践上开始了小农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打开了社会主义农业商业化的局面。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发展的新形式,它把市场体制化引入集体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变革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营责任制的建立,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将经营权交给农民,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业再上新台阶的制度障碍。1990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时说:“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此,如何完善承包责任制,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已成为体制转型时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逐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必须走集体经济道路,实行体制集体化和产业集约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已为国内外所公认。农业中家庭经营为什么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它和农业生产能够紧密相联并促进生产发展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它的发展趋势与历史命运如何?是大家所关心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我国农业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集体经济前提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从1956年以来农业中单一层次的集体经营,建立了集体、家庭双重经营层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最近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载1982年4月6日《人民日报》,以下简称纪要)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纪要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各级党政组织,深入农村第一线,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最首要的是切实搞好生产队一级的管理,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想从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历史依据和经济理论依据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农业道路与整个社会主义的实践连在一起。落后的历史条件,高对抗的国际环境,特别是社会主义公式化、简单化的实践,让它走的是一条单一的集体化发展道路。沉重的历史负担,超常的自我束缚,造成了农业发展的极度落后。改革开放使农业又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形式,在个体经营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个体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已认识到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  相似文献   

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下来。但如何将农业承包经济与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统一起来认识,准确把握农业承包经济的性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本文试就此作些探索。农业集体所有制与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是集体生产劳动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由于老一辈革命家在理论上否定单干,在政策上压制单干,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政府打击单干,单干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尽歧视甚至敌视,不得不违心地“积极”入社,表现出自我集体化的主动性,形成“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浪潮。这更坚定了决策层走集体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上下互动,加速了集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指出:要动员和集中全党全国的力量,从各方面积极地、尽可能地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分批分期地、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举办多种形式的业余教育,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当前农村中—项迫切的政治任务。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在贯彻执行这一根本路线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最主要的还是发挥人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广大农民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在农村中举办多种形式的业余教育,就能直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正要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要求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要求学会记工算帐;不少生产队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以生产队为基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四章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 (377) 农业集体化是把个体的小农户联合和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大农庄即集体农庄的过程.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些国家中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对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的工业、运输业等都门立即实行了社会主义国有化,从而建立了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但在农业中,遇到的是大量的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度发展的全局,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它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场极其深刻的伟大革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和大地园林化。二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实现作物、畜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初,为渡过经济困难时期,河北省在保持人民公社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省委制定了恢复经济的"十项政策",张家口、承德、沧州等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张家口地委还在"三包"到组农业生产承包制布点试验的基础上,向华北局农业工作座谈会提交了《关于推行"三包"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的建议》并报送毛泽东主席。但是,此项切合实际的改革建议最终被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否定。这一时期河北省进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和实践,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的端倪。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丰富经验,全面地提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阐明了我国自己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它是指导我国农业机械化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两大飞跃:第一个飞跃,从否定包产到户到肯定包产到户,特别是肯定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第二个飞跃,从把家庭承包制看成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权宜之计,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上升到家庭承包制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和反映农业生产规律要求的最适宜的生产经营形式,能够兼容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保持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决议》是一个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决议》阐述了在过渡时期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引导象汪洋大海一样的小农经济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农业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